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铭;张国华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健康体检人群120例,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温度和检测时间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结果肝素钠、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剂检测WBC和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钠和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标本PLT计数显著低于EDTA-K2抗凝血标本(P<0.05)。25益室温保存下血标本WBC、RBC和PLT在30 min、2、4、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益低温保存下血标本WBC、RBC在30 min、2 h、4 h、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在30 min、2 h、4 h、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剂、温度和检测时间是影响外周血计数的重要因素,外周血细胞计数应该选择EDTA-K2抗凝剂、25益、6h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市一院根据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营造了讲廉政、讲操守、讲品行的浓厚氛围。以行风建设为龙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扎实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医院诚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建设人民满意医院。
作者:殷葵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对300例签约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将300例签约并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患者设为管理组,130例未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随访管理,管理组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管理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78±15.32) vs (70.32±13.67)],管理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2±9.32) vs (80.89±7.21)](P<0.05);管理随访12个月前,对照组、管理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82±2.13)mmol/L、(11.24±1.08)mmol/L、(7.99±1.34)%vs(8.6±1.09)mmol/L、(11.3±1.14)mmol/L、(7.86±1.27)%];管理12个月后,对照组、管理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2±1.32)mmol/L、(9.85±2.02)mmol/L、(6.9±1.01)% vs (7.68±1.12)mmol/L、(11.1±1.22)mmol/L、(7.6±1.33)%]。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与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制度,制定该院临床药学工作标准与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管理,不仅使临床药师的工作在病区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药师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励、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提高,药师得到社会认可前程远大。
作者:周鹏;孟菲;李学林;李春晓;王奎鹏;管鸽;薛昀;赵熙婷;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从文献角度探讨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情况。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0-2015年有关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论文,从论文的数量、第一作者及单位、地区、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我国有关医院科研档案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级医疗机构,但是研究的人员和单位比较分散;东部沿海地区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于中西部省份。结论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呈逐年发展趋势,但是研究的人员和单位比较分散,缺乏核心作者群体和核心单位。我国中西部地区需加强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工作。
作者:张荣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已经开展多年。双语教学的目是使用英语或中文来教授医学基本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医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作者: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为了解花生食用安全性,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花生中的鉻的方法测定样品花生中鉻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花生样品进行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波长357.9 nm下,对花生进行测定,塞曼效应作为背景校正。结果用建立的方法,测得10批市售花生中鉻的含量,结果10批花生样品铬含量在0.7089~0.9724 ug/g,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此种方式检查精密度为1.52豫,回收率在98.6豫~102.1豫之间,RSD为2.36豫。结论该次研究使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准确度较高,同时所用试剂少、消解程度完全彻底、耗酸量少、安全、背景值低,能有效对花生中重金属镉含量进行测定。
作者:杨林飞;胡迎春;黄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88例急诊创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护理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急诊期间耗时情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及一般判断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91%、93.18%,与对照组的72.73%、75.00%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患者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该文以一所三甲医院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专家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并提出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措施,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杨春霞;李志山;刘静;陈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化逐渐被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在我国的所有医院中,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不过,由于网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为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相关措施,构建医院完整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同时也为医院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吴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影像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教学难度系数较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名词多,难以记忆。如何提高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讲授式教学法、板图授课法、口诀记忆法、直观教学法、解剖操作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法等方面,谈一些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黄大;吴国运;梁成青;向志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睢宁县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岗期间粉尘作业160例工作人员的职业体检结果。方法选取在岗期间粉尘作业160例工作人员,对其按照新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相关文件来进行体检,观察记录所有人员的体检数据。结果在所有粉尘作业员工中体检发现111人有异常项目,占比约为69.38%,包括心电图异常者约15.63%,血常规异常者约6.25%,尿常规异常者约6.88%,高血压异常者约11.25%,彩超异常者约23.13%,胸片异常者约3.75%;肺功能异常者约2.01%;粉尘作业禁忌证约2.5%。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粉尘作业者应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及其他异常症状并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这对于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
作者:周燕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方法该院急诊科从2013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急诊科的护理情况,并在实施分层管理1年后进行比较。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急诊科在职的护理人员,数量25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33.62±6.49)岁。在职称上,主管护师3例,护士17例,护师5例。在学历上,本科15例,大专6例,中专4例。在该次研究中,需要比较在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前后在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在对满意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均使用该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的方法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分。结果在急诊科中实施分层管理后,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所有差异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后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中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手段,可明显提升急诊科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身体恢复均有着重要意义,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李晓英;安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精神心理康复中心收治的双相抑郁障碍缓解期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存质量得分。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9.08±3.07)显著低于对照组(12.54±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可减轻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徐晓飞;孟令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疗纠纷档案管理指的是医疗机构在接待、调查以及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资料总和,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对于医院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为医院和患者双方提供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当前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血透室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改革传统管理模式,重点做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的血透室收治患者各40例,分别为传统组与改革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总结患者满意度及对临床护理管理制度评价。结果传统组出现感染率为7例(17.5%),改革组为1例(2.5%)(P<0.05)。传统组患者对于感染知识宣教、安全防护、卫生消毒意识、定期护理质量监测等护理管理内容评分较低,改革组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7.5%,改革组为92.5%,改革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透室是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集中场所,此科室由于患者特殊性,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较大,通过分析科室存在的高危感染因素从而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大部分患者感染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制度评价较高。
作者:刘峥;谢琼;潘红;张乾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2例胆囊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术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91例,使用美国健康观察状况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可知,腹腔镜组的健康观察状况总分、主观状况评分及生理功能状态评分在术后第2周降低不明显,术后第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周即可达到正常水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上述各项指标在术后第2周明显降低,术后第6周方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8周才可恢复正常水平;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第2~6周差异明显,术后第8周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可较快恢复。
作者:刘国辉;王健;李婷;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1-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质量评分及差错事故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进行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护理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事故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文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