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新进展

姚维娜

关键词:压疮, 预防, 护理, 治疗
摘要: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脑血管重症患者卧床时间长,病情重,营养状况差,皮肤感觉下降,肢体瘫痪,难以完全避免发生压疮.而压疮一旦发生,可作为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必须及时预防,加强护理,尽大可能避免压疮发生发展.正确有效的护理显著减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水凝胶敷料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效果.方法 选取侵蚀性葡萄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37%(3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44% (2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变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激素水平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具有临床指导效果.

    作者:许晓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及研究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的240例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进行氟化泡沫干预,然后将两组幼儿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幼儿干预后1年及2年的总龋齿发生率及龋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幼儿,P均< 0.05,两组幼儿之间的统计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氟化泡沫在儿童龋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起到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观察系统护理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析系统护理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结果 比较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护理,促进患者溃疡痊愈,提升止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莲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作为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颇多优点,如手术过程中无需开腹,手术切口小,术后仅产生轻度疼痛感,恢复快不留瘢痕等,医师与患者更乐于接受此种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的过程中,其相应护理方法的选择,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王铭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护理2例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例患者好转离院,1例患者死亡,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是新发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惠者病死率高,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可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严格消毒隔离是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方法,且有根本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干预的实施意义探究

    目的 研究并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意义,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2日至2014年11月22日期间选取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再添加饮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惠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测量的Alb、Hb、PA的水平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进行借鉴.

    作者:刘法芹;高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优势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2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每组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7.87±1.33)%和(8.56±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33±1.33)%和(10.38±1.67)%(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价值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我儿科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有21例,显效有5例,有效有3例,无效有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有10例,显效有8例,有效有5例,无效有8例,总有效率为74.2%.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4).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儿咳嗽、发热等症状,治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素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桡骨开放性骨折1例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病例.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但预后效果差.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嵩;李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颈型颈椎病的基础研究及其针灸治疗进展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早期的状态,此时椎体不稳,但并未形成压迫症状,是颈椎病治疗的黄金时期,治疗得当,可以防止其向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发展.针灸作为一种保守治疗颈椎病的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能够舒筋通络、消炎止痛,值得更加深入的推广与学习.

    作者:苏旻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12月30日收治的5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产后大出血、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加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了的出生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庄凌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成年人水痘患者36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成年人水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体会,用于临床辅助治疗.方法 选择成年人水痘患者36例,进行入院情况调查、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制度、健康教育、皮疹的护理、发热的护理、药物的管理与使用、并发症预防以及并发症护理等一系类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措施的顺利应用,水痘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临床统计,痊愈22例(61.11%),总有效率91.67%.结论 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努力,减少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了患者的信心,保证了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与临床痛苦,实践证明,我院制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完善了护理制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惠关系,得到了患者的好评与肯定,可以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杨姝;李晓红;左淑波;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吞咽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吞咽能力评分为(6.79±0.24)分,对照组吞咽能力评分为(4.89±0.23)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瑞芳;王福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场磁共振对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证实的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患者资料.11例全部行MRI扫描,对照临床治疗结果,比较分析MRI影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均有长期大量饮酒的嗜好,MRI可见胼胝体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T2FLAIR呈高信号,9例DWI呈高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胼胝体变性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徐刚;马银华;李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程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及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的3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继续教育需求方面及需求程度的评估,并比较不同文化程度及护龄护理人员的需求情况.结果 32名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较高,且其中文化程度较低及护龄较长者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及护龄较短者,且对医学知识及外语知识的需求程度高,明显高于对其他知识的需求,P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较高,且对医学知识和外语知识的需求较高,文化程度较低者的需求相对更高,应针对此种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及其他干预.

    作者:王艳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评价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建立常规缺氧模型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观察组1、2、3组(C、D、E组),C、D、E三组分别灌注300 mg/kg、600 mg/kg、900 mg/kg的淫羊藿总黄酮,A组、B组灌注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天,行耐氧试验.结果 C组、D组、F组缺氧存活时间、SOD水平、MDA、大脑含水率、肺部含水率与A组、B组差异,C组、F组LD与A组、B组差异,D组缺氧存活时间、SOD、LD、MDA与C组差异,F组SOD水平与C组差异,F组缺氧存活时间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有助于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可能与其抗肺、脑水肿,抑制乳酸形成、缺氧加重恶性循环有关.

    作者:刘青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强化培训对临床护理人员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及研究强化培训对临床护理人员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40名临床护理人员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0名和观察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则接受强化培训,然后将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羊水拴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理人员的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 0.05,而培训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本组培训前,P均< 0.05,两组培训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强化培训对临床护理人员羊水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更为积极,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质量.

    作者:刘立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血糖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有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就诊的269例成年肝脓肿患者分成糖尿病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原学结果,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 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惠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更容易产生低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脓肿内易见气体,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率高,右上腹痛率低.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可将B超、C-反应蛋白作为辅助检查,以帮助临床确诊.

    作者:董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发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WLXGX-888型血浆置换机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行407例次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记录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407例次治疗中,过敏反应41例次,发生率10.07%,经过积极处理后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中断治疗.结论 严密监测、正确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是确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菊;姜林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