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维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疼痛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及回归社会的诉求日益强烈,选择行吗啡泵鞘内植入术镇痛治疗的患者日趋增多.国内外文献侧重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报道,本文则通过对我科对3例吗啡泵鞘内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及跟踪随访,归纳总结患者离院后的自我管理中注意事项,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马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长期颈内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例长期颈内静脉导管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例.观察组接受长期导管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透室护士实施有效护理、正确封管、严格执行手卫生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保证患者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雨钰;尤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一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炎症,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李凤华;李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脑外伤惠者,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独采取高压氧治疗,治疗组采取针灸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两组惠者进行GCS(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为(25.6±12.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为(25.7±1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ADL评分为(72.4±14.3),对照组的ADL评分为(58.5±14.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6.3±1.36),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6.4±1.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GCS评分为(8.6±1.4),对照组的GCS评分为(11.7±2.9),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效.方法 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在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 mg、bid卡维地洛进行治疗,高剂量组在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剂量从2.5 mg、bid开始每2周增加剂量,指导10 mg、bid或者大耐受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换心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胸比例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高剂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建立常规缺氧模型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观察组1、2、3组(C、D、E组),C、D、E三组分别灌注300 mg/kg、600 mg/kg、900 mg/kg的淫羊藿总黄酮,A组、B组灌注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天,行耐氧试验.结果 C组、D组、F组缺氧存活时间、SOD水平、MDA、大脑含水率、肺部含水率与A组、B组差异,C组、F组LD与A组、B组差异,D组缺氧存活时间、SOD、LD、MDA与C组差异,F组SOD水平与C组差异,F组缺氧存活时间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有助于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可能与其抗肺、脑水肿,抑制乳酸形成、缺氧加重恶性循环有关.
作者:刘青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间段的66名健康同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及血脂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基础代谢率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hs-CRP高于对照组,而血脂指标则低于对照组,且不同基础代谢率者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均< 0.05,各个比较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清hs-CRP及血脂指标呈现异常的情况,且上述血液指标的检测结果受患者基础代谢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邵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针灸技术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中医针灸在临床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治疗骨伤患者的临床中效果良好.中医学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经络学说,我国古代人们在长期对疾病治疗的经验中,逐渐开始认识到人体内有气血通路,这个通路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起到运行气血的作用.针灸的治疗手段就是从经络开始打通,针灸的治疗效果快、操作方面.
作者:樊伟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57 kg.因左肾上极肿瘤拟在全麻下行左肾上极肿瘤切除术.既往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一般情况良好,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平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无不良反应.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常规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监护,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丙泊酚120 mg、顺阿曲库铵10 mg诱导后气管插管,插管后生命体征平稳,插管后20 min头孢呋辛钠1.5 g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滴,于头孢呋辛钠滴注结束,气管插管后45 min,手术开始,进入腹腔,患者血压剧烈下降,由120/70mm Hg下降至55/30 mm Hg,心率增快,快时120次/分,气道压稍增高,两肺听诊呼吸音清,对称,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患者已补液体乳酸钠林格氏液250mL、羟乙基淀粉500 mL、氯化钠100mL,立即暂停手术,减浅麻醉深度,给予麻黄素10 mg静注,同时加快补液速度,血压无明显好转,再次给予麻黄素10 mg、血压65/40 mm Hg,多巴胺20 mg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血压仅维持在70/40 mm Hg左右,难以恢复正常.
作者:浦明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按照传统治疗方案予以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WBC、CRP、影像检查等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WBC、CRP、影像检查等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因子和CRP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总有效率56.41%,治疗组患者显效14例,总有效率82.05%,治疗组的显效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中武;杨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2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每组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7.87±1.33)%和(8.56±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33±1.33)%和(10.38±1.67)%(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老年髋部骨折86例,依照护理模式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模式为常规护理,共43例;余43例入组实验组,模式为循证护理.观察评定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0.05),舒适度及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循证护理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行常规胃镜检查或胃镜下治疗患者共508例,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并记录总麻醉时间;术后随访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进行胃镜检查及治疗,术后随访发生呼吸道感染共53例,发生率10.43%;麻醉时间<15 min组、15~30 min组、麻醉时间>30 min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26%、12.98%、31.94%;60岁以上组、60岁以下组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15.70%、7.74%.结论 无痛胃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存在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操作时间越长呼吸道感染风险越高,呼吸道感染风险与年龄大小及基础病等危险因素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无痛胃镜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游柳生;翁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及研究强化培训对临床护理人员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40名临床护理人员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0名和观察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则接受强化培训,然后将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羊水拴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的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 0.05,而培训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本组培训前,P均< 0.05,两组培训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强化培训对临床护理人员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更为积极,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质量.
作者:刘立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单一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灌流配合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程度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肌酐与尿素氮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纽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为68.1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配合进行治疗相对于单一的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裴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服调脂药,其功效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有效发挥出来,但疗效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因而在临床使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阿昔莫司主要功用是将胆固醇降低,从而实现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高,但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也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可见,两组调脂药单独使用临床疗效并不明显,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研究表明,有效联合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钙,则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应用的临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效果.方法 选取侵蚀性葡萄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37%(3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44% (2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变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激素水平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具有临床指导效果.
作者:许晓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例患者好转离院,1例患者死亡,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是新发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惠者病死率高,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可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严格消毒隔离是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方法,且有根本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5年~2014年我院4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中位年龄65岁,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均健在.CT增强扫描后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上皮性肿瘤,巢团状排列的瘤细胞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中,肿瘤细胞EMA、CD117、CK18(+),而vimentin和CD1o(-),常易被误诊为其他胞质嗜酸性肾上皮性肿瘤.掌握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是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作者:苏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分析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显著提升(P<0.05).结论 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护惠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惠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郭长允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