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清
目的:调查近7年我院就诊的青年胃癌患者的易患因素,分析青年胃癌发病的可能病因,为青年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有病理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对青年胃癌患者和对照组各71例进行饮食习惯、饮酒史、吸烟史、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心理特点等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002)、熏烤油炸食物(OR=3.389)、腌制食物(OR=1.993)、熬夜(OR=3.612)、急性子(OR=3.603)、精神焦虑(OR=3.007)是胃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其中熏烤油炸食物(OR=13.05)、熬夜(OR=7.739)、急性子(OR=7.665)、精神焦虑(OR=8.669)被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与既往研究认为的行为因素中喜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为胃癌主要易患因素不同,熏烤油炸食物、熬夜、急性子、焦虑与青年胃癌患者发病似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李燕;陆海林;曹婷华;段之佩;黄维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如厕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充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毒麻药管理已经上升到依法行医的高度,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关乎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作为临床科室务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按照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规范我们的毒麻药管理,避免因我们工作的疏忽导致毒麻药流向社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认为毒麻药管理一些方面根据本单位特点还可以细化。细化我们的毒麻药管理程序,有利于消除毒麻药管理的隐患。有利于建章立制的完善,堵塞漏洞,达标可控。
作者:王丹;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37例行皮瓣移植患者进行专科护理,采取患区和供皮区实施重点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皮瓣成活35例,2例足部植皮区皮瓣边缘坏死小部分,二次处理后成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良好,满意率97%,护患关系和谐。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术区准备,而且在手术后对患者术区病情观察以及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任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800万单位的青霉素并加入250 mL的静脉滴注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2 g的西地兰,入壶速尿为20 mg。观察组采用上述对照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60 mL的参麦注射液。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病症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有38例,有病症改善现象的患者11例,治疗后病症无明显改善的有7例,而治疗后出现病情恶化的有4例。整体有效率为81.67%。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有45例,有病症改善现象的患者12例,治疗后病症无明显改善的有2例,而治疗后出现病情恶化的有1例。整体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心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有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解决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精心护理,探讨人文关怀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取3000例艾滋病患者,护士通过日常专业精心护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了解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引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住院管理以及治疗护理质量,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人文关怀的应用,与住院护理一起组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3000例住院患者中80.9%患者治疗有效,放弃治疗患者比例为7.9%,死亡人数为11.2%。结论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在住院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1例87岁男性脑出血患者,在输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血塞通后出现红色点状斑丘疹,后换用红花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过敏反应加重,专家会诊后确诊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肌注大剂量的丙球蛋白的冲击疗法,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现将诊断治疗过程予以报道,旨在提醒临床医师,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下一步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监测依据。方法结合我市2012年计划免疫考评,在12个旗县区的2~25岁人群采集血清标本386份,每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本次共检测386例,其中阳性385例、阳性率99.7%,各旗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100%,平均99.7%。其中林西县低,为97.1%;其余旗县为100%,各地区间达保护水平率为62.1%~100%,平均为86.8%。结论我市通过近几年狠抓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时接种,适时安排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之后,在我市各地的免后人群中形成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鲍建光;张风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反复发作,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海港;柳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疾病预防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根据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31例(43.66%),满意38例(53.52%),不满意2例(2.82%),总满意度为97.18%。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荣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84例,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出院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8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良好,显效62例,占73.81%;有效19例,占22.62%;无效3例,占3.57%;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临床上除了需及时治疗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直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水平建设,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调查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案例,制定改进措施并执行。医院完善工作制度,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技术水平。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投诉率下降,医疗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阮丽;刘娟;刘存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阐述了精神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心理压力主要为:人员不足;工作的高强度和高风险性;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人际交往受限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角色转换产生的冲突。针对以上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阐明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崔颖;刘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一般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术后睁眼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寒颤概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抗焦虑,起到镇静和镇痛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液动力得到稳定。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减少了麻醉剂的用量,降低了寒颤的发生率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在处理阑尾上两组方式有所区别,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阑尾炎疾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将阑尾残端进行包埋的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兆雄;武星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百令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54例。研究分析患者复发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主要有季节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为降低患者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翠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