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梓杰;刘日新;张鸿生
目的 探讨在儿童超声雾化吸入时的生理、心理不适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100例实施小儿超声雾化患儿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等人性化护理.结果 100例患儿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本组小儿呼吸道疾病均得到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超声雾化吸入可以减轻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上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加强人性化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促进患儿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秦悦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进一步探究注射用头孢匹胺与氯诺昔康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配伍成功的注射用头孢匹胺与氯诺昔康制备溶液、头孢匹胺溶液、氯诺昔康溶液分别于相同室温下静置8h,观察不同时间段内溶液颜色、性状、成分比例.结果 头孢匹胺色谱纯度检测为单一性纯峰,氯诺昔康色谱纯度检测为单一性纯峰,匹配度超过99.9%在8h内,头孢匹胺溶液与配伍溶液pH值、头孢匹胺含量均具有正相关性在8h内,氯诺昔康溶液与配伍溶液pH值、氯诺昔康含量均具有正相关性;与此同时,8h后未发生颜色、性状等变化.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头孢匹胺与氯诺昔康的配伍溶液稳定性良好.
作者:赵丹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对患有孤独症的儿童采取引导式教育与融合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后,对其社交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8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40例患儿.对照组的患儿采用结构化教育的护理方法,试验组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联合融合教育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ATEC的得分差值情况、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及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ATEC得分差值情况、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患有孤独症的儿童采取引导式教育与融合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后,可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任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人民的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因此培养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健康管理成为医学发展中着重讨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模式以健康体检为重要核心,健康体检发展促进健康管理效率提升.但就现阶段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结合目前现状展开分析,注重论述健康体检发展以及健康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本文论述为促进健康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张娟;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深入探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1/25),治疗好转率为88.00% (22/2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 (4/25),治疗好转率为60.00% (15/25),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作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马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深入探讨关于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气管切开;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经系统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在好转率、肺部感染率、植物人率及病死率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高杨;武化云;田俊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优点.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11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颗粒,6克/次,3次/天;观察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发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10.2±3.1)d、(4±2.3)d、(10±2.1)d、(11±3.4)d,总有效率为92.73%;而对照组分别为(11±2.7)d、(6±3.2)d、(12±3.2)d、(13±4.2)d,总有效率为74.55%.两组患儿年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发热时间、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清肺化痰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兆兰;冯少宇;明立华;陈鸿儒;高晓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300例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统计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接受度和满意率,评价护理质量.结果 患者对护士实施健康教育需求度高,对教育内容要求多样化指导,患者配合输液,心理不良情绪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薄弱部分,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单是单纯给患者输液,还要针对输液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张晓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优选延胡索的醇提佳工艺.方法 以延胡索乙素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延胡索的提取工艺.结果 延胡索的佳提取工艺为:粗粉,加75%乙醇提取2次,第1次加9倍量醇提取1.5 h,第2次加7倍量醇提取1.0 h.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延胡索的提取.
作者:胡俊明;蒋晓煌;陈卫红;余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人工膝关节是模拟正常膝关节的解剖形状制作而成的一种仿生设计制品,它模仿了膝关节的结构,能够恢复接近于正常膝关节的生理功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已成为许多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解除关节部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行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膝关节疾患18例,并施于膝关节置换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和紧密配合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其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46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英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培养专员采用床边宣教、集体授课,示范操作等形式,对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仪使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的优良率由29.6%,上升为81.7%;胰岛素注射技术正确率由12.2%上上升为84.7%;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掌握率由10.2%上升为87.8%.结论 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必要实用技术的掌握.
作者: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开瑞坦)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治疗7d.3组患者均口服复方甘草片4片/次,3次/天.对照组:只口服复方甘草片.扑尔敏组:加服扑尔敏4毫克/次,3次/天.氯雷他定组:加服氯雷他定10毫克/次,每晚服用.经7d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咳嗽缓解情况好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跟单独服用复方甘草片相比,扑尔敏和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片都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但扑尔敏组患者眩晕、嗜睡不良反应明显,氯雷他定不良反应更小.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片治疗慢性咳嗽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穆洪澜;罗浩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在基层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35)和优质组(n=41),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组间比较,P<0.05,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6.7±2.7)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0.4±2.2)分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93.6±2.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6.8±1.4)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基层内科护理中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效果明显.
作者:刘显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建立前列痊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大青叶、肉桂主要组成药物进行了鉴别.结果 在TCL色谱中检出大青叶、肉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前列痊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王卓;韩璐;王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3个月后,比较此三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在9个月的随访期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少,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比例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及LAVD模式.
作者:张敏;陈蕾;杨婷淇;段晓静;钱兰;俞杉;吴强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析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行脑脊液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患者1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行脑脊液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恢复及发生血管痉挛、脑梗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恢复率为7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能显著降低血管痉挛、脑梗死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庆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没有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和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已经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常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同时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 (98/100),对照组的为80% (80/1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 (1/100),对照组的为8% (8/100).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效果.
作者:黄丽君;白诗;黄伊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80例择期接受脊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持续地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停止使用瑞芬太尼,注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自主呼吸及足够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开始听指令时间、苏醒期时间和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3、5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结果 实验组手术完成后的各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MAP、HR增加的情况较明显,变化幅度大.实验组的MAP、HR变化幅度小,相对较稳定.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全身麻醉脊柱手术后围拔管期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患者的气管拔管时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大船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