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因不同原发疾病在ICU 监护的患者,将患有口腔疾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牙龈炎、牙龈出血等的纠正程度,再用口气检测计测试口气异味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牙龈炎、牙龈出血、口气异味度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ICU 监护的重症患者,有口腔合并症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并可长期使用。
作者:金利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病门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门诊皮肤病患者15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50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100例。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和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病门诊患者中应用后,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符合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均分成单西药组、单中药组和中西药合用组,每组患者5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西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单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中西药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中西药结合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依据硬膜囊受压程度分成轻、中、重3度,轻、中度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而轻度与重度、中度与重度之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轻度与中度治疗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已有40年的历史,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临床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恢复快速等优点,现已经成为治疗妇产科良、恶性肿瘤及出血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效果显著、优势独特,已被医学界的众多专家、医师所认可和接受。本文通过其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历程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进而阐述其在子宫颈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妇产科大出血、异位妊娠等疾病的相关治疗方面的特点,并对其临床应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苏鹤;许峰;徐锐;苏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100份需进行病毒灭活血浆,检测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前后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结果灭活前 Fib 为(2.24±0.12)mg/mL、F Ⅷ为(0.78±0.09)IU/mL、PT 为(14.02±2.63)s、APTT 为(34.62±4.76)s。灭活后 Fib 为(2.10±0.14)mg/mL、F Ⅷ为(0.76±0.10)IU/mL、PT 为(14.14±2.75)s、APTT 为(34.88±4.86)s。经过数据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后 Fib、F Ⅷ、PT、APTT 等指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凝血因子活性无明显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浆病毒灭活方法。
作者:李雯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护理问题与措施展开探讨,分析采用慢性肝病 CT 增强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 CT 增强扫描进行检查,进一步分析慢性肝病的护理问题,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对行 CT 增强扫描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三点,第一点是心理问题,第二点是交叉感染,第三点是血管缺陷和凝血机制障碍。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对患者采用保护和隔离的方法,同时还对患者进行穿刺等。结论在患者进行慢性肝病 CT 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郑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探讨布洛芬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治疗中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儿84例(炎症组)与通气正常小儿30例(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炎症组患儿分为单独抗生素36例和抗生素+布洛芬48例,监测研究对象在入院时与药物干预后血清降钙素的水平,观察药物干预前后血清降钙素的水平变化。结果监测结果发现正常组小儿并未检测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炎症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基准线为(2.41±3.82)ng/mL,单独抗生素组的患儿药物干预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未发生变化,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而抗生素+布洛芬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发生明显变化,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患儿进行布洛芬48 h 干预,全身炎性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出现明显降低,表示布洛芬在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的发生。
作者:李欣;郭凤珍;杨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 ICU 科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5,给予基础护理)和干预组(n=75,给予集束化护理),对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压疮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压疮严重程度明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压疮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干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在 ICU 患者压疮管理中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压疮严重程度,缩减压疮出现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王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运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与安全均有保证。
作者:何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济生肾气丸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呋塞米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应由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肠道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让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李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重视体格检查,提倡晚婚少育,加强宫颈癌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下降。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原位癌(CIN Ⅲ)32例(其中16例体检中发现);Ⅰ期36例(其中9例体检发现);Ⅱ期30例(其中1例体检中发现);Ⅲ期2例;年龄27~67岁;就诊临床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39例;接触性阴道出血22例;白带异常15例;腹痛7例;体质量减轻者8例;单纯性体检发现26例;HPV 检测阳性患者37例。从分娩情况看:已婚未育者5例;剖宫产者3例;生产≤2胎者有59例;生产≥3胎者33例。以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明显高于其他临床表现的患者,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分娩情况分析,分娩次数增多,发生宫颈癌的人数明显多于剖宫产或已婚未育者,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每年定期体检的必要性,应向妇女广泛宣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性。分娩次数增多,使宫颈裂伤,外翻,糜烂的机会增多,故而使宫颈癌发生率增多,但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下降。
作者:叶安花;何素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理饮食对于孕妇血糖指标及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择取我院接诊的216例 GDM 孕妇,将运用合理饮食理念的108例孕妇归为合理饮食组,将108例实行常规饮食处理的孕妇归为常规饮食组,经过孕期数月及产后1周内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及母婴结局的差异性。结果两组 GDM 孕妇在孕期及生育1周内,两组血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合理饮食组血糖下降幅度显著区分于常规饮食组,成效鲜明(P <0.05)。而在孕期与产后1周内,合理饮食组并发症率22.22%,常规饮食组并发症率37.96%,合理饮食组的母婴健康程度优于常规饮食组,感染病例较小(P <0.05)。结论通过围生期合理饮食调控,GDM 孕妇血糖保持水平更好,直至围生期结束所患的并发症也更少。合理饮食支持对 GDM 孕妇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女性患者,为达到治疗终点,在与家属做好沟通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 的不良反应,使用长达25个月、总剂量336 mg 的超长疗程及超大累计剂量的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仍未达到标准的治疗终点,因出现行走不便,停用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停药前后连续3次脑脊液检查均未查到完整的新型隐球菌,其中2次只查到隐球菌孢子,跟踪观察脑脊液镜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患者隐球菌脑膜炎终痊愈。
作者:周兆珍;邢春礼;李修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分析中西药复方制剂对 CO2气腹下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中西药复方制剂按比例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为同浓度的西药(5-FU)组。结果西药组的 OD 值小于西药组,抗肿瘤作用大于西药组。气腹+中西药组瘤的瘤重小于气腹+生理盐水组(P<0.05),气腹组+西药抑瘤率(45.2%)低于气腹+中西药组(73.3%)(P<0.05);各组小鼠种植瘤结节中 VEGF 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应用中西药复方制剂对于 S-180细胞气腹动物模型的瘤重、穿刺孔种植结节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的 VEGF 的表达有关。
作者:徐志诚;孙岩;孙世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联合用药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所接收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42例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12例患者痊愈,16例患者明显进步,10例患者为进步,4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对于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时,应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张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80例重症胰腺炎治疗进行分析,有37例患者在治疗中采用基本支持治疗,有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胃肠减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并使治愈时间缩短。
作者:杨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鼓膜穿刺患者,将8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2例鼓膜穿刺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鼓膜穿刺患者出现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的(P <0.05)。结论对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效果佳。
作者:于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超声测定胎方位与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无痛分娩患者197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无痛分娩;改良组患者97例,无痛分娩麻醉前进行超声监测下无痛操作,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的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无痛操作、用药等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无痛分娩患者在超声的监测下进行操作能有效的减少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增加无痛分娩成功比例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作者:丁晓燕;李慧;段志良;禄金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表现,围绕病案实例中出现的内容与情况,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观察组50例,坤复康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坤复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一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一般6例、无效3例,有效率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针对女性盆腔炎疾病的药物治疗发展多年、经验丰富,在联合用药方面,坤复康胶囊、奥硝唑的临床实践研究相对广泛。
作者:丁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