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目的:对右美托咪啶在全麻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在我院行全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者2μg/kg右美托咪啶,给予对照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RS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对应参数下降,两组对比,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同时点的RSS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因此在全麻中应注重推广应用。
作者:马志兵;曹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可促使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恢复,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留芝;杨秋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例妊高征并发HELLP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结果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存活10例,产后随访母子平安,血象及肝功能正常。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小板及肝功能,准确记录尿量和尿色是早期发现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孕产妇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行手术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优质组44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常规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术后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常规组,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均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室差错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临床价值确切,值得在手术护理中应用。
作者:赵艳梅;孙桂娟;王梦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提高疾病正确诊断率和保证良好疗效至关重要。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作者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赵洪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超声特征,观察内-中膜(IMT)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回声特征,通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判断管腔狭窄程度。结果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灰阶超声发现128支颈动脉IMT增厚,80支伴有斑块形成,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发现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明显增高。结论超声对判断颈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有很高的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而且无创、价廉,可重复检查,可作为临床筛查及治疗后随访手段。
作者:蓝桂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估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降低至(16.23±6.92)μmol/L,对照组则为(18.75±7.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遐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腹膜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半年后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采用美国学者Kearney和F1eische设计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定,结果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华;阮柳红;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陈亦人先生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对仲景的医学学术有深刻的认识,以“求是”的精神,客观的态度,清晰的思维融通了历代各伤寒医家关于伤寒的“学问”(阐发与分争)。历来伤寒为中医中的精华也是难学难解之中医典籍,私熟陈先生其学之一二,既有“豁然”的感觉。观其作即知其钻研了无数的古籍,对历代医家的学术既学又思,辨争融会。而叶香岩也是师十七位的大医,其医籍更为后人难以领会的精品。陈先生叶香岩的医案进行清晰客观的归纳,令人叹为观止。现将其总结的叶香岩栀子豉汤的运用的一部分与诸同道参详,如少有所益,当感陈先生及叶香岩的德泽。
作者:潘晓红;王亚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临床药师干预治疗的病例3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减少或避免用药不良反应、指导用药等相关事项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毕蔚;刘人春;毕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讨论儿科门诊导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对儿科门诊导诊护理人员的儿科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儿科门诊健康宣教工作,从而使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科门诊导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的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刘丽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照分析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社区老年MS患者55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健康人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在沈阳市于洪区某小区居住5年以上,他们均在入选后7 d内填写了“老年MS常见易患因素调查问卷”。结果社区老年MS组的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可能是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MS患者易患因素。
作者:刘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静脉治疗在乳乳腺癌围手术期中是十分关键的治疗环节,无论从术前新辅助化疗药物的给予,术中持续灌注补液,到术后早期液体复苏、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的实施,静脉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途径。近年来兴起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操作,解决了化疗药物经周边静脉输送引起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在诸多方面相对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有很多优越性,明显减少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开展PICC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科室治疗水平的必备技术。现就乳腺癌术后PICC静脉治疗路径作如下讨论。
作者:李萌;王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骨科骨折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44.87%(P<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87.95%(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傅春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应用头脑风暴,让普通护士也能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去。提高留置针应用安全性,减低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阳光天使”,确立“降低留置针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210例血液病住院患者(3 d以上)静脉留置针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及原因,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安全问题发生率降幅56.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留置针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生率。
作者:王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式有效可行,优化了静配中心人力资源配备,提高配液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超前静脉辅助滴注镇痛药物酮咯酸氨丁三醇,观察老年受术者镇痛效果是否优于阿片类单独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1至2013年60例70~79岁的股骨颈骨折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采取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A、B、C、D4个组,在手术开始后1 h四组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0.15、0.2、0.2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给药大剂量不超过15 mg。手术结束缝皮时从硬膜外注射1 mg吗啡+3 mL 1%利多卡因术后镇痛,观察入手术室时及给药(酮咯酸氨丁三醇)后2、4、8、12、24 h患者VAS评分,BCS评分。结果从VAS和BCS评分可以看出,C、D组在4、8、12、24 h时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而C组、D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对老年受术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吗啡;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吗啡联合使用存在量效关系,实验观察以0.2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硬膜外1 mg吗啡为适宜剂量;多模式镇痛联合超前镇痛在老年受术者中具有优势。
作者:王丽晶;苑红;刘文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18例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成人型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疼痛、高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能迅速改善症状,创伤轻微,安全有效。
作者:葛卫军;杨华伟;谢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腺癌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5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S10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与子宫内膜增生组的S100蛋白表达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的S100蛋白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不同临床分期的S100蛋白表达,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可见子宫内膜腺癌的S100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临床分期相关,不受病理分级影响。因此临床诊断子宫内膜腺癌时,可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蛋白表达。
作者:吕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指标恢复率为8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指标恢复率为50%,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指标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苦碟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振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