李顺群
目的 研究并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惠者住院3个月后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48例(55%)出现焦虑症状,21例(24%)出现焦虑,其余伴发焦虑和抑郁症状,神经内科患者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医疗费用报销方式、人格倾向、家庭支持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焦虑和抑郁症状产生很大的影响.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很高,为此,医院可以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淑琴;李万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强迫症的辅助效.方法 将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及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配合真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永刚;范梦阳;郑双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及研究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的240例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进行氟化泡沫干预,然后将两组幼儿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幼儿干预后1年及2年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幼儿,P均< 0.05,两组幼儿之间的统计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建立常规缺氧模型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观察组1、2、3组(C、D、E组),C、D、E三组分别灌注300 mg/kg、600 mg/kg、900 mg/kg的淫羊藿总黄酮,A组、B组灌注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天,行耐氧试验.结果 C组、D组、F组缺氧存活时间、SOD水平、MDA、大脑含水率、肺部含水率与A组、B组差异,C组、F组LD与A组、B组差异,D组缺氧存活时间、SOD、LD、MDA与C组差异,F组SOD水平与C组差异,F组缺氧存活时间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有助于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可能与其抗肺、脑水肿,抑制乳酸形成、缺氧加重恶性循环有关.
作者:刘青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关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岗前培训.方法 参观、进修、职业素质培训、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下临床科室学习调研、考核.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使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有效的、规范的岗前培训,为以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雷;刘双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术中慢血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硝酸甘油组,每组88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术后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术中应用IABP、术后ST段回落、轻度出血、LVEF、病死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收缩压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中应用IABP的比例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5).两组术后ST段回落率、轻度出血率、LVEF、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术治疗AM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慢血流状态,维持血压稳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行PC1术治疗的AMI惠者,尤其是合并低血压AMI患者的一个较好选择.
作者:张杰;宋红星;朱新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时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疾病的认知度较好,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较高.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翁杨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二者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手术室的器械准备、消毒隔离质量、仪器设备管理、巡回与护士配合技能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形象、术中护理综合评分、职业素养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为:对照组85%,观察组96%.根据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可以保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在临床实验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实验室大鼠共54只,依据研究需要将其分为氟组、砷组及氟砷联合组.测定各组的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骨涎蛋白及双侧股骨的骨密度指标.结果 氟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及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砷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氟砷联合对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可以有效反映氟砷暴露状态下的骨损伤情况,而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则主要反映氟对骨损伤的情况.
作者:罗开俭;王蕾;张健;董文涛;彭吾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可控因素、心理干预等方面实施循证分析,指导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等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凤;吕美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老年髋部骨折86例,依照护理模式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模式为常规护理,共43例;余43例入组实验组,模式为循证护理.观察评定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0.05),舒适度及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服对比剂在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将所有的患者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mL阳性对比剂即2%碘伏醇溶液;B中48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mL阴性对比剂即温水.结果 口服对比剂MSCT平扫组(A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91.18%,特异度43.75%,阳性预测值77.5%,阴性预测值70%符合率76%;单纯CT平扫组(B组)诊断急性阑尾炎情况患者的敏感度92.59%,特异度38.10%,阳性预测值65.79%,阴性预测值80%,符合率68.75%.两组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没统计学差异(x2=0.64,P=0.42).结论 128排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口服阳性对比剂和口服阴性对比剂这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栋;王新明;徐文奎;丁峰;史玲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病例.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但预后效果差.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嵩;李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物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护理措施和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甲状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61例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肿瘤未复发,术后严重并发症0例.结论 甲状腺肿物患者选择微型腔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更安全、更美观、并发症更少等优势,配合干预护理措施,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WLXGX-888型血浆置换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行407例次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记录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407例次治疗中,过敏反应41例次,发生率10.07%,经过积极处理后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中断治疗.结论 严密监测、正确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是确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菊;姜林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所有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6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之后,绝大多数患者成功获救,成功率为62 (96.88%),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邢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49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位健康人为对照组,都应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与尿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尿糖与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能够较好的判断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
作者:李春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2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每组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7.87±1.33)%和(8.56±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33±1.33)%和(10.38±1.67)%(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单一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灌流配合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程度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肌酐与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纽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为68.1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相对于单一的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裴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