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国;伏圣高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可发生情绪障碍,其中以抑郁障碍常见,尤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而抑郁直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障碍及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阮宁;李文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比较χ2=3.8650(P=0.0493),患者投诉比较χ2=4.4443(P=0.0350),护理满意度比较χ2=4.9375(P=0.0263),护理态度评分比较t=19.5459(P=0.0000),书写规范评分比较t=14.3094(P=0.0000),操作规范评分比较t=10.7004(P=0.0000),沟通情况评分评分比较t=17.1550(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蒋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技术作为一种重新定向T淋巴细胞到靶抗原的一种新兴免疫治疗策略,已经从涉及基因工程多个领域的复杂技术转变成为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一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CAR技术具有使得T细胞突破了HLA-1类分子的限制,增加了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和靶点范围,同时增加了过继输注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回顾CAR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获得的改善CAR技术的策略。
作者:赵嫄;胡婉丽;张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Ⅲ、Ⅳ期痔病患者纳入TST治疗组100例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和术后效果。结果 TST组术后第12小时、24小时、初次排便的疼痛感比PPH组减轻;TST组术后1个月排便失禁程度较PPH组减少;两组术后1个月排便梗阻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TST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排便失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术方法。
作者:麦显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60个月,平均(18.5±2.6)个月。术后融合率100%。术前JOA评分(11.25±2.34),随访时(24.75±3.25),改善率优25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7%。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作者:许春雷;岳云亮;赵孟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给药法应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3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推注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间断推注法。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心率、精神状况、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给药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推进阿托品化,可有效避免患者阿托品中毒,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同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2例,围手术期给予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作者:顾群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手外科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100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和观察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对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率(8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观察组术后手指功能优良率(93.80%)高于对照组术后手指功能优良率(8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3.20%)、知识掌握达标率(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0%、83.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可增强疾病知识,促进术后手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相应的季节及年龄段加强有机磷中毒的筛查,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救治水平,减少病死率。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40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9例收急诊留观,76例收住急诊病房,128例收住于急诊ICU及ICU,转上级医院20例,16例死亡,其中治愈出院337例,病死率3.9%,9例出现反跳现象及中间综合征。结论有机磷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及秋季),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中毒后应尽快送入急诊,脱离中毒环境或彻底洗胃减少毒物吸收,尽早、足量的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阿托品;快速地达到阿托品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警惕阿托品中毒的发生,才能减少并发症,同时应强调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姜秀国;伏圣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80例子宫癌患者使用五参芪苓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癌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有22例Ⅱ期患者,18例Ⅲ期患者;对照组中有28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结果40例治疗组患者中,出现1例病情加重患者,其余39例患者并未发生恶化;40例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5例病情加重患者其余35例患者并未发生恶化。对比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好转率均有上升,经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参芪苓丸可以起到一定抗癌效果,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治疗晚期子宫癌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参芪苓丸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以治疗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两类子宫癌患者,适合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作者:许恩宏;王立峰;杨春曲;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患者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达那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4个月和8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4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8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改善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有效率更高。
作者:刘菲;张连生;李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的效果评价及护理。方法将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只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照组。结论免疫三氧治疗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漫长的化疗过程。
作者:张素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行AIL细胞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AIL细胞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式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在躯体症状、活动能力、精神改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症状、活动能力、精神改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缓解AIL细胞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存在的躯体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王君艳;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作用,改善准备生育的夫妇自我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夫妇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设立宣传专栏,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手册,设置专机电话咨询及健康教育讲课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准备生育的夫妇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孕前健康检查、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等方面对优孕与优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结论运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孕前人群进行干预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实现优生优育,并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改善育龄夫妇的生活质量,提高对孕前保健的认知度,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吴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脑梗死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期间门诊收入的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服务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患关系更融洽,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8例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及时就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1周内确诊,对照组在1~2周内确诊,对症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P、PaO2、PaCO2、P(A-a)O2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可确保良好的近期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杰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鉴别医院感染暴发趋势,以及早发现暴发流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新生儿室2例光疗箱内发热原因调查。结果排除感染同源性。结论排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迹象。
作者:韦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胎盘不同于一般的医疗废物,由于大众的“药用”观念,非常容易造成流失,污染环境,甚至回流市场造成社会公害。近几年因管理不当引发传播疾病及归属权的纠纷日益增加。医院重视胎盘等产房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胎盘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杨芳;刘军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的体会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理干预。结果综合干预组护理组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治疗后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果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农村妇女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健康观念淡漠,不良行为普遍,使得多数女性缺乏经期卫生与健康常识,因此对农村妇女传递有关心理、经期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使其获得更多卫生知识,以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娜;王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