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李小静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复发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为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精神因素等。结论根据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阿霉素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研究阿霉素对于乳腺癌干细胞的病理药理的作用,从而来研究乳腺癌细胞系MCF-7干细胞通过使用了药物阿霉素在其体外所产生的变化,来选择乳腺癌干细胞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研究比较更加行之有效的药物。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器,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剥离乳腺癌干细胞CD24(-/low)、CD44(+)、ESA(+)。在浓度不同的阿霉素培养液中放置乳腺癌干细胞与没有进行分拣的细胞,测得阿霉素对不同干细胞的抑制生长生,进行细胞凋亡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分析。结果 MTT表明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耐药性。药物阿霉素呈浓度依赖型抑制了乳腺癌未分类细胞及干细胞:未分类细胞IC50为5.5μmol/L;而分选出的干细胞IC50为29.1μmol/L(P<0.001)。乳腺癌干细胞在使用药物阿霉素可加速病变的恢复,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其效果愈加明显。研究中还发现,乳腺癌干细胞在阿霉素的作用下可减少其形成和扩散。结论乳腺癌干细胞在使用了药物阿霉素成瘤性有所降低,对于其克隆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变化呈时间依赖型与浓度依赖型。

    作者: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盘科学管理的探讨

    胎盘不同于一般的医疗废物,由于大众的“药用”观念,非常容易造成流失,污染环境,甚至回流市场造成社会公害。近几年因管理不当引发传播疾病及归属权的纠纷日益增加。医院重视胎盘等产房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胎盘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杨芳;刘军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患者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4个月和8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4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8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改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有效率更高。

    作者:刘菲;张连生;李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Ⅲ、Ⅳ期痔病患者纳入TST治疗组100例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和术后效果。结果 TST组术后第12小时、24小时、初次排便的疼痛感比PPH组减轻;TST组术后1个月排便失禁程度较PPH组减少;两组术后1个月排便梗阻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TST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排便失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术方法。

    作者:麦显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压力及应对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工作面临的压力与对策,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名产科医护人员工作资料,对其临床工作情况实施回访调查,统计产科医护人员对临床工作的汇报情况。与每一位医护人员展开沟通交流,记录其对产科工作压力的具体感受,分析临床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减轻产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结果20名产科医护人员普遍反映工作中存在不同的压力,部分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若不及时调节医护人员工作班制将影响到医疗质量水平。经过1个月的工作调节,20名医护人员均反映工作压力得到减轻,工作调节前后调查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产科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压力大,需及时采取调节措施。

    作者:施立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感染科护生的带教体会

    感染科对实习护生来说不但感到陌生,而且还特别恐惧,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但是感染科实习经历对护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做至关重要,由于感染科这一科室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所以每个实习护生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害怕接触患者,担心感染上疾病。感染科的带教老师如何去做才能消除护生的思想顾虑,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感染科的实习工作,从而圆满的完成在感染科的实习,本人通过多年的带教工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秀梅;宦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永久性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27例、正常对照组27例。对3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永久性房颤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相较,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其C反应蛋白上升非常明显,这表明在高血压心房颤动中,炎症状态起到了心房颤动得以维持的作用。

    作者:杜淑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科学治疗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呢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路径诊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脱机成功率、7 d生存率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费用为35239.26元、住院时间为15.45 d、脱机成功率为91.18%、7 d生存率为97.06%、PaO2和PaCO2等血氧指标恢复正常,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38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费用较低。结论应用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费用较低,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士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抽取48例,根据实验用药不同划分为两组,甲组28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治疗,乙组20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分析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女性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4例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化疗的护理体会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54例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住院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4例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预防低血糖护理干预、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和饮食指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化疗和护理干预,病情均得到好转治疗。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紧张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好转率为96.30%,患者满意度为96.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治疗后好转率77.78%,患者满意度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住院化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好转缓解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住院化疗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疗效,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无管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简单输尿管下段结石后不留置双J管与尿管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对70例简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资料,患者被分为二组:对照组35例(放置双J管);观察组35例(不放置双J管与尿管)。结果放置双J管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管化组;无管化组术后患者腰痛、血尿、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低于放置双J管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l个月输尿管无石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简单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不必常规留置双J管与尿管,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DNA结合抑制因子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是Id转录因子的成员之一,Id4基因的表达受多种调控元件的调控,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Id4蛋白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作者:胡婉丽;赵嫄;张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策略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技术作为一种重新定向T淋巴细胞到靶抗原的一种新兴免疫治疗策略,已经从涉及基因工程多个领域的复杂技术转变成为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一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CAR技术具有使得T细胞突破了HLA-1类分子的限制,增加了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和靶点范围,同时增加了过继输注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回顾CAR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获得的改善CAR技术的策略。

    作者:赵嫄;胡婉丽;张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五参芪苓丸治疗子宫癌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80例子宫癌患者使用五参芪苓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癌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有22例Ⅱ期患者,18例Ⅲ期患者;对照组中有28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结果40例治疗组患者中,出现1例病情加重患者,其余39例患者并未发生恶化;40例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5例病情加重患者其余35例患者并未发生恶化。对比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好转率均有上升,经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参芪苓丸可以起到一定抗癌效果,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治疗晚期子宫癌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参芪苓丸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以治疗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两类子宫癌患者,适合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作者:许恩宏;王立峰;杨春曲;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抑郁障碍及心理干预方法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可发生情绪障碍,其中以抑郁障碍常见,尤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而抑郁直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障碍及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阮宁;李文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的研究近况

    静脉输液为重要的给药途径,也是护士基本护理操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临床工作中护士更注重穿刺时的一针见血,对拔针时产生的组织损伤以及主观感受没有得到重视。本文就静脉输液后的拔针方法、按压方法、按压面积、按压时间以及按压力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各16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将1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疗效。结果使用常规药物和添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冠心病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71.25%。研究组有效人数、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常规药物和添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心力衰竭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7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68.75%。研究组有效人数、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时,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增加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的疾病,其主要的标志特征是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一般到医院先保守治疗,如无效才手术治疗。据统计,有10%~20%的患者终要进行手术治疗[1]。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经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现笔者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目的:探讨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的效果评价及护理。方法将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只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照组。结论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漫长的化疗过程。

    作者:张素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