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

苏丽花

关键词:康复单元, 脑卒中, 卒中单元, 护理管理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脑卒中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在抢救成功后康复期间所需时间较多,而且在护理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护理模式效果不明显,而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为其提供了新的护理模式。该文主要探讨的是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全文在具体的论述中首先对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重点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方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估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的运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从2014年12月-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创伤骨科患者中选取110例,建立无痛病房后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疼痛管理,观察组55例创伤骨科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探究110例创伤骨科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在疼痛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尚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睢宁县粉尘作业者职业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睢宁县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岗期间粉尘作业160例工作人员的职业体检结果。方法选取在岗期间粉尘作业160例工作人员,对其按照新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相关文件来进行体检,观察记录所有人员的体检数据。结果在所有粉尘作业员工中体检发现111人有异常项目,占比约为69.38%,包括心电图异常者约15.63%,血常规异常者约6.25%,尿常规异常者约6.88%,高血压异常者约11.25%,彩超异常者约23.13%,胸片异常者约3.75%;肺功能异常者约2.01%;粉尘作业禁忌证约2.5%。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粉尘作业者应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及其他异常症状并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这对于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

    作者:周燕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对公众无偿献血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公众对无偿献血的意愿和需求,为采供血机构制订宣传和招募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针对单位和个人的A、B两种问卷调查表,向该市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2000名个人发放,包括已献过血的和从未献过血的,调查其已往献血的目的或不曾献血的原因及今后的献血意愿。结果大部分已献血单位的目的是“为完成指令性献血任务”,占71.4%;公众个人的献血目的以“为完成单位组织的献血任务”和“为他人奉献爱心、拯救生命”为主,分别占38.5%和37.7%。而许多单位不曾组织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抽不出献血时间”和“献血会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公众个人不曾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可能影响本人身体健康”和“采血针穿刺时,怕痛”。结论已献过血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大部分仍会继续献血,而从未献过血的单位和个人献血意愿却不强,以观望者居多,有待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对提升药学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尝试在该院药学部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结合互联网+药学服务理念,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方法2016年1月起,率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尝试推行QCC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通过QCC开展,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结论在药学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

    作者:彭昊帅;余茜;李广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某院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与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制度,制定该院临床药学工作标准与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管理,不仅使临床药师的工作在病区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药师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励、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提高,药师得到社会认可前程远大。

    作者:周鹏;孟菲;李学林;李春晓;王奎鹏;管鸽;薛昀;赵熙婷;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非定期产前检查)和观察组25例(实施定期产前检查)两组,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8.24%),对照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9(36.17%),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产前检查对产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及减少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秦宇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体检门诊收治的80例犬咬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犬咬伤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2年随访发现,该组患者无1例出现狂犬病症状,咬伤伤口均全部愈合。结论对犬咬伤患者的伤口进行规范处理,并对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狂犬病,是防止狂犬病发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卫生资源基本状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状况和医务人员的数量以及中医药人员的数量是否满足该省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卫生需求。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整群调查为主,抽样调查为辅的研究方法,统一填报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状况和医务人员数量以及中医药人员的具体情况。结果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收入严重不均衡,医务人员数量,特别是中医药人员匮乏,不能够满足该省群众基本卫生需求。结论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中医药人员的必要性和途径。

    作者:李春晓;李学林;唐进法;刘培;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院体检科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基层医院体检科在加强慢性病管理方面应当遵循及早发现与控制、采取家庭医生或者护士责任制的原则。当前医院体检科中对于慢性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检科在慢性病档案管理上十分混乱、不重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体检科医务人员对慢性病管理缺乏积极性。医院体检科加强健康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是监测患者的健康行为、对体检科内部的主要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业务培训、定期召开慢性病健康教育例会,将类似患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和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每月都要聘请专家学者为慢性病患者讲授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通过红篮球抽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品管圈管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0.14±10.65)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70.88±10.42)分,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士疲劳感评分为(5.08±1.23)分低于对照组的(11.28±1.56)分(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具有积极应用。

    作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目的:分析该市42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由该院45人组成的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小组深入到该市各大医院进行走访调查各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结果该次所调查的42家医院中有40家(95.2豫)医院设有独立的感染科,未单独设立感染科的有2家(4.8豫),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中学历水平为中专和大专的比例为68.7豫,接受过医院感染专业培训人员所占比例为18.4豫。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组织管理结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提高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对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对医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作者:徐真;朱金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与分析

    本文以食源性疾病作为研究主题,探讨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与分析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世界食源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准,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并以此作为基础,重点讨论了主动监测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怀监测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宁巧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公立医院改革中医务人员发挥的作用解析

    公立医院实施改革工作需要结合医务人员的作用。其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收益、责任、名誉等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通过经济收益、责任、名誉等影响因素设定的制度,促使医院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融入公立医院工作中。

    作者:王志伟;郭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该校2014年级实习学生68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加施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接受的综合教学质量评分、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成绩与对带班老师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接受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培训后理论与操作成绩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健红;莫新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面对国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实施了新医改措施,对于目前的医院和医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要确保自身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改善,建立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具体含义和重要的意义,进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后提出了新医改背景下有效帮助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措施,旨在帮助医院管理部门更好地规划自身蓝图,促进医院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李常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市一院根据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营造了讲廉政、讲操守、讲品行的浓厚氛围。以行风建设为龙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扎实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医院诚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建设人民满意医院。

    作者:殷葵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医学生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已经开展多年。双语教学的目是使用英语或中文来教授医学基本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医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作者: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虚拟实验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医学影像专业班级中选出两个实验室,对其中一实验室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调查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个则采取虚拟实验教学,调查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92.37±1.62)分,明显高于对比组(81.22±1.53)分,研究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学习兴趣也高于对比组。结论医学实验教学利用虚拟实验可以提升学生成绩和兴趣。

    作者:徐博;温娜;安英;赵丽晶;陈;沈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