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

丁斌

关键词:数字化, 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 口腔修复体, 口腔矫正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口腔科患者共143例,依据患者的选择意愿分作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选用传统常规口腔修复体制作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率为81.71%,总有效率为97.56%,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将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经治疗后牙齿及口腔的舒适程度、口腔修复体的匹配程度与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由此更加重视眼镜和眼镜质量,对于眼镜行业和医疗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验光技术》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尽快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探索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实验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当前各级高校改革的重点。利用开展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深入理解验光技术理论和培养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有利于学生实现就业,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今后还需在此方面加强研究。

    作者:邹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Drger麻醉机及呼吸机的运行及维修

    麻醉机主要是用来麻醉患者,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是一种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或者辅助患者呼吸的设备。Drger麻醉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设备,该种设备供供氧能力强,可以精确控制麻醉浓度。麻醉机系统中也包括呼吸机,分开来讲呼吸机与麻醉机均属于常用的医疗设备。由于麻醉呼吸设备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做好设备维修工作,有着现实的意义。该文对Drger麻醉机与呼吸机的维修,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严颖机;何业闪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与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与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人性化护理方法、妇产科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每组52例,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为92.31%,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71.1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岩;张丽东;吕春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某医院2016年第一季度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某医院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爱思唯尔大通软件,导出2016年第一季度该院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筛选出典型医嘱,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该院2016年第一季度爱思唯尔大通软件共筛选出1356例超说明书用药,其中典型医嘱135例。存在主要问题类型为:儿童禁用问题、给药途径错误、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其中,儿童禁用问题9例,给药途径错误20例,配伍禁忌41例,用药超剂量65例。共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品种15种。结论该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比较严重,有必要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强化监管措施。

    作者:管鸽;胡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适时监测药物性肝损害

    目的:探讨针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表现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Tbil(总胆红素)水平异常的患者102例作为该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表现出药物性肝损害,有效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共包括1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5类,共包括20种;临床属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共包括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7种。结论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对患者用药情况加以适时监测,针对药物性肝损害信息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集中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谢莹霞;刘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疾病疗效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02±3.42)分和(31.54±4.40)分,观察组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13±2.91)分和(42.27±3.83)分,两组护理干预后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有效氯为96.2%,对照组疾病有效率为80.8%,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辽西地区丹蓝通络口服液的质量探讨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辽西地区(锦州、朝阳、阜新)三地流通的不同厂家的5个批次丹蓝通络口服液中主要成分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查辽西地区丹蓝通络口服液的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本地区随机抽样的丹蓝通络口服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均达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01722006的要求。结论为消费者购买合格产品提供帮助。

    作者:崔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浅谈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麻醉药品是指能够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一种药品,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成瘾性,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国家对其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该文结合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综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在临床依法有效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严防其由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周家军;姜怡;孟祥云;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方法对该院脊柱科2016年1-3月间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与2016年4-6月收治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品管圈管理的手术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0.2%。实施品管圈后,观察组62例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发生率降低为11.5%。通过对比应用品管圈前后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品管圈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前。结论采用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袁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老年人的病情较为复杂,有时合并有多种疾病,许多疾病常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因此在服药过程中较为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通过使用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合理使用药物,合理控制药物的用量,不同的药物使用不同的给药途径等方法,可以很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某地5所高职院校的1000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办法,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超过60%的高职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高职学生与国内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开明性成正比例关系。与外向性、责任心、随和性,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各维度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不容乐观,需要加大社会支持的力量,塑造健康的人格,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满足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和结果。方法该次医学研究选择该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7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82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测方法和结果。结果对照组、PBC组与AIH组观察对象的AST和ALT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AIH亚型自身抗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为其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小蓉;吴宏;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实习护生50名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实习护生均自愿配合该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除了实施常规教学外,还加用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结束后两组实习护生均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并观察记录在实际操作中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1.52±6.49)分、(96.32±1.47)分,对照组则±次为(81.32±4.26)分、(79.85±6.54)分,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际操作中1名实习护生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则有8名实习护生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应用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而且可减少实际操作中的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作者:袁庆;张苗;崔宏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该文从心理、生活、疾病、用药健康教育以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个方面,对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做一简要概述,用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继而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佳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口腔科患者共143例,依据患者的选择意愿分作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选用传统常规口腔修复体制作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率为81.71%,总有效率为97.56%,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将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经治疗后牙齿及口腔的舒适程度、口腔修复体的匹配程度与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3D立体喷墨印刷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丁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能谱CT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自从射线成像技术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之后,CT设备经历了巨大的进步与改善,已成为临床疾病检查与筛查的首选,为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成像技术及后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CT已在临床疾病检查、筛查、诊断、定位与治疗等方面广泛应用。 CT成像原理主要基于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有效原子序数、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谱成像技术支持等,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定量分析,而且为疾病数据分析,资料保存提供有效支持。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肿瘤定位诊断、靶向治疗、物质分离与鉴别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与科研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结核病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供应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干预。结果2组在供给及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及消毒供应满意度总分比较中,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专业知识评价问卷评分为(96.5±1.2)分,高于对照组(85.5±4.3)分(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保证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12月该院烧伤外科护理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于2015年1-12月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将这两个阶段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个阶段该院烧伤外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管理不当、护患沟通欠佳、护理文书不规范、护理操作失误、医疗费用较高等。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0%,与对照组的20.22%相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管理不当、护患沟通欠佳、护理文书规范、护理操作失误、医疗费用较高等,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作者:侯冬霞;曹志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分析核酸检测以及酶免检测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6年6月血站检验科献血者的血液样品39236份标本作为该次实验对象;针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样品,分别开展ELISA检测以及NAT检测,在实施ELISA检测的过程中,检测项目主要体现为HBsAg检测、抗-HIV检测以及抗-HCV检测等。对终的临床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标本中,NAT检测阳性率达到0.56%;ELISA检测阳性率达到了0.51%;NAT以及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0%;ELISA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率为0.16%。终对鉴别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属于HBV-DNA的患者27例,属于HCV-RNA的患者2例;属于NAT阴性ELISA阳性的标本共包括42份,所占比例为0.11%;针对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同NAT阳性分析发现,阳性符合率达到了78.9%;HBsAg同NAT阳性符合率为80.3%;抗-HCV同NAT阳性符合率为66%;抗-HIV双试剂阳性同NAT阳性率符合率达到了100%。结论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有效选择NAT方法以及ELISA方法,能够有效发挥防漏互补的特点,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窗口期有效缩短,针对血液安全做出有效保障,针对血液平行筛查的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李玉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市售乳制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及人体摄入水平评估

    目的: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售乳制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评估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方法整群选取齐齐哈尔市两个小区居民3100人进行调查,掌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等;实验室检测市售的消毒奶、酸奶、奶粉3类乳制品,用7890B气相色谱仪检测反式脂肪酸;根据人群每日摄入乳制品数量及乳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评估。结果有效调查问卷3023人,其中摄入乳制品有2113人,女性1187人;摄入人群以青少年7~14岁、小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2001~2005元为主;22.73%的居民知晓反式脂肪酸;调查人群主要食用消毒奶、酸奶;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量分别为204.00、71.43、25.00 g;反式脂肪酸含量消毒奶、酸奶、奶粉分别为0.0277、0.0265、0.0437 g/100 g。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通过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分别为0.0519、0.0206、0.0125 g。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影响居民乳制品的摄入。居民每人每天通入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较弱。

    作者:娄峰阁;陈中硕;程宇;李省三;李洪龙;冯海英;李继媛;谢志平;金佰明;刘景华;薛海峰;苏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