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对比研究

徐智;晏明君;高欢;梁俊超

关键词:闭环通气模式, 适应性支持通气, 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法,B组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脱机,比较疗效。结果 A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1次脱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脱机后无创通气率、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通气模式下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较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脱机时间更短、脱机成功率更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综合性医院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对策

    目的:了解当前综合性医院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探讨相应的对策,使得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认识到其工作压力尽可能去减轻,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普通病房护士作对比,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ICU护士工作年限越长,工作压力相对小,工作压力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ICU护士工作压力较高,主要的压力源在工作方面。结论提供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应对策略,进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黄晓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特别是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主要包括肌源性学说、尿路上皮异常、酸敏感离子通道等。现从上述各方面对年来国内外关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机制的新研究做一个简要综述,总结如下。

    作者:殷烁;程阳(综述);刘孝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门诊儿科抗生素用药合理性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探讨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使用抗生素的处方2000张,对用药种类以及用药率、用药的疗程、单一用药以及联合用药的数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抗生素的使用中,使用多的排名是:头孢类(占51.00%)、大环内酯类(22.50%)、青霉素类(21.00%);使用抗生素的疗程中,≤3 d的占22.00%,4~7 d的占55.00%,>7 d的占23.00%;单一用药比例为40.00%,联合用药比例占60.00%。结论我院用药情况不容乐观,出现很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该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医师、药师要加强宣传,药师更应该严格把好处方质量关。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为40℃。结果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0.2524~5.048μg范围内、人参皂苷Re进样量在0.3052~6.1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人参皂苷Rg1、Re分别为98.8%和96.6%,RSD分别为1.10%和0.8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康艾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薛雅光;薛雅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小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标记的应用讨论

    目的:探讨在胸腔小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中22例疑似恶性胸腔积液,首先分别开展细胞学涂片筛查,经离心包埋切片等处理后再行免疫组化检测,分别观察不同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检测中小细胞肿瘤的标志性指标。结果胸腔积液的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中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胞核偏深、胞质偏少且细胞核质比偏高,小细胞肿瘤、腺癌、低分化鳞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以及间质病变中表现无显著差异。胸腔积液的免疫组化检验结果中小细胞肿瘤7例,在CD56、CK、CGA及SYN等指标中均为阳性表现。结论在胸腔小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标记可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有效避免误诊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伟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药物及方法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的免疫性预防以及治疗近年来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从天然药物以及动物、植物中提取出一些有效的免疫调节药物是现在1型糖尿病药物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近几年来1型糖尿病的各种免疫干预药物以及其方法策略做一综述。

    作者:邵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玄参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玄参多糖抗食管癌Eca-109肿瘤、肉瘤S180肿瘤的作用。方法小鼠接种Eca-109实体瘤或S180腹水瘤24 h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玄参多糖[(200、400、800 mg/(kg?d)]。实验结束时,计算玄参多糖对小鼠Eca-109实体瘤生长的抑制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以及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与环磷酰胺组比较,给予玄参多糖灌胃的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的玄参多糖对Eca-109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18.59%、26.13%、36.17%。玄参多糖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其中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玄参多糖表现出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和保护机体免疫器官。

    作者:邹霞;易萍;曹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治疗OVCF患者不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OVCF不寐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定治疗3 d,治疗组给予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3 d,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及睡眠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和PSQI总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疗效确切,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陈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氟哌啶醇与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BL、PANS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00%,显著低于观察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BL值分别为(42.02±11.27)与(24.96±5.86),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41.79±11.04)与(13.58±4.24),两组治疗前后PB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PBL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分别为(57.02±18.97)分与(49.93±8.96)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57.83±19.01)分与(43.09±10.2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显著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哌啶醇相比,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薛庆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应用进展

    霉菌性阴道炎是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妇女、孕妇和糖尿病患者,另外对于绝经后采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病率较高。霉菌性阴道炎对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隐患,其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但治疗效果还有待研究和分析,因此,加强检查和研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减少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希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用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实际效果,探讨其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100例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催产素治疗对照组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实验组产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贫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68.41±101.22)mL、(17.32±5.01)d、6%、24.0%,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较佳,值得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刘剑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的住院患者共947例,护士根据我科患者的年龄、病种、心理问题、其他个性因素开展人性化护理。结果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心理紧张、恐惧心理减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平均住院恢复良好,满意度提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社会对公民的尊重,护理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尽快早日康复。人性化护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医者仁心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

    病案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我国当前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的成效和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分析和探究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提高病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梁碧珍;曾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一类由细胞外Ph降低所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其可在胞外酸化时激活并产生相应电位。目前研究发现,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在心血管,骨组织和膀胱内均有一定的生理或病理作用。现就ASICs对人体各组织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以增进对ASICs的生理学功能和病理作用的了解。

    作者:程阳(综述);刘孝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通经活络喷雾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通经活络喷雾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Diamonsil C18柱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丹参酮ⅡA在浓度0.12~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2959X-4680,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值为2.4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通经活络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广俊;李诗慧;王利胜;卢映;李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对其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护理,并观察所有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DS、SAS)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复发率为6.45%(4/62)。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并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紫外法测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外法测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delhoch法测定rhEPO-Fc的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得到其溶液百分比消光系数,并测定rhEPO-Fc溶液A280值,依据公式c=A/ε计算rhEPO-Fc的含量。结果 rhEPO-Fc溶液百分比消光系数为1.3,在0.02~1.28 mg/mL浓度范围内,测定含量结果偏差<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rhEPO-Fc含量测定。

    作者:张桂涛;阳勇;李庆昌;何凯;韩为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与数据,观察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11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05.23±4.7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6.13±12.57)mL,平均卧床时间(15.89±2.73)d,平均住院时间(20.15±0.56)d;术后随访时的平均独立行走时间(57.48±6.27)d;Harris平均评分(82.37±4.58)分。结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功能锻炼护理,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相应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刘凤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眼外伤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玻璃体手术的52例眼外伤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据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患者占未愈例数的66.67%,占未愈患者半数以上,而2周以内见效患者占67.35%;术前视力≥0.05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术前视力<0.05者,在可数指患者中术前为课件眼前手动多;穿通伤的未愈率较高,在所有未愈中占5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眼外伤,眼外伤患者有效率为89.09%,其视力预后与初诊视力、手术时机、外伤类型及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修青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样选取122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晚期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及腹腔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组与腹腔灌注化疗组的腹腔积液有效率分别为81.1%、5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9%、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6、5.4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OS分别为15、13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差异(P>0.05)。结论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控制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伟;方黎;孙颖川;赵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