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群芳
该文从心理、生活、疾病、用药健康教育以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个方面,对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做一简要概述,用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继而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佳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于该院进行头颈动脉CT检查的120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将同期采用常规仪器进行CT检查的120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受试者的病例及CT检查结果,根据评分标准对CT影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评分为3分的受试者为88例,占73%;评分为2分的受试者为22例,占18%;评分为1分的受试者为9例,占8%;评分为0分的受试者为1例,占1%。对照组:评分为3分的受试者为34例,占28%;评分为2分的受试者为35例,占29%;评分为1分的受试者为40例,占33%;评分为0分的受试者为11例,占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应用中具有高准确率、高效率的特性。
作者:于晓娟;于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该院西药房发生处方内差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降低处方差错发生率。方法选取该院西药房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发生的120例处方内差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相应改进对策。结果导致医院药房处方差错的因素较多,通过对该院西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品种差错、数量差错等方面的原因,其中药品的品种差错共有79例、数量差错共有36例,分别占比65.83%、30%,是调剂内差中为主要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结论从该研究的120例处方差错分析情况,以及根据本人长期药房工作经验来看,医院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容易发生于药房工作的各个环节,笔者认为应当从规范药品陈列、严格遵守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等方面着手来降低该院西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率。
作者:钱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造成乙型肝炎检测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以此提高乙型肝炎检测的准确率,避免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干扰,从而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检查的700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的错误原因。结果700例乙肝患者中,假性结果占16.0%,其中假阳性结果占6.0%,假阴性结果占10.0%;造成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检验方法占19.6%、试剂占25.9%、实验室操作占39.3%、其他占15.2%,实验室操作的占比均高于试剂、检验方法及其他(P<0.05)。结论乙型肝炎检测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主要与检查方法、试剂、实验室操作等因素有关,加强实验室、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密切配合,减少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国花;黄世杰;詹虎;白志敏;苏银凤;陈镜清;刘云高;曾建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售乳制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评估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方法整群选取齐齐哈尔市两个小区居民3100人进行调查,掌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等;实验室检测市售的消毒奶、酸奶、奶粉3类乳制品,用7890B气相色谱仪检测反式脂肪酸;根据人群每日摄入乳制品数量及乳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评估。结果有效调查问卷3023人,其中摄入乳制品有2113人,女性1187人;摄入人群以青少年7~14岁、小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2001~2005元为主;22.73%的居民知晓反式脂肪酸;调查人群主要食用消毒奶、酸奶;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量分别为204.00、71.43、25.00 g;反式脂肪酸含量消毒奶、酸奶、奶粉分别为0.0277、0.0265、0.0437 g/100 g。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通过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分别为0.0519、0.0206、0.0125 g。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影响居民乳制品的摄入。居民每人每天通入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较弱。
作者:娄峰阁;陈中硕;程宇;李省三;李洪龙;冯海英;李继媛;谢志平;金佰明;刘景华;薛海峰;苏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大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187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7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所纳入的患者的资料填写调查量表,调查量表由经培训的专人填写。结果采用高频电热活检钳凝除68枚小型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24枚息肉进行切除,采用高频电圈套一次切除172枚息肉。手术结束后,有2例出血,但经治疗后出血止住,其他患者术后未出现肠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法治疗可有效根治息肉,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雨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促进该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4月-6月门诊处方,按评价内容、不合理处方类型、使用情况分类,并对含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共抽取该院门诊处方52857张,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8.70%,合理率为95.27%,多选用口服剂型(85.39%),不合理抗菌药物以不适宜处方为主(60.26%),其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22.86%)。结论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应做到严把指征,药师在审核处方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增强医生和药师间的合作,共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孟菲;董栋;宋沛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面对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方法有效利用检验检疫部门在疫情信息搜集和风险评估方面的成果,建立对外发布烈性传染病输入风险的机制。结果确立了科学的对外发布风险的程序、发布的渠道以及发布建议的内容,初步建立了烈性传染病输入风险发布机制。结论检验检疫部门把将疫情监测大数据变成公共服务产品送给市民,让公众了解国外疫情,提高防病意识,提升检验检疫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林林;凌俊;魏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医院妇科安排科学的带教老师,做好对一名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全部护理工作,这对提升妇科护生的护理实践水平与交流水平会有很大的益处。要完善妇科临床带教方法,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应当重视教学准备、入科教育、加强理论培训,并重视实践指导。带教质量考评方法中,应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对所有护生的护理情况进行考核,包括病例考核、理论考核、以及带教教师与患者评价相互结合的考核方式等。将基础护理操作和妇科专科护理操作,总结为“妇科护理技能操作一览表”,并对各位带教老师进行强化巩固学习。此外,要做好妇科临床带教,应当重视不断改进质量。
作者:王俊青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麻醉药品是指能够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一种药品,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成瘾性,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国家对其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该文结合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综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在临床依法有效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严防其由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周家军;姜怡;孟祥云;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医院管理实习生的留用考核是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招聘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量化考核标准,目前的考核方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该文拟引入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探讨如何以更加量化的方式对管理实习生进行考核,以期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作者:桂德权;刘晶;李思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医院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从重视病人的需求,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人文服务等方面着手构建医院服务文化,以期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彩虹;朱舒婷;鞠永和;苗木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这个新常态下,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必须注重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并加大投入力度、监管力度,才能促进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模式不断创新,终构建出更加合理、科学、完善的卫生检疫工作体系。该文就新常态下卫生检疫工作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推动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蔡瑾;罗鑫;敬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口腔科患者共143例,依据患者的选择意愿分作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选用传统常规口腔修复体制作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率为81.71%,总有效率为97.56%,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将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经治疗后牙齿及口腔的舒适程度、口腔修复体的匹配程度与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丁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老年人的病情较为复杂,有时合并有多种疾病,许多疾病常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因此在服药过程中较为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通过使用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合理使用药物,合理控制药物的用量,不同的药物使用不同的给药途径等方法,可以很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对该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以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调查院感发生率。方法该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通过建立科学、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加强供应室人员培训、管理等方式提升该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质量,有效控制院感发生。结果2015年5月-2016年5月加强管理后有1例物品消毒不合格案例和1例其他案例,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5月-2016年5月仅有1例院感病例,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的各个工作环节紧密相联,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能够保证医疗器械循环使用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控制院感发生。
作者:翟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运用“三强训练法”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方法第一学期强化医学英语词汇,熟练掌握一万医学单词,掌握医学英语词根、前缀、后缀。第二学期大量阅读国外文献、原著,训练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三学期在临床实习时使用英语查房、交班,掌握临床英语的运用,显著提高研究生科研、临床水平。结果试验组研究生医学英语两组掌握词汇量比较,试验组掌握词汇量平均6200个,明显多于照组的11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强训练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词汇量。
作者:张玉峰;叶坤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针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表现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Tbil(总胆红素)水平异常的患者102例作为该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表现出药物性肝损害,有效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共包括1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5类,共包括20种;临床属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共包括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7种。结论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对患者用药情况加以适时监测,针对药物性肝损害信息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集中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谢莹霞;刘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行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7.34%,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引进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毕维美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