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术中慢血流的影响

张杰;宋红星;朱新锋

关键词: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 硝酸甘油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术中慢血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硝酸甘油组,每组88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术后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术中应用IABP、术后ST段回落、轻度出血、LVEF、病死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收缩压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中应用IABP的比例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5).两组术后ST段回落率、轻度出血率、LVEF、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术治疗AM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慢血流状态,维持血压稳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行PC1术治疗的AMI惠者,尤其是合并低血压AMI患者的一个较好选择.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骨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针灸技术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中医针灸在临床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治疗骨伤患者的临床中效果良好.中医学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经络学说,我国古代人们在长期对疾病治疗的经验中,逐渐开始认识到人体内有气血通路,这个通路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起到运行气血的作用.针灸的治疗手段就是从经络开始打通,针灸的治疗效果快、操作方面.

    作者:樊伟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起到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在老年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模型)为理论基础制订干预措施,提高老年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依从性,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方法 随机选取119例拟行起搏器植入术惠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实验组,5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提供的常规路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另辅以IMB模型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康复训练完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1MB模型为患者提供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整体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舒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关真;孟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12月30日收治的5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产后大出血、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加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了的出生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庄凌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惠者住院3个月后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48例(55%)出现焦虑症状,21例(24%)出现焦虑,其余伴发焦虑和抑郁症状,神经内科患者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医疗费用报销方式、人格倾向、家庭支持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焦虑和抑郁症状产生很大的影响.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很高,为此,医院可以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淑琴;李万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79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单盲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FEV1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结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长期颈内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例长期颈内静脉导管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例.观察组接受长期导管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透室护士实施有效护理、正确封管、严格执行手卫生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保证患者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雨钰;尤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危机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的职业风险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风险比较高.危机管理作为管理者的一种新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实施危机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为提高.

    作者:潘玉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作为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颇多优点,如手术过程中无需开腹,手术切口小,术后仅产生轻度疼痛感,恢复快不留瘢痕等,医师与患者更乐于接受此种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的过程中,其相应护理方法的选择,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王铭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骼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实验室大鼠共54只,依据研究需要将其分为氟组、砷组及氟砷联合组.测定各组的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骨涎蛋白及双侧股骨的骨密度指标.结果 氟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骨钙素及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砷对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氟砷联合对骨涎蛋白的主效应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可以有效反映氟砷暴露状态下的骨损伤情况,而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则主要反映氟对骨损伤的情况.

    作者:罗开俭;王蕾;张健;董文涛;彭吾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010年~2014年某市食品安全监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对2010年~2014年盘锦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修订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致病菌检测操作规程,对5种食品进行致病茵检测.结果 各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高,其次依次为水产品、餐饮食品、肉制品、豆制品.各种致病茵中,副溶血性弧茵检出率高、其次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创伤弧茵.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盘锦市婴幼儿食品和水产品的污染较为严重.为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广大市民应该多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同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郭微;沈毕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手术室患者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手术室患者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也明显偏少,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策略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加强医患之间交流,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诊治过程及相关知识了解,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毕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编号选取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将另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糖蛋白、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惠者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惠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用药安全性高,可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王静;王清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观察系统护理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析系统护理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结果 比较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护理,促进患者溃疡痊愈,提升止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莲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发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WLXGX-888型血浆置换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行407例次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记录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407例次治疗中,过敏反应41例次,发生率10.07%,经过积极处理后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中断治疗.结论 严密监测、正确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是确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菊;姜林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认知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对护理满意度也有较大的提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凤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附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5年~2014年我院4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中位年龄65岁,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均健在.CT增强扫描后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上皮性肿瘤,巢团状排列的瘤细胞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中,肿瘤细胞EMA、CD117、CK18(+),而vimentin和CD1o(-),常易被误诊为其他胞质嗜酸性肾上皮性肿瘤.掌握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是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作者:苏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的80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惠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有效的预防措施上采用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韩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部超声检查在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精神病患者50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5000例,两组都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同时对观察组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胆囊结石、脂肪肝、肾结石、肝脏弥漫性病变、脾大等腹部疾病发生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超声腹部疾病状况与年龄、体质量指数、住院时间及服药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在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能有效检出腹部疾病状况,协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土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应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使用车载呼吸机急救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车载呼吸机对我科23例危重新生儿患者在急救或转运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观察抢救成功率及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 所有新生儿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转运成功率为100%.结论 我们认为车载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长途转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气道通畅;②气管插管固定良好;⑥注意呼吸机的管理;④保暖;⑤建立静脉通路;⑥放置胃管;⑦监测生命体征;⑧紧急情况处理.说明在当地医院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成功转运的关键,重视转运过程的观察和救护是转运成功的保证.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