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应用效果的调查研究

于晓娟;于飞

关键词:128排螺旋CT, 头颈动脉,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于该院进行头颈动脉CT检查的120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将同期采用常规仪器进行CT检查的120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受试者的病例及CT检查结果,根据评分标准对CT影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评分为3分的受试者为88例,占73%;评分为2分的受试者为22例,占18%;评分为1分的受试者为9例,占8%;评分为0分的受试者为1例,占1%。对照组:评分为3分的受试者为34例,占28%;评分为2分的受试者为35例,占29%;评分为1分的受试者为40例,占33%;评分为0分的受试者为11例,占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螺旋CT在头颈动脉应用中具有高准确率、高效率的特性。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作用

    目的:探讨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靶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共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对照组共发生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月后发生心绞痛患者7例,再住院患者4例,对照组出院3月后发生心绞痛患者20例,再住院患者18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护理管理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改善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该文从心理、生活、疾病、用药健康教育以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个方面,对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做一简要概述,用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继而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佳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本刊写作要求院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促进该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4月-6月门诊处方,按评价内容、不合理处方类型、使用情况分类,并对含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共抽取该院门诊处方52857张,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8.70%,合理率为95.27%,多选用口服剂型(85.39%),不合理抗菌药物以不适宜处方为主(60.26%),其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22.86%)。结论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应做到严把指征,药师在审核处方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增强医生和药师间的合作,共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孟菲;董栋;宋沛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规范化管理方法探析

    医院的骨科护理的带教工作,将会对实习生今后的职业素养与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提高骨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应当科学设计护生实习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制定完善的临床带教方案,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强化带教教师培训,明确护士长、带教组长、及所有带教老师的职责;还需要通过表格法制定出骨科科室的每周教学计划,第一周进行引导学生熟悉环境和基础护理操作,第二周进行一对一的方式护理流程教育,第三周加强急救和重症疾病护理带教,第四周开展出科技能考核评估;同时,还要详细按照管理本进行目标带教,以提高效果,并严格进行临床护生的管理和考评。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医院药房处方调剂内差的常见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西药房发生处方内差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降低处方差错发生率。方法选取该院西药房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发生的120例处方内差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相应改进对策。结果导致医院药房处方差错的因素较多,通过对该院西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品种差错、数量差错等方面的原因,其中药品的品种差错共有79例、数量差错共有36例,分别占比65.83%、30%,是调剂内差中为主要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结论从该研究的120例处方差错分析情况,以及根据本人长期药房工作经验来看,医院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容易发生于药房工作的各个环节,笔者认为应当从规范药品陈列、严格遵守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等方面着手来降低该院西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率。

    作者:钱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方法对该院脊柱科2016年1-3月间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与2016年4-6月收治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品管圈管理的手术病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0.2%。实施品管圈后,观察组62例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发生率降低为11.5%。通过对比应用品管圈前后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品管圈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前。结论采用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袁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泻常用药物诺佛沙星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腹泻类型、病因等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52.56%,腹泻情况有所改善患者33例,起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26.92%,腹泻情况有所改善的患者31例,起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轻度腹泻37例,中度腹泻39例,严重腹泻2例;对照组中患者轻度腹泻36例,中度腹泻41例,严重腹泻1例。结论通过对腹泻患者进行分型,并根据症状采取不同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腹泻情况,使患者免除腹泻的折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明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患者年龄比较小,经常会出现哭闹、躁动、恐惧等现象,很容易对患儿的治疗产生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服务的难度。而儿科护理属于儿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患者不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人性化管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尽可能发挥护士的潜能、告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潜能,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贵鑫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能谱CT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自从射线成像技术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之后,CT设备经历了巨大的进步与改善,已成为临床疾病检查与筛查的首选,为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成像技术及后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CT已在临床疾病检查、筛查、诊断、定位与治疗等方面广泛应用。 CT成像原理主要基于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有效原子序数、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谱成像技术支持等,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定量分析,而且为疾病数据分析,资料保存提供有效支持。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肿瘤定位诊断、靶向治疗、物质分离与鉴别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与科研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总结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在该院2015年1-6月期间行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药师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为2.5%,参照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为17.5%,经统计学分析,χ2=5.0000,P=0.0253。结论药师科学开展药学服务,不但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降低了临床用药不良反应问题。

    作者:李英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浅谈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麻醉药品是指能够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一种药品,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成瘾性,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国家对其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该文结合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综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在临床依法有效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严防其由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周家军;姜怡;孟祥云;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辽西地区丹蓝通络口服液的质量探讨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辽西地区(锦州、朝阳、阜新)三地流通的不同厂家的5个批次丹蓝通络口服液中主要成分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查辽西地区丹蓝通络口服液的质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本地区随机抽样的丹蓝通络口服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均达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01722006的要求。结论为消费者购买合格产品提供帮助。

    作者:崔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和结果。方法该次医学研究选择该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7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82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测方法和结果。结果对照组、PBC组与AIH组观察对象的AST和ALT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AIH亚型自身抗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为其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小蓉;吴宏;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培训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掌握口腔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定期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根据大赛的规则和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制定了量化的评分标准,大大提高了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同时我们将培训方法改良后应用于口腔实验教学中,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牟晶莹;孙晓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新常态下卫生检疫工作模式的研究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这个新常态下,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必须注重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并加大投入力度、监管力度,才能促进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模式不断创新,终构建出更加合理、科学、完善的卫生检疫工作体系。该文就新常态下卫生检疫工作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推动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蔡瑾;罗鑫;敬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经大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经大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187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7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所纳入的患者的资料填写调查量表,调查量表由经培训的专人填写。结果采用高频电热活检钳凝除68枚小型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24枚息肉进行切除,采用高频电圈套一次切除172枚息肉。手术结束后,有2例出血,但经治疗后出血止住,其他患者术后未出现肠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法治疗可有效根治息肉,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雨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女性常见阴道感染的3种检验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3种检验女性常见阴道感染的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采集432例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白带常规镜检和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法检测阴道感染情况。结果白带常规镜检,432例受检者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133例,Ⅲ~Ⅳ度299例,检出滴虫性阴道炎33例,外阴念珠菌病99例,细菌性阴道病104例,混合感染3例。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432例受检者中,细菌性阴道病130例,需氧菌阴道炎52例,混合感染5例。白带常规镜检+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检出滴虫性阴道炎33例,外阴念珠菌病99例,细菌性阴道病104例,混合感染24例。结论白带常规镜检结合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法准确性高,检出率高,可以指导临床有效地针对病原体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王乃华;李文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为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该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5年8月,通过对该院心血管门诊收治的心血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200份,后回收180份,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结果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心血管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良好的人数占到的比例为71.11%,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是用药频率,是否关注健康,以及家人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结论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为良好,对患者开展有效的用药依从性教育,加强用药指导,可以使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岳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