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吴国运;梁成青;向志钢
目的:研究在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血透室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改革传统管理模式,重点做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的血透室收治患者各40例,分别为传统组与改革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总结患者满意度及对临床护理管理制度评价。结果传统组出现感染率为7例(17.5%),改革组为1例(2.5%)(P<0.05)。传统组患者对于感染知识宣教、安全防护、卫生消毒意识、定期护理质量监测等护理管理内容评分较低,改革组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7.5%,改革组为92.5%,改革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透室是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集中场所,此科室由于患者特殊性,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较大,通过分析科室存在的高危感染因素从而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大部分患者感染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制度评价较高。
作者:刘峥;谢琼;潘红;张乾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海陵区伤害死亡情况、构成特点,为本地区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海陵区网络报告的死亡数据通过根本死因ICD10编码进行分类,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陵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3.91/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6.31%,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伤害前五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合计占总伤害构成比的83.73%。0~14岁伤害以溺水为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15~44岁、45~64岁均以交通事故为首位,其次为意外跌落;65岁以上老年人以意外跌落为伤害死因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根据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伤害认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精神心理康复中心收治的双相抑郁障碍缓解期患者8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存质量得分。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9.08±3.07)显著低于对照组(12.54±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式交往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可减轻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徐晓飞;孟令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潜伏梅毒的临床相关因素,以期降低梅毒发病率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50例潜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患者展开血清学检测、就诊原因及诊治情况分析。结果经分析得知,女性潜伏梅毒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所有患者血清RPR滴度为1:1~1:128;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RPR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跃0.05);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IgM阴转率为38.7%,治疗6个月IgM阴转率为18.0%,患者IgM转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潜伏梅毒患者施以严格血清学检测评估并由此开展治疗,重视对潜伏患者的追踪检测,对降低临床的潜伏梅毒发病率具有显著意义,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
作者:谢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非定期产前检查)和观察组25例(实施定期产前检查)两组,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8.24%),对照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9(36.17%),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产前检查对产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及减少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秦宇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北京中医医院“一站式”后勤综合管理平台的正式启动运行,标志着以“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为龙头,改变医院后勤管理陈旧的传统模式,提高了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我院的医、教、研、防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以全新的后勤管理理念、更高的工作效率、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科学化、标准化的后勤管理手段,打造出我院后勤服务的新品牌。“一站式”后勤服务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又提高了满意度。它促进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指导,引领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与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制度,制定该院临床药学工作标准与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管理,不仅使临床药师的工作在病区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药师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励、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提高,药师得到社会认可前程远大。
作者:周鹏;孟菲;李学林;李春晓;王奎鹏;管鸽;薛昀;赵熙婷;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从文献角度探讨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情况。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0-2015年有关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论文,从论文的数量、第一作者及单位、地区、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我国有关医院科研档案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级医疗机构,但是研究的人员和单位比较分散;东部沿海地区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于中西部省份。结论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呈逐年发展趋势,但是研究的人员和单位比较分散,缺乏核心作者群体和核心单位。我国中西部地区需加强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研究工作。
作者:张荣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以该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细节管理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95%vs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效果显著,护理质量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邢春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实验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6.67%,实验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75%,实验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可以降低妇产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裴浩然;张艳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近年来,我国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脑卒中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在抢救成功后康复期间所需时间较多,而且在护理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护理模式效果不明显,而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为其提供了新的护理模式。该文主要探讨的是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全文在具体的论述中首先对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重点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方法。
作者:苏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健康体检人群120例,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温度和检测时间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结果肝素钠、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剂检测WBC和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钠和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标本PLT计数显著低于EDTA-K2抗凝血标本(P<0.05)。25益室温保存下血标本WBC、RBC和PLT在30 min、2、4、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益低温保存下血标本WBC、RBC在30 min、2 h、4 h、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在30 min、2 h、4 h、6 h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剂、温度和检测时间是影响外周血计数的重要因素,外周血细胞计数应该选择EDTA-K2抗凝剂、25益、6h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该校2014年级实习学生68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加施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接受的综合教学质量评分、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成绩与对带班老师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接受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培训后理论与操作成绩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健红;莫新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以ClinResearch电子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在研及存储的研究数据为基础,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挖掘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结果 ClinRe-searc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较好的印证了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肺为君臣相傅之官”等脏腑相关性理论。结论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具有可行性及意义,但尚局限于不良事件的低报告率、研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下一步可以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及从不同角度回溯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增加数据量、提高其数据质量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及挖掘。
作者:吴东宁;何丽云;王鑫;艾艳柯;天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湛江地区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了解分析该地区骨质疏松患者并发肿瘤情况。方法随机选取50岁以上2011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194例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初步的医学检查、静脉血检测及骨密度检测。194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根据有无肿瘤分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肿瘤组又分为运动系统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结果骨质疏松患者中非肿瘤组和各个类型的肿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腰椎骨密度、血清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系统肿瘤组的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钙小于非肿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系统肿瘤患者可能是累及患者活动功能造成活动减小,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流失的平衡,从而影响骨密度值。
作者:王朝军;陈广谋;黄成硕;孔俊超;刘怀毫;蔡家尚;曾荣;魏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我国目前的护理健康教育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该文仅就消化科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段婵媛;曲延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影像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教学难度系数较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名词多,难以记忆。如何提高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讲授式教学法、板图授课法、口诀记忆法、直观教学法、解剖操作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法等方面,谈一些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黄大;吴国运;梁成青;向志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