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

苏广春

关键词:静配中心, 工作质量和效率, 方法, 配液
摘要: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式有效可行,优化了静配中心人力资源配备,提高配液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建设和开发优质的护理学网络课程是现代护理教育中面临的新课题,以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为例,阐述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设计原则、建设体会,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反馈情况获得学生的需求及存在问题,以助在以后的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作者:邹小燕;牛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中医学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在乏力、肝区不适、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HBs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高,药效缓和持久,药物不良反应较低,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从而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王北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ICU收治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病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以常规的ICU护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在ICU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以15 d为一个周期,对两组患者做问卷调查,进行生活质量与焦虑自评的填写。结果经过15 d的干预护理,观察组的焦虑、抑郁与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轻ICU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恐惧等心理,还能有效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汤婵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应对措施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提高疾病正确诊断率和保证良好疗效至关重要。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作者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赵洪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对云浮市云城区暗娼人群实施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云浮市云城区内45家娱乐场所为干预目标场所,对目标场所的暗娼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暗娼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性病患病率等指标变化。结果目标场所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8.3%上升到干预后的93.33%;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1.47%上升到干预后的86.59%;性病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9.72%下降到干预后的8.31%。结论云浮市云城区通过综合干预设施对暗娼人群预防性病、艾滋病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黎建海;戚志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56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在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检查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检查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之焦虑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就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均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吲达帕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福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探析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疾病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甲状腺结节是我国现阶段常见的临床疾病,伴随着就诊水平和各种影像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结节病症的检出率也开始逐年上升,对于病症的不同和病情的轻缓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技术。对于良性结节的甲状腺,除了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TSH抑制治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近来新兴的射频消融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本文结合射频治疗的实际方法来阐释其对甲状腺结节症状产生的效果,对其治疗后的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作者:张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可促使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恢复,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留芝;杨秋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剂型替硝唑牙周炎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和替硝唑口服片剂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硝唑口服片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松动度、菌斑指数以及龈下菌斑菌群总数分别为(1.27±0.34)、(1.42±0.21)、(0.12±0.08)、(2.76±0.22)以及(1.32±0.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32)、(1.48±0.53)、(0.14±0.09)、(2.84±0.42)以及(1.50±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观察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优于替硝唑口服片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汪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拜糖平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水平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值较对照组在用药后降低更为明显,两组结果经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安全性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能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近几年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护士涌入医院,加大了临床一线中低年资护士的比例,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工作场所,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确保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是按照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的新的发展管理方式,我院在2013年实行了护士能级管理,根据护士的工作时间、技术职称以及工作能力和职责等方面,将护士划分成了各个专业组。展开排班模式和排台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管理效果。

    作者:黄育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临床药师干预治疗的病例3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减少或避免用药不良反应、指导用药等相关事项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毕蔚;刘人春;毕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绩效考核对提高护士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室内护士的工作积极并增加其责任感,探讨和研究在胸外科实施绩效考核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在我院胸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值班护士执行常规临床管理方案并设为对照组,而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值班护士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列为观察组,对比和分析不同管理办法对护士在自我管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及护理能力四方面的影响。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在自我管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三方面的改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能力(三基理论、胸外科知识、实践技能)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且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临床护士日常工作中执行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不仅能够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提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武好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常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完善配液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与实际操作,总结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办法。结论本次研究所总结的操作方式有效可行,优化了静配中心人力资源配备,提高配液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骨科住院的99例患者(对照组)和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外科住院103例患者(实验组)分别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05%,相比对照组91.9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5%,相比对照组19.1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实验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降低骨折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药葛根白蒺藜地龙配伍治疗110例头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葛根白蒺藜地龙配伍治疗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头痛患者,均自愿接受中药葛根白蒺藜地龙配伍治疗。连续用药7 d,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达到显效43例、有效5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治疗7 d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t检验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葛根白蒺藜地龙配伍治疗头痛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大城市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易患因素的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社区老年MS患者55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健康人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在沈阳市于洪区某小区居住5年以上,他们均在入选后7 d内填写了“老年MS常见易患因素调查问卷”。结果社区老年MS组的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吸烟、膳食油腻、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合并牙周炎可能是东北大城市社区老年MS患者易患因素。

    作者:刘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金水宝胶囊治疗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病情轻重配对,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COPD指南”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3粒/次,3次/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安全有效,能够延缓肺功能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佳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ICC静脉治疗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路径管理体会

    静脉治疗在乳乳腺癌围手术期中是十分关键的治疗环节,无论从术前新辅助化疗药物的给予,术中持续灌注补液,到术后早期液体复苏、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的实施,静脉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途径。近年来兴起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操作,解决了化疗药物经周边静脉输送引起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在诸多方面相对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有很多优越性,明显减少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开展PICC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科室治疗水平的必备技术。现就乳腺癌术后PICC静脉治疗路径作如下讨论。

    作者:李萌;王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