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张胜男

关键词:眼科护理, 风险, 对策
摘要: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对策,从而降低眼科护理的风险。本文将分析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希望得到的结论有助于降低眼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品两种不同给药法在360例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给药法应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3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推注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间断推注法。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心率、精神状况、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给药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推进阿托品化,可有效避免患者阿托品中毒,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同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完成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胃出血率。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并且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延长(P<0.05),且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氯吡格雷组的胃黏膜出血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7.5%(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可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于北五味子藤茎的生药学研究与开发利用

    目的:探讨分析北五味子藤茎生药学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借助薄层色谱、显微镜对北五味子藤茎的药材性状、横切面特征、粉末特征、理化性质进行鉴定、观察。结果北五味子藤茎的药材性状、横切面、粉末、理化性质均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得到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五味子藤茎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压力及应对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工作面临的压力与对策,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名产科医护人员工作资料,对其临床工作情况实施回访调查,统计产科医护人员对临床工作的汇报情况。与每一位医护人员展开沟通交流,记录其对产科工作压力的具体感受,分析临床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减轻产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结果20名产科医护人员普遍反映工作中存在不同的压力,部分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若不及时调节医护人员工作班制将影响到医疗质量水平。经过1个月的工作调节,20名医护人员均反映工作压力得到减轻,工作调节前后调查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产科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压力大,需及时采取调节措施。

    作者:施立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为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精神因素等。结论根据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的疾病,其主要的标志特征是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一般到医院先保守治疗,如无效才手术治疗。据统计,有10%~20%的患者终要进行手术治疗[1]。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经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现笔者对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DNA结合抑制因子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是Id转录因子的成员之一,Id4基因的表达受多种调控元件的调控,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Id4蛋白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作者:胡婉丽;赵嫄;张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进一步满足全球卫生服务体系的需求,提出卫生服务要朝着社区化的方向发展,预防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1]。科学、完善地发展好预防保健工作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健全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减少发病率,提高卫生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途径[2]。然而我国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工作重心放在基本医疗上,而忽视预防保健工作。通过对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了解,我市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有待增强。

    作者:张晓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对策,从而降低眼科护理的风险。本文将分析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希望得到的结论有助于降低眼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胜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80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进入ICU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在抢救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升了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规范患者的护理管理。

    作者:曾雨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肠外营养液集中配置的流程管理

    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由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要素、制剂混合配制而成,经静脉途径供应给患者治疗的一种全合一溶液[1]。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和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芬太尼,实验组给予异丙酚+酒石酸布托啡诺,对手术的镇痛效果、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镇痛效果优良率93.9%低于实验组9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离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不良反应,3例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经过对症处理均有好转,实验组仅有1例头晕,经过休息好转。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在镇痛上有优越性,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流方法。

    作者:焦亚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策略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技术作为一种重新定向T淋巴细胞到靶抗原的一种新兴免疫治疗策略,已经从涉及基因工程多个领域的复杂技术转变成为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一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CAR技术具有使得T细胞突破了HLA-1类分子的限制,增加了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和靶点范围,同时增加了过继输注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回顾CAR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获得的改善CAR技术的策略。

    作者:赵嫄;胡婉丽;张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2例,围手术期给予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作者:顾群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的体会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理干预。结果综合干预组护理组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治疗后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果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永久性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27例、正常对照组27例。对3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永久性房颤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相较,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其C反应蛋白上升非常明显,这表明在高血压心房颤动中,炎症状态起到了心房颤动得以维持的作用。

    作者:杜淑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疗效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结合中药敷贴对乳腺增生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对照组(n=55)患者采用中医药周期疗法,实验组(n=55)患者中医药周期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外用中药散结膏;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8%(45/5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2/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按照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疼痛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则能明显提高疗效,本疗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有效措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鑫;慕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灸为主中医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观察针灸为主中医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给予3种治疗方案,其中A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B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手法),C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对比3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57.5%,B组总有效率72.5%,C组总有效率92.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为主配合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慕荣;王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药品管理规范化,药师服务人性化”的研究

    由于病区的药品种类繁多,且性质各异,为提高药剂科的服务质量,应加强病区的药品管理,建立“药品管理规范化,药师服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确保药品安全以及用药安全。

    作者:杨桂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辅助生殖助孕技术中严禁代孕的护理配合

    代孕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衍生技术。代孕技术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技术。但随着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有些人利用生殖中心管理上的漏洞,进行违法代孕。怎样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严格把关,杜绝非法代孕,摆在我们面前尤为重要。我中心自2003年首批通过卫生部的验收以来,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不断规范管理流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抵制代孕,更有效地保护下一代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

    作者:王蔓;李鑫;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