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晏明君;高欢;梁俊超
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体内信号通路的异常及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关系十分密切,而近年来针对这些方面的异常的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一系列的靶向治疗的药物成功上市,这些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曲妥珠单抗即为其中经典的药物之一。本文将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耐药、不良反应四个方面对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头孢氨苄的制剂工艺进行讨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进行实验,选择柠檬酸、碳酸氢钠、PEG4000、MCC、香精为头孢氨苄泡腾片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得到泡腾片,通过评价泡腾片的外观、崩解时限,优化头孢氨苄泡腾片的组成,对泡腾片进行了讨论。结果制得泡腾片剂的硬度偏小,正交实验显示影响泡腾片中各因素主次关系为酸碱用量比例>泡腾崩解剂的用量>PEG4000的用量。同时得到了相对口感较好、崩解较快的处方。结论通过工艺处方优化得到口感好、崩解迅速的头孢氨苄泡腾片。
作者:何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NGIO Mentor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在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47名进修医师作为对照组,将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的48名进修医师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修医师采取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进修医师在对照组培训的基础上接受模拟器培训,对比两组进修医师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进修医师的介入操作时间、介入操作熟练人数以及失误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修医师进行培训时应用ANGIO Mentor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能够提高操作能力,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作者:王黎洲;蒋天鹏;周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颈型颈椎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通过观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治疗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21.17±0.88,治疗后1周:8.10±0.42,治疗后3个月:7.86±0.38,6个月:7.76±039,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末次VSA评分治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治疗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罗巨利;周长征;唐成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异位妊娠是育龄妇女生命安全的头等大敌,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伴随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血清HCG检测技术以及阴道超声技术等先进的妇科检查技术的相继出现,适龄妇女中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诊治已经成为现实。但异位妊娠患者中未婚未育人群的比例逐年递增,迫使医师必须设法保护患者生殖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正常性。因此,对于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成为临床界普遍热议的话题。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药物保守治疗应对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探讨,以期为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寻求合理化出路。
作者:王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统计分析烧伤外科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烧伤外科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行再手术91次,包括54次计划性的再手术、37次非计划性的再手术。在非计划再手术中,23次术后存在并发症,15次未达到预期的手术疗效。在非烧伤难愈性的创面的患者中高的为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高达22.72%,低的是烧伤后畸形整形的患者,比例为0。在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中,非烧伤整形患者的比率为20.90%,比烧伤整形的患者的10.18%高(P<0.05),在非计划性的再手术率中,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为比率18.52%,比非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的比例10.38%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处理创伤和难愈性的创面、术者诊疗水平的提高是有效的预防烧伤外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的措施[1]。
作者: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OVCF不寐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定治疗3 d,治疗组给予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3 d,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及睡眠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和PSQI总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疗效确切,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陈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眼外伤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玻璃体手术的52例眼外伤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据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患者占未愈例数的66.67%,占未愈患者半数以上,而2周以内见效患者占67.35%;术前视力≥0.05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术前视力<0.05者,在可数指患者中术前为课件眼前手动多;穿通伤的未愈率较高,在所有未愈中占5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眼外伤,眼外伤患者有效率为89.09%,其视力预后与初诊视力、手术时机、外伤类型及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修青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枣阳市娱乐场所230例暗娼人员,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暗娼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总知晓率均比干预前高;健康教育后安全套使用率上升(χ2=258.75,P<0.01);安全套自备情况较前改善(χ2=61.53,P<0.01);肛交、口交性行为较前大幅度减少(χ2=401.35,P<0.01)。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性行为态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对暗娼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她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促使其高危行为的改变,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在预防艾滋病工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洪婷;高兴革;张向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为验证新生产的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达到销售要求。方法参照相关文献,对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结论新生产的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允许上市销售。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术中给予缝合止血法,而对照组术中给予传统的双极电凝止血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1、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等卵巢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1个月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时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电凝止血法比缝合止血法对卵巢组织损伤大,缝合止血是保护卵巢功能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梁婷;黄伟媚;黎勇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氟哌啶醇与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BL、PANS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00%,显著低于观察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BL值分别为(42.02±11.27)与(24.96±5.86),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41.79±11.04)与(13.58±4.24),两组治疗前后PB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PBL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分别为(57.02±18.97)分与(49.93±8.96)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57.83±19.01)分与(43.09±10.2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显著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哌啶醇相比,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薛庆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CT血管造影术(CTA)后处理技术在肾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114例肾癌患者,对患者的术前CT血管造影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期结果分析患者的CT血管造影术分期情况。结果相较于组织病理学分期结果,CT血管造影术分期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肾癌患者CT血管造影术后技术处理对于肿瘤分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依从性、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开展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5%,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98.5%,护理满意程度为97.0%,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治疗依从率,增加病患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赵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时在不同时间段内肝脏bcl-2、肝功能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瞬间结扎组、梗阻性黄疸组。结果①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值在梗阻性黄疸组各个时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肝组织中bcl-2表达在梗阻性黄疸组各个时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于汇管处表达。③肝细胞呈不同程度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结论梗阻时间延长bcl-2表达、肝功能、肝细胞坏死明显升高,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
作者:席量;樊向文;李尚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并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均给予脑脊液、颅脑CT、脑电图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脑脊液,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莉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揭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在基层哨点医院监测的现状,以引起行政部门的重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使基层医疗单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直接、及时的信息。方法根据日常监测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基层哨点医院参与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存在医院管理者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经费不到位,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报告意识较差,患者配合程度不同等问题。结论食源性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基层哨点医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吕梅;张雨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皮下胰岛素持续输注的临床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并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强化治疗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通过福尼亚泵进行,对监测进行定期血糖,在此基础配合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带泵时间10~63 d。结果通过胰岛素泵输注与胰岛素注射器注射的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胰岛素泵对血糖波动幅度有显著的作用。通过稳定血糖波动幅度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结论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今后胰岛素泵在临床更加安全广泛的使用提供合理化的指导与借鉴。
作者:翁格;贺其叶乐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同时又让大部分护生感到枯燥、繁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如何研究改革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2011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学基础》的一系列有效改革措施,在2011级和2012级汉授、蒙授本科四个班级的学生中实施《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新模式,发现各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说明此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样选取122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晚期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及腹腔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组与腹腔灌注化疗组的腹腔积液有效率分别为81.1%、5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9%、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6、5.4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OS分别为15、13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差异(P>0.05)。结论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控制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伟;方黎;孙颖川;赵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