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升妇科护理临床带教水平的有效路径研究

王俊青

关键词:妇科护理, 临床带教, 妇科带教, 实习带教, 带教方法, 带教质量
摘要:医院妇科安排科学的带教老师,做好对一名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全部护理工作,这对提升妇科护生的护理实践水平与交流水平会有很大的益处。要完善妇科临床带教方法,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应当重视教学准备、入科教育、加强理论培训,并重视实践指导。带教质量考评方法中,应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对所有护生的护理情况进行考核,包括病例考核、理论考核、以及带教教师与患者评价相互结合的考核方式等。将基础护理操作和妇科专科护理操作,总结为“妇科护理技能操作一览表”,并对各位带教老师进行强化巩固学习。此外,要做好妇科临床带教,应当重视不断改进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的研究

    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革新,中医药也在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中药制剂便是其变化的重要体现。但是正是由于中药制剂具备多样化的应用特性,这就导致其生产质量较难控制。该文中以制药厂的角度对影响中药制剂的处方、原料、生产、环境、包装、人员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此类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旨在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作者:柳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究末梢血采血方法和静脉血采血方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差异。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两份,抽取末梢血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0例抽取静脉血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MindrayBC-5300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在WBC、RBC、HGB、MCH、MCHC、PLT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俊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本刊写作要求院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规范化临床带教方法探析

    在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的整个过程中,带教教师肩负着传授临床知识,提升护生实践水平与职业素养的艰巨任务。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与基本条件应坚持严格的标准。规范化临床带教管理模式应建立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科学的消化科临床带教大纲。并注重规范化的礼仪教育方法。护生学习结束,医院自行编制对带教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问卷,由学生对医院中带教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实践证明,在儿童医院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之后,能够大大地有利于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综合培训是实现教学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通过实施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全部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与护理方面的理论水平,是增强临床教学能力的适宜措施。

    作者: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4-2015年神农架林区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掌握神农架林区2014-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神农架林区2014-2015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k-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流感高发人群为0~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高峰时间段位8~10周、47~52周。2014-2015年神农架林区流感发病水平平稳,优势菌株每年有所不同,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低于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建议持续对该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监测与研究。

    作者:王丽;王书生;吴文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并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恢复率和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的方法,干预组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表现上,均较对照组患者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服务,患者治疗恢复率高,护理依从率高,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意义。

    作者:周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

    尽管存在诸多输血风险,输血仍旧是临床医疗救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为此,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加强对输血管理的重视,并要积极开展对输血风险因素的预测与分析,大限度地降低临床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该文主要对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以及输血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廖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田东县艾滋病预防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艾滋病(AIDS)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课题。艾滋病流行迅速、病死率高、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大,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田东县自1997年首次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检测出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报告人数快速上升,报告地区逐年扩大;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所占的比例大。田东县在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采取了重点预防和高危人群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但是发病率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田东县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相关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作者:韦群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培训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掌握口腔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定期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根据大赛的规则和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制定了量化的评分标准,大大提高了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同时我们将培训方法改良后应用于口腔实验教学中,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牟晶莹;孙晓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泻常用药物诺佛沙星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腹泻类型、病因等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52.56%,腹泻情况有所改善患者33例,起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26.92%,腹泻情况有所改善的患者31例,起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轻度腹泻37例,中度腹泻39例,严重腹泻2例;对照组中患者轻度腹泻36例,中度腹泻41例,严重腹泻1例。结论通过对腹泻患者进行分型,并根据症状采取不同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腹泻情况,使患者免除腹泻的折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明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常见问题的点评与分析

    目的:为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对该院2016年2-4月的门诊中药房处方进行点评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300张处方,填写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表,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用药不合理处方共147张,49%的处方不合理,其中不规范处方7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9张,超常处方145张。结论不规范处方应提请医师认真执行规范,饮片剂量超量,应区别情况商酌,建议系统开展针对单药及复方的剂量相关安全性研究,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方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检测平台,尽快推出中药饮片临证应用指南。

    作者:王红丽;孙志海;刘现磊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某地5所高职院校的1000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办法,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超过60%的高职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高职学生与国内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开明性成正比例关系。与外向性、责任心、随和性,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各维度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不容乐观,需要加大社会支持的力量,塑造健康的人格,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满足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SimMom模拟人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SimMom模拟人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8月取该院实习医生7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医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名,对照组实习医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医生应用SimMom模拟人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医生考核平均得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医生对实训教学的平均肯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Mom模拟人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实习医生学习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适时监测药物性肝损害

    目的:探讨针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表现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Tbil(总胆红素)水平异常的患者102例作为该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表现出药物性肝损害,有效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共包括1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5类,共包括20种;临床属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共包括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7种。结论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对患者用药情况加以适时监测,针对药物性肝损害信息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集中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谢莹霞;刘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结核病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供应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干预。结果2组在供给及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及消毒供应满意度总分比较中,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专业知识评价问卷评分为(96.5±1.2)分,高于对照组(85.5±4.3)分(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保证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Drger麻醉机及呼吸机的运行及维修

    麻醉机主要是用来麻醉患者,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是一种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或者辅助患者呼吸的设备。Drger麻醉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设备,该种设备供供氧能力强,可以精确控制麻醉浓度。麻醉机系统中也包括呼吸机,分开来讲呼吸机与麻醉机均属于常用的医疗设备。由于麻醉呼吸设备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做好设备维修工作,有着现实的意义。该文对Drger麻醉机与呼吸机的维修,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严颖机;何业闪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20例)与研究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结果在护理人员技能与素养、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总体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研究组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苗家翠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并将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疼痛发作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77.50%),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8.27±1.23)d、住院总费用(13458.24±145.78)元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各科室100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护理管理模式中,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常规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后中医护理管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采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