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宋红星;朱新锋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早期的状态,此时椎体不稳,但并未形成压迫症状,是颈椎病治疗的黄金时期,治疗得当,可以防止其向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发展.针灸作为一种保守治疗颈椎病的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能够舒筋通络、消炎止痛,值得更加深入的推广与学习.
作者:苏旻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模型)为理论基础制订干预措施,提高老年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依从性,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方法 随机选取119例拟行起搏器植入术惠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实验组,5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提供的常规路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另辅以IMB模型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康复训练完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1MB模型为患者提供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整体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舒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关真;孟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单一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灌流配合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程度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肌酐与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纽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为68.1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相对于单一的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裴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分析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显著提升(P<0.05).结论 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护惠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惠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郭长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实验室大鼠共54只,依据研究需要将其分为氟组、砷组及氟砷联合组.测定各组的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骨涎蛋白及双侧股骨的骨密度指标.结果 氟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及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砷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氟砷联合对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可以有效反映氟砷暴露状态下的骨损伤情况,而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则主要反映氟对骨损伤的情况.
作者:罗开俭;王蕾;张健;董文涛;彭吾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菏泽某学院大学生结防知识知晓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参加讲座的1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141份问卷,收回141份,有效140份,有效率99.3%,被调查大学生对8条信息的总体知晓率为50.0%,且不同性别、年龄、年级间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孙付胜;陈秀英;皇甫蓓蓓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关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岗前培训.方法 参观、进修、职业素质培训、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下临床科室学习调研、考核.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使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有效的、规范的岗前培训,为以后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雷;刘双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0例标本经UF-100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结果:阳性370例,占74.5%,假阳性130例,占25.5%.结论 通过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应以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筛查,需要结合显微镜检查,可排除假阳性结果,有效的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顺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的职业风险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风险比较高.危机管理作为管理者的一种新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实施危机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为提高.
作者:潘玉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79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单盲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FEV1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结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长期颈内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例长期颈内静脉导管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例.观察组接受长期导管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透室护士实施有效护理、正确封管、严格执行手卫生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保证患者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雨钰;尤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检中心得服务水平,分析和研究采取品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抽取60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体检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传统的管理办法,观察组护理人员则采取品质管理模式,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 将品质管理模式应用到体检中心护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中,既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又可以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腹腔镜手术作为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颇多优点,如手术过程中无需开腹,手术切口小,术后仅产生轻度疼痛感,恢复快不留瘢痕等,医师与患者更乐于接受此种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的过程中,其相应护理方法的选择,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王铭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57 kg.因左肾上极肿瘤拟在全麻下行左肾上极肿瘤切除术.既往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一般情况良好,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平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无不良反应.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常规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监护,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丙泊酚120 mg、顺阿曲库铵10 mg诱导后气管插管,插管后生命体征平稳,插管后20 min头孢呋辛钠1.5 g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滴,于头孢呋辛钠滴注结束,气管插管后45 min,手术开始,进入腹腔,患者血压剧烈下降,由120/70mm Hg下降至55/30 mm Hg,心率增快,快时120次/分,气道压稍增高,两肺听诊呼吸音清,对称,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患者已补液体乳酸钠林格氏液250mL、羟乙基淀粉500 mL、氯化钠100mL,立即暂停手术,减浅麻醉深度,给予麻黄素10 mg静注,同时加快补液速度,血压无明显好转,再次给予麻黄素10 mg、血压65/40 mm Hg,多巴胺20 mg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血压仅维持在70/40 mm Hg左右,难以恢复正常.
作者:浦明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行常规胃镜检查或胃镜下治疗患者共508例,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并记录总麻醉时间;术后随访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进行胃镜检查及治疗,术后随访发生呼吸道感染共53例,发生率10.43%;麻醉时间<15 min组、15~30 min组、麻醉时间>30 min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26%、12.98%、31.94%;60岁以上组、60岁以下组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15.70%、7.74%.结论 无痛胃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存在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操作时间越长呼吸道感染风险越高,呼吸道感染风险与年龄大小及基础病等危险因素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游柳生;翁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病例.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但预后效果差.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嵩;李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有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就诊的269例成年肝脓肿患者分成糖尿病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原学结果,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 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惠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更容易产生低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脓肿内易见气体,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率高,右上腹痛率低.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可将B超、C-反应蛋白作为辅助检查,以帮助临床确诊.
作者:董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脑血管重症患者卧床时间长,病情重,营养状况差,皮肤感觉下降,肢体瘫痪,难以完全避免发生压疮.而压疮一旦发生,可作为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必须及时预防,加强护理,尽大可能避免压疮发生发展.正确有效的护理显著减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水凝胶敷料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
作者:姚维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物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护理措施和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甲状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61例患者行微型腔镜下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肿瘤未复发,术后严重并发症0例.结论 甲状腺肿物患者选择微型腔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更安全、更美观、并发症更少等优势,配合干预护理措施,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