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北;叶冬梅
目的: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专科新制剂“平喘固本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理化鉴别、显微鉴别、TLC、HPLC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经试验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论可很好地控制平喘固本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敬玉锡;冯仔驹;贾天贵;周瑞君;周姗;陈圣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给予53例对照组患者甲氨蝶呤单药治疗,53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β-HCG、包块大小、血清孕酮三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β-HCG改善用时及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治疗期血β-HCG改善用时及住院用时分别为(16.55±7.45)d、(14.51±4.73)d要优于对照组的(25.57±9.37)d、(21.94±5.27)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5.09%(8/53)与对照组的18.87%(10/5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在各型肝脏疾病中的改变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30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30例,肝癌患者血清30例,正常人血清30例。比较各组血清中AFU水平及分析血清AFU水平与ALT水平相关性。结果各疾病组AF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各组血清AFU均与血清ALT呈正相关性,而在肝癌组中二者无相关性。结论提示血清AFU在肝癌中特异性较高,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AFU和ALT在各型肝脏疾病中除肝癌外均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作者:张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预后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通过免疫组化SP法与HE染色进行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肿瘤都发生在单侧,主要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病理诊断为良性上皮与肿瘤性间质细胞成分,其中肿瘤间质细胞S-100(-),80%action、、vinentin(+)、CD34、desmin阳性表达。结论病理诊断分析表明,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病情,而且表现出多样化病理形态,所以对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全面认识,对该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唇齿清胃丸中栀子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唇齿清胃丸中栀子苷的含量,使用Kromasil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330~0.8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1%(n=6)。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唇齿清胃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爱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9例患者,对其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4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危害较大,原因较多,应做好相应预防及治疗,可减轻疾病危害。
作者:冯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记录其并发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特点与应对治疗方法效果。结果60例患者血液透析总次数为2520次,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次数为339次,其发生概率为13.45%,其中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发生率高,需要进行有效防治才能减少其发生率和事故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0例,实验组571例,两组患者根据实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7d疼痛程度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9例,切口裂开5例,粘连性肠梗阻17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赵又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成功施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2.4±19.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9.5±40.7)mL,平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0.6±6.7)h,术后住院天数5 d。共有2例出现术后高热,术后病率为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运用阴式手术技巧,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方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切除,研究组患者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成功救治。研究组患者的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等优点。
作者:张晓菲;龚云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在电视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并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短30 min,长65 min,平均41 min;术中患者出血量为11~82 mL,平均36 mL。患者术后住院4~8 d,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3~20个月,超声肿瘤检查无复发和远期并发。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宣教方式对乳腺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PPT加健康教育手册与传统式单纯性语言进行宣教,观察两种宣教方式对乳腺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应用PPT加健康宣教手册为实验组,应用传统式单纯性语言宣教时为对照组。两组掌握度比较χ2=8.58,两组满意度比较χ2=7.912,P均<0.05。结论 PPT加健康教育手册明显优于传统式单纯性语言宣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爱玉;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57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57例患者中,有31例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占54.4%;并且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等一系列生活质量指标方面,发现营养不良患者的评分要低于营养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是肿瘤化疗住院患者的常见状况,往往会给其生活质量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来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秦华威;罗套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辖区新发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长征镇社区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新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分,并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疾病情况、康复情况。结果153例脑卒中患者中49.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它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接受门诊康复治疗、肢运动功能障碍评分(FMA)呈负相关;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吸烟、饮酒、饮食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的社区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尹相风;胡承伟;戚群燕;李晓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60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98.9%。结论积极主动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合理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优选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是加12倍量45%乙醇,以每分钟1~3 kg/mL的速度进行渗漉。结论优选出的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的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童学飞;王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辗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辗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患者分组比较,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再植手术,实验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再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功能恢复和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辗转撕脱性断指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再植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裕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5个月~5年随访,其中优78例,良31例,差12例,优良率90.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状况、骨折类型、骨骼质量、患者的意愿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个体化治疗,均会取得满意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冉茂权;徐昊;廖建斌;代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呼吸内科10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兔动脉硬化模型建立及斑块病理与超声影像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5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球囊损伤和高脂(1%胆固醇)喂养建立动脉硬化模型,斑块部位转染携带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然后进行药物触发,形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分别于药物触发前后对家兔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做对比。结果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基准,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检查诊断斑块破裂及血栓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5%;IVUS与病理学测量的血栓长度上高度相关(r=0.78,P<0.05),测量血栓的面积无相关性(r=0.16,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识别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班琦;梁文波;翁文采;乔锋利;韩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