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内分泌科护理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作用效果分析

杨文霞

关键词:内分泌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1-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质量评分及差错事故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进行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护理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事故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该校2014年级实习学生68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加施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接受的综合教学质量评分、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成绩与对带班老师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接受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培训后理论与操作成绩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健红;莫新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对提升药学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尝试在该院药学部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结合互联网+药学服务理念,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方法2016年1月起,率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尝试推行QCC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通过QCC开展,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结论在药学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

    作者:彭昊帅;余茜;李广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放疗科护理管理SWOT分析

    由于放射治疗科患者病种复杂、治疗方式特殊,对护理队伍要求较高;因此放疗科护理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是该科护理队伍建设和科室管理的重点。虽然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需求与护理现状的矛盾,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护患纠纷时有发生。对此,该文将借助SWOT分析法对放疗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科室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本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劣势、威胁、机遇等因素,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尽量规避危险和威胁因素,借助发展机遇,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放疗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作者:吴兆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硬式腔镜器械的清洗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近些年来腔镜手术量也逐渐增加,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想要腔镜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洁净的硬式腔镜器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硬式腔镜器械清洗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硬式腔镜的清洗还存在的许多的问题,对腔镜污染物的清洗不够彻底。本文根据硬式腔镜器械的清洗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提高硬式腔镜清洗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申其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医学生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已经开展多年。双语教学的目是使用英语或中文来教授医学基本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医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作者: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方法该院急诊科从2013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急诊科的护理情况,并在实施分层管理1年后进行比较。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急诊科在职的护理人员,数量25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33.62±6.49)岁。在职称上,主管护师3例,护士17例,护师5例。在学历上,本科15例,大专6例,中专4例。在该次研究中,需要比较在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前后在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在对满意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均使用该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的方法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分。结果在急诊科中实施分层管理后,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所有差异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后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中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手段,可明显提升急诊科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身体恢复均有着重要意义,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李晓英;安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比较调查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2例胆囊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术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91例,使用美国健康观察状况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可知,腹腔镜组的健康观察状况总分、主观状况评分及生理功能状态评分在术后第2周降低不明显,术后第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周即可达到正常水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上述各项指标在术后第2周明显降低,术后第6周方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8周才可恢复正常水平;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第2~6周差异明显,术后第8周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可较快恢复。

    作者:刘国辉;王健;李婷;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体检门诊收治的80例犬咬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犬咬伤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2年随访发现,该组患者无1例出现狂犬病症状,咬伤伤口均全部愈合。结论对犬咬伤患者的伤口进行规范处理,并对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狂犬病,是防止狂犬病发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与分析

    本文以食源性疾病作为研究主题,探讨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与分析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世界食源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准,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并以此作为基础,重点讨论了主动监测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怀监测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宁巧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虚拟实验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医学影像专业班级中选出两个实验室,对其中一实验室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调查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个则采取虚拟实验教学,调查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92.37±1.62)分,明显高于对比组(81.22±1.53)分,研究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学习兴趣也高于对比组。结论医学实验教学利用虚拟实验可以提升学生成绩和兴趣。

    作者:徐博;温娜;安英;赵丽晶;陈;沈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潜伏梅毒发病率上升趋势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并讨论潜伏梅毒的临床相关因素,以期降低梅毒发病率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50例潜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患者展开血清学检测、就诊原因及诊治情况分析。结果经分析得知,女性潜伏梅毒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所有患者血清RPR滴度为1:1~1:128;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RPR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跃0.05);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IgM阴转率为38.7%,治疗6个月IgM阴转率为18.0%,患者IgM转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潜伏梅毒患者施以严格血清学检测评估并由此开展治疗,重视对潜伏患者的追踪检测,对降低临床的潜伏梅毒发病率具有显著意义,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

    作者:谢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面对国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实施了新医改措施,对于目前的医院和医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要确保自身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改善,建立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具体含义和重要的意义,进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后提出了新医改背景下有效帮助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措施,旨在帮助医院管理部门更好地规划自身蓝图,促进医院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李常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市一院根据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营造了讲廉政、讲操守、讲品行的浓厚氛围。以行风建设为龙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扎实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医院诚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建设人民满意医院。

    作者:殷葵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300例签约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对300例签约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将300例签约并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患者设为管理组,130例未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随访管理,管理组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管理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78±15.32) vs (70.32±13.67)],管理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2±9.32) vs (80.89±7.21)](P<0.05);管理随访12个月前,对照组、管理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82±2.13)mmol/L、(11.24±1.08)mmol/L、(7.99±1.34)%vs(8.6±1.09)mmol/L、(11.3±1.14)mmol/L、(7.86±1.27)%];管理12个月后,对照组、管理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2±1.32)mmol/L、(9.85±2.02)mmol/L、(6.9±1.01)% vs (7.68±1.12)mmol/L、(11.1±1.22)mmol/L、(7.6±1.33)%]。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病案复印工作引入快递服务的思考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病案复印的价值越来越高。该文分析采取引入快递服务于病案复印工作中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减轻患者负担,保护患者隐私。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对公众无偿献血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公众对无偿献血的意愿和需求,为采供血机构制订宣传和招募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针对单位和个人的A、B两种问卷调查表,向该市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2000名个人发放,包括已献过血的和从未献过血的,调查其已往献血的目的或不曾献血的原因及今后的献血意愿。结果大部分已献血单位的目的是“为完成指令性献血任务”,占71.4%;公众个人的献血目的以“为完成单位组织的献血任务”和“为他人奉献爱心、拯救生命”为主,分别占38.5%和37.7%。而许多单位不曾组织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抽不出献血时间”和“献血会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公众个人不曾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可能影响本人身体健康”和“采血针穿刺时,怕痛”。结论已献过血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大部分仍会继续献血,而从未献过血的单位和个人献血意愿却不强,以观望者居多,有待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儿童医院消化科病房层级护理管理方法研究

    在儿童医院的消化科病房,如何改进服务流程、科学调配人力资源来促进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现在护理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层级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层级护理模式强调的是分工清晰、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层级护理模式包括组建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排班制度,确定质量要求与标准,确定护理质量要求与标准,健全培训制度和考评机制等。必须重视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吕军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基于ClinResearch心系不良事件分析印证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

    目的: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以ClinResearch电子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在研及存储的研究数据为基础,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挖掘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结果 ClinRe-searc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较好的印证了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肺为君臣相傅之官”等脏腑相关性理论。结论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具有可行性及意义,但尚局限于不良事件的低报告率、研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下一步可以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及从不同角度回溯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增加数据量、提高其数据质量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及挖掘。

    作者:吴东宁;何丽云;王鑫;艾艳柯;天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