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赵冀;周超;邓小凡;杨洪吉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一期缝合, 快速康复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18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共6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共128例,为快速康复(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构成比,胆总管一期缝合构成比;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FTS组腹腔镜手术构成比较对照组高,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例数较对照组更多;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异。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安全、经济、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离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保健浅析

    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既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他们大多已进入高龄、高发病的“两高期”,生理功能日趋老化,心理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在老年性躯体疾病增加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老干部晚年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如何在积极防治躯体疾病的同时,努力提高老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医疗保健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积极探寻老干部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做好心理保健工作,使干休所老干部安享晚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文斌;魏伟;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人数37例,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人数29例,有效率72.5%;两分组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的治疗,临床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阿米那?买买提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护理人员是临床工作中的主力军,经常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为减少损伤的发生,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珍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6例老年性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米氮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两组均观察8周。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焦虑状况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效果P<0.05,但治疗两周后评分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更快,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磊;武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家兔实验中提前干预对家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针对家兔实验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家兔病死率和感染率,提高实验成功率。方法通过对三年大专班临床医学专业的两组学生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第一组带教老师仅仅进行普通实践教学,对于第二组学生带教老师不仅进行实践教学,而且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在带教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前瞻性的预告和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两组对比,观察通过干预,能否降低家兔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针对1520例家兔手术中通过有效措施的采取,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动物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在家兔手术中,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能力,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提高实验成功率。

    作者:李文艳;霍瑾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工流产手术妇女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人工流产手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而且会使患者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现象,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恐惧和疼痛情况并观察患者心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患者有效的恢复身体情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方法针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的3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3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经过护理后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且恢复情况很好。结论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减轻患者术后伤口上的疼痛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李晋凤;渠建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应力探析

    目的:下颌末端游离缺失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应用特点。方法针对下颌末端游离缺失修复体,应用模块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含精密附着体义齿模型和RPI卡环组修复体模型,分析不同固位类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黏膜在双基牙精密附着体义齿垂直载荷下产生小应力,且较均匀分布,在修复单基牙精密附着体中,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出现在4/4基牙的远中颈部,且在三种修复设计模型中,应力值大。斜向载荷下,基牙应力在基牙精密附着体义齿有所降低,其他均有程度不等增大。结论附着体义齿修复在针对下颌末端游离体缺失进行设计时,双基牙附着体修复需优先选择。

    作者:陈文诺;付赟;李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促排卵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使用二甲双胍促进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及排卵效果。结果对照组排卵率74.4%,观察组排卵率8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患者治疗前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卵泡雌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黄体生成素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有典型的内分泌紊乱表现,根据不同年龄段以及对生育需求的不同,制定个体差异性的治疗方案,易取得患者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晓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士长是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的核心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对提高科室护理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方法护士长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及个人魅力,直接影响着科室内的每一位护士。结果护士是护理质量的行为主体,护士长是提高护理团队的凝聚力的核心,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对提高护理质量事半功倍。结论科室护理工作的核心人物是护士长,她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护理工作的好坏,护理团队的有无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的核心作用。

    作者:王秀芹;王英强;赵斗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调查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推进持续质量改进在层流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优化层流手术室的管理,增强医院的运行管理水平。方法在医院组织相应的调查小组,对持续质量改进前的层流手术室的工作管理质量进行调查,寻找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再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层流手术室的管理,调查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层流手术室的工作管理质量,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层流手术室的工作管理质量(手术间环境状况,物品五常管理,医护人员的出勤率,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层流手术室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持续质量改进后,层流手术室的管理效果明显提高,手术室的环境有明显的改善(P<0.05),物品五常管理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护士的出勤率也明显的提高(P<0.05),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也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及时的解决了层流手术室的一些问题,使层流手术室管理有很大的完善和提高,管理制度也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所提高,进一步推动完善了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

    作者:夏燕平;王晓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选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临床护理途径护理。结果对比了解妇产科就诊常识、妇产科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香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注射用炎琥宁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性,46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我院门诊治疗。给予注射用炎琥宁(400mgqd)静脉滴注抗感染,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出现头晕、呕吐胃内容物,立即停止输液、观察,随后患者症状加重,血压无法测量,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对症治疗,并给予吸氧处理,1h后症状改善,但又过了1h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立即送本院重医学室进一步治疗,当晚被诊断为心肌梗死,随后转上一级医院治疗。

    作者:胡明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胡永盛医话浅谈

    胡永盛,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1926年生,19岁成名医,20岁就教,在文化浩劫中也不免受精神的伤害,曾被下放到内蒙古,因医术精湛被当地蒙人敬同信奉的“活佛”,后回校继续治病育人,因医术精医德廉有“小胡仙”之美誉。但胡老不务虚名,不谋人利。不只博及医道,更崇尚传统中华文化,对佛道皆有所得,修身立命,诲人医疾,“体天仁心、绵历有长”。下面就浅谈其医话一二,希望与同道有所益处,不当之处,望不吝指正。

    作者:潘晓红;王亚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并发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手术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秩和比法在酱油样品卫生监测结果评价中的应用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为其主要营养成分。酱油质量可以直接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这需要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保证酱油符合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应用秩和比法对某地10批酱油样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样品质量的高低,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保证食用者身体健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敏;孙爱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观察儿泻停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儿泻停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迁延性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儿行儿泻停汤中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54.0%,有效率为040.0%,无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愈率为24.0%,有效率为40.0%,无效率为36.0%,治疗总有效率为64.0%。研究组患儿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指标异常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停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较高,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福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讨提高口腔内科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结合高等院校口腔内科学的教学特点,充分分析学情,对现行教材进行统筹整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式临床实训,购置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对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王德飞;杨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观察

    目的:就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40例,基于随机数字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是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神经系统体征不再加重、生命体征稳后6~7d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结果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康复组,治疗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康复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该遵循个体化、系统化的原则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康复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各种功能,使之能够尽快痊愈。

    作者:孔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936例腰痛患者的临床分析诊断治疗方法与愈后状况的研究

    目的:对腰痛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与愈后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主诉腰痛的患者9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36例腰痛患者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544例,腰椎骨质退变增生262例,腰椎椎管狭窄84例,强直性脊柱炎27例,骨质疏松10例,其他9例。结论临床上腰痛属于常见症状,会有诸多疾病会产生腰痛,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勇超;陆军;杨伟发;陈欣杰;孔柏添;刘洪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护理人员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实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分别为(96.48±3.24)分和(19.18±3.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7±6.57)分和(8.76±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3.58±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7±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者:尤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