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婵媛;曲延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与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制度,制定该院临床药学工作标准与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管理,不仅使临床药师的工作在病区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药师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励、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提高,药师得到社会认可前程远大。
作者:周鹏;孟菲;李学林;李春晓;王奎鹏;管鸽;薛昀;赵熙婷;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2例胆囊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术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91例,使用美国健康观察状况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可知,腹腔镜组的健康观察状况总分、主观状况评分及生理功能状态评分在术后第2周降低不明显,术后第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周即可达到正常水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上述各项指标在术后第2周明显降低,术后第6周方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8周才可恢复正常水平;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第2~6周差异明显,术后第8周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可较快恢复。
作者:刘国辉;王健;李婷;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体检门诊收治的80例犬咬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犬咬伤的处理方法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2年随访发现,该组患者无1例出现狂犬病症状,咬伤伤口均全部愈合。结论对犬咬伤患者的伤口进行规范处理,并对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狂犬病,是防止狂犬病发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血透室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改革传统管理模式,重点做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的血透室收治患者各40例,分别为传统组与改革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总结患者满意度及对临床护理管理制度评价。结果传统组出现感染率为7例(17.5%),改革组为1例(2.5%)(P<0.05)。传统组患者对于感染知识宣教、安全防护、卫生消毒意识、定期护理质量监测等护理管理内容评分较低,改革组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7.5%,改革组为92.5%,改革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透室是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集中场所,此科室由于患者特殊性,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较大,通过分析科室存在的高危感染因素从而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大部分患者感染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制度评价较高。
作者:刘峥;谢琼;潘红;张乾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填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调查表,并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2327份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病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38.72%(901/2327),品种选择合理率37.07%(340/901),给药时机合理率77.03%(694/901),给药疗程合理率69.92%(630/901),抗菌药物品种以β-内酰胺类使用频率高。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预防用药档次偏高、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晓玲;曹松山;陈海燕;裴保方;陶兴茹;李燕;段彦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本文以食源性疾病作为研究主题,探讨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与分析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世界食源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准,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并以此作为基础,重点讨论了主动监测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怀监测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宁巧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88例急诊创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护理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急诊期间耗时情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及一般判断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91%、93.18%,与对照组的72.73%、75.00%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患者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化逐渐被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在我国的所有医院中,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不过,由于网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为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相关措施,构建医院完整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同时也为医院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吴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儿童医院的消化科病房,如何改进服务流程、科学调配人力资源来促进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现在护理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层级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层级护理模式强调的是分工清晰、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层级护理模式包括组建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排班制度,确定质量要求与标准,确定护理质量要求与标准,健全培训制度和考评机制等。必须重视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吕军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海陵区伤害死亡情况、构成特点,为本地区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海陵区网络报告的死亡数据通过根本死因ICD10编码进行分类,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陵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3.91/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6.31%,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伤害前五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合计占总伤害构成比的83.73%。0~14岁伤害以溺水为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15~44岁、45~64岁均以交通事故为首位,其次为意外跌落;65岁以上老年人以意外跌落为伤害死因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根据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伤害认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该文回顾性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情况,分析临床护士及患者对DM健康教育欠缺的影响,提出从改变健康教育措施、建立专业DM健康教育护士,加强护士沟通能力培养,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改善DM健康教育现状。
作者:吴小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疗纠纷档案管理指的是医疗机构在接待、调查以及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资料总和,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对于医院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为医院和患者双方提供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当前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公立医院实施改革工作需要结合医务人员的作用。其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收益、责任、名誉等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通过经济收益、责任、名誉等影响因素设定的制度,促使医院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融入公立医院工作中。
作者:王志伟;郭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实验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6.67%,实验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75%,实验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可以降低妇产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裴浩然;张艳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我国目前的护理健康教育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该文仅就消化科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段婵媛;曲延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公众对无偿献血的意愿和需求,为采供血机构制订宣传和招募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针对单位和个人的A、B两种问卷调查表,向该市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2000名个人发放,包括已献过血的和从未献过血的,调查其已往献血的目的或不曾献血的原因及今后的献血意愿。结果大部分已献血单位的目的是“为完成指令性献血任务”,占71.4%;公众个人的献血目的以“为完成单位组织的献血任务”和“为他人奉献爱心、拯救生命”为主,分别占38.5%和37.7%。而许多单位不曾组织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抽不出献血时间”和“献血会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公众个人不曾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可能影响本人身体健康”和“采血针穿刺时,怕痛”。结论已献过血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大部分仍会继续献血,而从未献过血的单位和个人献血意愿却不强,以观望者居多,有待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90后医学生的性教育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的开展90后医学生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从某医学院校中随机选择525名90后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性知识,但是在性知识尤其是性疾病知识方面还是存在欠缺,在性观念和性行为上更是存在问题。结论从现状和需要出发,十分有必要对90后医学生进行性教育,医学院校和各类高校都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的性教育。
作者:张玲;朱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