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爱华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3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肌瘤大小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血清VEGF、IL-6、TNF-α及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的血清IL-6、TNF-α及IL-10水平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V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中的疗效较好,且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作者:彭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83.33%,有效4例,占总数的13.33%,无效1例,占总数的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总数的63.33%,有效5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6例,占总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结果 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5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产妇母婴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体评价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改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高,还能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对产科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宣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能够非常准确的实现药品中有关物质的测定.其实验较为精密,结果 较为准确,所以该方法 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的有关物质测定.本文主要对该方法 使用时的操作要点来进行讨论.
作者:刘虹;陈燕;赵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28±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0±1.61)分,且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杜艳;杜金凤;王玉伟;杨杰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他们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并与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50例进行对比.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比健康体检组要低(P<0.05).其中有1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于正常水平,占此次总患者的66.16%,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理过程中有15例死亡,死亡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心力衰竭患者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疗, 135例患者出院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高于入院时的水平(P<0.05).结论 甲状腺激异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病理变化症状,在临床治疗中,一般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异常检查,注意它的动态检测,以此推断患者的病情.
作者:孟亚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病患90例,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5例,为护理组中的病患提供优质护理,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护理.使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基本资料、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病患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病患时,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加强病患治疗时的依从性与主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癌症晚期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临终关怀对象为患者和家属,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临终关怀对象仅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应当仅仅为患者本身还应当包括患者家属,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平稳的度过居丧期,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心理情绪,促进身体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容忽视.
作者:钱利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临床对高危药品氯化钾注射液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提高其认知程度,保证氯化钾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下临床对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包括哪些品种、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的掌握不容乐观,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氯化钾注射液是否是高危药品、存放标志、氯化钾注射液常用的注射方式、氯化钾注射液常用的注射剂量及浓度、氯化钾注射液输注的注意事项掌握熟悉较好.结论 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氯化钾注射液的相关知识掌握有待提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规范氯化钾注射液的使用,加强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认识,强化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为各科室医务人员安全使用高危药品氯化钾注射液提供保障.
作者:丁以绚;赵桂梅;李丛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左旋肉毒碱对MC3T3-E1成骨细胞及OPG的表达作用,为临床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 以小鼠骨细胞MC3T3-E1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左旋肉毒碱对其表达进行干预,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左旋肉毒碱干预前后OPG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分析左旋肉毒碱对MC3T3-E1成骨细胞OPG的表达作用.结果 1 mmol/L左旋肉毒碱对小鼠成骨细胞无明显作用, 10~100 mmol/L左旋肉毒碱能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增殖,显著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增加小鼠骨密度.结论 左旋肉毒碱可通过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OPG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且左旋肉毒碱可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延长其存活时间.
作者:于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众所周知,药品的质量情况对病患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对西药库房进行科学化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详细阐述了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质量的相关影响.
作者:孙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方案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50例,经过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应用传统及单一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术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B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A组,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其治疗后的生存率也较高,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白子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临床医学检验的治疗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医学质量,其中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检验效率和检验的精密度等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必须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和措施,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从而减少检验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对检验结果 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医学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张海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生理与心理的影响,总结临床上对产妇的护理方法 ,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住院的32例产妇(对照组)和另外47例产妇(实验组)分别采用产妇护理的一般方法 和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观察并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3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75%,实验组采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于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大限度的降低痛苦,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
作者:吕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的护理的对策,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的17例患者(对照组)和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22例患者(改良组)分别给予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传统方法 和改良方法 ,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06%,术后1~3年生存率为11.76%;而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后1~3年生存率为50.0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 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改良后护理方法 可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鲁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患者病情向良好的方向转归,预后良好.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邱兰英;杨树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护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尿路感染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情况、出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和出院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对治疗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尿路感染情况与出院的时间、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付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麻苏平喘合剂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小鼠毒性实验和酚红排泄法和磷酸组胺哮喘模型等实验,对麻苏平喘合剂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麻苏平喘合剂具的祛痰和平喘功能比较明显,动物的大给药量是临床成人用量的800倍.结论 经过实验研究,麻苏平喘合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效果基本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胆囊炎,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40例)与腹腔镜组(40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开腹组为10.00%,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布氏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较复杂.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抗菌治疗.对于治疗慢性布氏菌病所选用的中药主要为扶正补虚、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抗过敏类中药.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目前临床中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配伍情况、治疗效果等.
作者:和殿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