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分析

何德深

关键词:蛭蛇通络胶囊, 脑梗死,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8例采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并统计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4.5%,有效率为10.3%,总有效率为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功能恢复具有满意的疗效,可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通过探索血液净化室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以及特征,分析如何防止不良事件的出现,为增加患者的安全性管理,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院血液净化室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责任感;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强化细节管理;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结果 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率.结论 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罗丽敏;王蕾;高军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胃切除后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析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的护理的对策,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的17例患者(对照组)和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22例患者(改良组)分别给予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传统方法 和改良方法 ,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06%,术后1~3年生存率为11.76%;而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后1~3年生存率为50.0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 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改良后护理方法 可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鲁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并对其进行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进行研究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7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采取紧急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能有效的提高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降低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儿的痊愈.

    作者:郁林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及其护理方式

    目的 探讨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控制和全面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方案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50例,经过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应用传统及单一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术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B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A组,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其治疗后的生存率也较高,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白子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28±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0±1.61)分,且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杜艳;杜金凤;王玉伟;杨杰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析治疗慢性布氏菌病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

    布氏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较复杂.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抗菌治疗.对于治疗慢性布氏菌病所选用的中药主要为扶正补虚、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抗过敏类中药.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目前临床中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配伍情况、治疗效果等.

    作者:和殿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操作要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能够非常准确的实现药品中有关物质的测定.其实验较为精密,结果 较为准确,所以该方法 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的有关物质测定.本文主要对该方法 使用时的操作要点来进行讨论.

    作者:刘虹;陈燕;赵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健康教育

    目的 总结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7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质疏松骨折采用PFNA或HA手术,术前术后制订系统个性的健康教育干预计划.结果 缩短了卧床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其治愈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作者:姚用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8例采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并统计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4.5%,有效率为10.3%,总有效率为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功能恢复具有满意的疗效,可临床推广.

    作者:何德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准肝切除手术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 分析精准肝切除手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的是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从中选出3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采取精准肝切除术予以治疗,再选取同期30例采取非规则性肝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过后随访进一步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残石发生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全部存活,并发症4例,即1例伤口感染,2例胆道梗阻和1例胸腔积液;对照组存活28例,并发症9例,即4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梗阻,3例胸腔积液.精准肝切除的残石率明显低于后者,且存活率、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肝切除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化恩;谢占涛;汤高枫;孙建军;陈国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给予口服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采取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及8周评分研究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

    作者:熊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患者病情向良好的方向转归,预后良好.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邱兰英;杨树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麻苏平喘合剂的药理实验研究

    目的 对麻苏平喘合剂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小鼠毒性实验和酚红排泄法和磷酸组胺哮喘模型等实验,对麻苏平喘合剂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麻苏平喘合剂具的祛痰和平喘功能比较明显,动物的大给药量是临床成人用量的800倍.结论 经过实验研究,麻苏平喘合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效果基本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何红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个月之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变化尤为显著.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快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依存性,安全性高,能够提高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梦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温经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温经汤对寒凉所致的不孕治疗中所起到的功效,为温经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0例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全部选中年龄在23~26岁,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结婚2年以上,配偶均无生殖障碍,观察组经行前服用5剂温经汤,每天1剂量,经行停药,对照组服用克罗米芬进行不孕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70例中,经5剂温经汤药加减的使用治疗,其中受孕得子共40例,寒凉所致的其他症状消失,治愈率达到92%.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经汤对于寒凉所致的瘀滞、血室虚寒导致的不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细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对高危药品氯化钾注射液的认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临床对高危药品氯化钾注射液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提高其认知程度,保证氯化钾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下临床对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包括哪些品种、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的掌握不容乐观,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氯化钾注射液是否是高危药品、存放标志、氯化钾注射液常用的注射方式、氯化钾注射液常用的注射剂量及浓度、氯化钾注射液输注的注意事项掌握熟悉较好.结论 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氯化钾注射液的相关知识掌握有待提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规范氯化钾注射液的使用,加强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认识,强化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为各科室医务人员安全使用高危药品氯化钾注射液提供保障.

    作者:丁以绚;赵桂梅;李丛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下肢功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后,下床时间、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一对一健康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状况,加快肢体康复时间.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进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特选择25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73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TPOAb浓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POAb浓度明显存在异常,Graves'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高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浓度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POA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Graves'病患者的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负相关关系(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TPOAb变化与TGAb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罹患不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均存在血清TPOAb异常,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必须重视对血清TPOAb的检测.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致缺血性卒中4例临床和TCD影像学特征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TCD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发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TCD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头晕,双侧上肢血压不一样,相差大于20 mm Hg以上,一侧肢体测不出血压,抬高上肢时头晕明显.2例患者出现构音障碍肢体瘫.TCD检查均存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结论 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康侧血压20 mm Hg以上等表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早行TCD检查对诊断帮助较大.

    作者:陈海;孙桂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