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手综合征应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评定及研究

高勇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 针灸, 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 探究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孕不育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的疗效,研究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不孕不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12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对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不孕不育患者,实验组各项负情绪指标都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珺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冠心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7例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的27例患者则进行双心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其为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基础.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水合氯醛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小儿镇静检查中起效时间的对比

    目的 评估水合氯醛不同的给药方法 在小儿门诊检查中起效时间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在门诊需10%水合氯醛镇静辅助行听力检查、心脏彩超和CT检查的患儿,辅助镇静方法有口服法、口服+灌肠法及灌肠法;观察在10 min内能达到效果的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对比.结果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起效时间灌肠法优于口服法及口服+灌肠法;发生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灌肠法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给药方法.结论 灌肠法用于小儿镇静明显优于口服法和口服+灌肠法方法,不良反应少,吸收快,值得推广.

    作者:刘灵芝;梁祝英;李翠艳;郭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手术的400例患者,其中2013年以前采用麻醉医师兼管麻醉药品模式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2014年8月采取麻醉护士主导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200例患者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药品耗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不同麻醉方式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品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以缩短麻醉准备时间,降低药品耗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霞;隋成;吴美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有59例患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有26例患者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同期选择85例健康体检者为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型急性膆炎患者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明显差异,并且轻、重型患者之间血清降钙素差异明显,将血清降钙素作为诊断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准确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亚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选择我院3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心绞痛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健康宣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情志护理及高效的疾病健康宣导,不仅能够明显提升临床诊治效果,还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条件.

    作者:段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子宫瘢痕位置的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其中出现误诊的原因、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结果 的特点.结果其中4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6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成功,不需要使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结论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患者的出血较多,需要实施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整体组,每43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整体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整体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某社区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科学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普及高血压基本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干预、心理护理及定期检查等.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科学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不良的心理情绪.

    作者:鲁金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析手术室外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室外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存进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宋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甲状腺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之后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术后则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的诊断正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78例患者共检出90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有67个,占总数的74.44%,甲状腺恶性结节有23个,占总数的25.56%.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灵敏度为69.34%,特异度为91.07%,正确率为92.95%,三个观察指标均比二维超声检查高.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在检测甲状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95例严重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外剥内扎法治疗,观察组(55例)予以PPH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总并发症率7.27%比对照组30%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痔疮患者通过PPH治疗有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特点,打破了传统治疗的缺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海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治疗22例临床研究

    目的 对22例患者进行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22例,均予以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术后1例患者由于突发心肌梗死死亡,病死率为4.55%,其余21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45%,平均住院时间为(23.3±7.62)d,术后随访调查发现,1例患者出现内漏(4.55%)、1例患者出现脊髓缺血性截瘫(4.55%)、2例患者出现穿刺口感染(9.09%)、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55%),并发症总发生率高达22.73%.结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行腔内修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手术存在一定损伤性,因此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做好预后工作.

    作者:薛瑞璐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比对照组81.8%高,且住院时间、发热、腹泻及脱水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贾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管电压和对比剂水平进行头颈部C TA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水平完成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 客观评估:在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各部位CT值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主观评估: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应用双低剂量条件进行头颈部检查,可有效保障图像质量,应推广应用该方法.

    作者:海洪勃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50例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药-效比高于缬沙坦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替米沙坦的用药成本更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鹏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壮骨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口服我院中成药制剂壮骨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82例60岁以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1例)每日给予口服壮骨片,结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照组(41例)每日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结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16周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组T值上升程度好于对照组.结论 壮骨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晓川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b组行全面神经内科护理.评价:①护理服务满意水平;②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结果 ①b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水平显著比a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相似,b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显著比a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科全面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肽酶在不同孕期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简称为LAP)的水平,探讨LAP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检查的健康妊娠孕妇共150例,根据妊娠周数,分为孕早期(<13孕周)、孕中期(13≤孕周<28)和孕晚期(≥28孕周)共3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未孕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水平.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组血清LAP水平分别为(94.66±26.85)U/L、(143.68±41.23)U/L、(235.71±87.39)U/L,三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血清L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健康未孕女性相比,孕妇血清LAP显著升高,而且随着孕周逐渐增加,血清LAP水平随之显著上升.

    作者:康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谈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产科分娩期严重威胁孕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其预防和治疗的手段,以及避免其发生的注意事项,旨在展现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基本情况,以期能够给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特别是是产科的同行们更好地处置剖宫产产后出血这一临床上世界性的难题带来一点借鉴.

    作者:苏鹤;许峰;焦秋芬;苏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