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治疗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桑俊飞

关键词:抑郁症, 抗抑郁药, 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是在不断上升中.而且此病的治疗十分困难.目前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及NA再摄取抑制药(SNRIs)、NA及NA再摄取抑制药(NDRIs)以及新发现的新靶点类药物神经类固醇、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以及激素类药物等.本文就近年来抗抑郁药研究的进展以及各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他们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并与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50例进行对比.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比健康体检组要低(P<0.05).其中有1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于正常水平,占此次总患者的66.16%,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理过程中有15例死亡,死亡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心力衰竭患者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疗, 135例患者出院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高于入院时的水平(P<0.05).结论 甲状腺激异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病理变化症状,在临床治疗中,一般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异常检查,注意它的动态检测,以此推断患者的病情.

    作者:孟亚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随访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4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进行随访的护理体会.方法 配合医师对4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定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生命体征评估、血常规与生化检查以及心理护理.结果 46例患者的INR水平总体控制良好,4例完成随访患者治疗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无复发;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轻微出血症状.结论 对患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护理,可降低服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焕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配置中心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探讨

    静脉配置中心已经在各大医院纷纷展开,但与此同时配置中心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承受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影响.通过对临床静脉配置中心常见的危险因素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工作及社会心理等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静脉配置中心应采取的防护对策.

    作者:黄丽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下肢功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状况,加快肢体康复时间.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肺结核近几年发病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就在此形式下,阐述如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2008年5月以来,通过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 120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2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并合并肺心病主动放弃治疗.结论 肺结核属于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临床并发症较多,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准肝切除手术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 分析精准肝切除手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的是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从中选出3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采取精准肝切除术予以治疗,再选取同期30例采取非规则性肝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过后随访进一步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残石发生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全部存活,并发症4例,即1例伤口感染,2例胆道梗阻和1例胸腔积液;对照组存活28例,并发症9例,即4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梗阻,3例胸腔积液.精准肝切除的残石率明显低于后者,且存活率、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肝切除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化恩;谢占涛;汤高枫;孙建军;陈国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进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特选择25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73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TPOAb浓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POAb浓度明显存在异常,Graves'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高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浓度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POA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Graves'病患者的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负相关关系(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罹患不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均存在血清TPOAb异常,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必须重视对血清TPOAb的检测.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炎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16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提供氧气雾化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6%;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0%,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使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明显的使患儿预后情况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丽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目的 总结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血观察结果 将患者分为出血组32例和非出血组28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SAAG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根据SAAG水平将60例患者分为三组,SAAG水平越高组患者试管静脉曲张比例、出血比例、Child分级C级比例越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水平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概率越大,肝功能分级评分越高.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83.33%,有效4例,占总数的13.33%,无效1例,占总数的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总数的63.33%,有效5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6例,占总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结果 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5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在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治疗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8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手术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护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尿路感染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情况、出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和出院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对治疗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尿路感染情况与出院的时间、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付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28±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0±1.61)分,且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杜艳;杜金凤;王玉伟;杨杰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江苏盛泽医院重症监护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7例使用无创辅助呼吸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包括家属需要、心里需求与环境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生活质量多项评价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AECOPD患者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过程可以缩短脱机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陶巧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 mL.均为每天1次.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7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是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方法 .

    作者:辛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加强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

    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工作繁杂,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及新生儿为主,妇产科是极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的科室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风险控制,大限度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已成为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周少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抑郁症治疗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是在不断上升中.而且此病的治疗十分困难.目前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及NA再摄取抑制药(SNRIs)、NA及NA再摄取抑制药(NDRIs)以及新发现的新靶点类药物神经类固醇、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以及激素类药物等.本文就近年来抗抑郁药研究的进展以及各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桑俊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的输液效率.方法 分析和研究静脉用药调皮中心的每个环节,针对差错原因进行对症改善.结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部差错和外部差错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差错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差错发生,保证输液质量,此举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深远.

    作者:赵琪;董鹏达;孙莉君;董充慧;李晓萌;苏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调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发现我院妇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等新生儿、幼儿及老年患者集中的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此外,这些科室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分析其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医院缺少护理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并针对不同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现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强对医院内卫生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作者:孙继中;孙文地;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癌症晚期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临终关怀对象为患者和家属,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临终关怀对象仅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应当仅仅为患者本身还应当包括患者家属,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平稳的度过居丧期,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心理情绪,促进身体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容忽视.

    作者:钱利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