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兰英;杨树平
目的 探讨营养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控制和全面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病患90例,将其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5例,为护理组中的病患提供优质护理,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护理.使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基本资料、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病患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病患时,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加强病患治疗时的依从性与主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患者病情向良好的方向转归,预后良好.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邱兰英;杨树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适应证的基础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溃疡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单纯修补术组的患者多,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由于单纯修补术并没有切除溃疡病灶,病因未除,因此术后溃疡复发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都各种优势,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式,这样有助于适应不同病情的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王恒挺;梁廷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8例采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并统计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4.5%,有效率为10.3%,总有效率为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蛭蛇通络胶囊对脑梗死功能恢复具有满意的疗效,可临床推广.
作者:何德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个月之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变化尤为显著.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快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依存性,安全性高,能够提高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梦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例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2.01±1.53)岁,临床上以发热、乏力、腹泻、黄疸等为主要表现,心肌酶谱、抗心肌抗体、肌钙蛋白I、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73%,68.42%,60.53%,86.84%,23.68%和21.05%.结论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以婴儿多见,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联合运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等检查有助于确诊.抗心肌抗体参与了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是其重要免疫标志物之一.
作者:涂丹娜;游金斌;李恒;高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的护理的对策,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的17例患者(对照组)和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外科住院22例患者(改良组)分别给予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后传统方法 和改良方法 ,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06%,术后1~3年生存率为11.76%;而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后1~3年生存率为50.0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 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改良后护理方法 可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鲁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癌症晚期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临终关怀对象为患者和家属,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临终关怀对象仅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应当仅仅为患者本身还应当包括患者家属,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平稳的度过居丧期,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心理情绪,促进身体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容忽视.
作者:钱利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的输液效率.方法 分析和研究静脉用药调皮中心的每个环节,针对差错原因进行对症改善.结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部差错和外部差错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通过差错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差错发生,保证输液质量,此举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深远.
作者:赵琪;董鹏达;孙莉君;董充慧;李晓萌;苏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83.33%,有效4例,占总数的13.33%,无效1例,占总数的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总数的63.33%,有效5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6例,占总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结果 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5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28±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0±1.61)分,且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痛护理理念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杜艳;杜金凤;王玉伟;杨杰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自拟项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自拟项痹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并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针灸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远期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提高,复发率较少(P<0.05).结论 自拟项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世平;徐永爱;阮燕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临床上损伤性患者、严重烧创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及化疗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患者治疗后的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也在不断上升,且临床上预见性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 以及指标如血培养、CRP等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临床需要.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全身系统性严重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它在患者发病2~3h后就会升高,具有很强的诊断价值.本文将简单的论述降钙素原的分子结构、临床特点、PCT的测定方法 等,并简单的讨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修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急诊留观输液患者的重要性与意义.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我院急诊科作为研究对象,对应用风险管理前后的急诊留观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实施风险管理前相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工作人员失误率均明显下降,而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8.28、20.63,P<0.05).与实施风险管理前相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士考核优秀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对急诊留观输液患者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发觉潜在风险,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改善,缓解护理人员与患者关系,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徐永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联合的HH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中收治的髓系白血病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HAA方案诱导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DA方案诱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以通过HAA诱导治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栾春来;孟君霞;何孜岩;唐广;陈杰甫;张晓南;武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3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肌瘤大小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血清VEGF、IL-6、TNF-α及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的血清IL-6、TNF-α及IL-10水平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V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中的疗效较好,且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作者:彭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工作繁杂,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及新生儿为主,妇产科是极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的科室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风险控制,大限度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已成为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周少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护理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1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56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则是接受体验式教学模式,而后对这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患者和护士角色认识度、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中可发挥显著效果,有效促进了护理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魏继平;李伟梅;兰佳庆;肖晓燕;康明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能够非常准确的实现药品中有关物质的测定.其实验较为精密,结果 较为准确,所以该方法 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的有关物质测定.本文主要对该方法 使用时的操作要点来进行讨论.
作者:刘虹;陈燕;赵海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