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李萍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对策
摘要: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和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的配伍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室温条件下,6 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的二组分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6 h内,直接将二者配伍时,配伍液有大量白色絮状沉淀产生、pH逐渐下降,环丙沙星的相对百分含量逐渐下降,葛根素的相对百分含量无显著变化;将二者配伍后,立即稀释20倍,稀释后的配伍液外观、pH及葛根素和环丙沙星含量都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不稳定。

    作者:范垂东;曾宪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手术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25例舒适护理,探讨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1.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8±6.5)分,观察组为(94.7±8.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镇痛,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领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针对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SA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S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患者的情绪稳定,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全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照组60例,选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就诊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疗效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龙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和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DHS组(n=33)和PFNA组(n=40),DHS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DHS组,PFNA组患者优良率为81.8%,DHS组患者优良率为97.5%,组间比较,P<0.05。结论 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固定治疗,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何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和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按照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都进行了常规的空腹血糖的测定,还口服葡萄糖50 g进行筛查测验,加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测定、GCT测定和HbA1c测定平均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对应测定值。研究组的FPG阳性率、GCT阳性率和HbA1c阳性率分别为38%、75%、7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HbAlc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靠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效率达到了83.5%、95.5%、90.5%、95.0%,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测定方式的效率。结论 HbA1c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靠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金贝痰咳清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贝痰咳清颗粒与西药左氧氟沙星配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证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金贝痰咳清颗粒联合西药左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西药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贝痰咳清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证者疗效显著,具有退热、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战馨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达换血指证的保守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达换血指证保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医院共收治达到换血标准、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均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患儿未并发高胆红素脑病,87%痊愈出院,好转放弃治疗13%,出现发热15例,高血糖20例、血小板减少15例、代谢性酸中毒40例、直接胆红素增高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达到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使用保守治疗依然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春丽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光谱研究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知道药丸里面的成分,还能知道所占比例。本文选取了3个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对它们进行马钱苷、含水量和丹皮酚的测定,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这三种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准确的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性质以及成分,对于鉴定六味地黄丸的真伪能够实现快速判断。

    作者:康传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至跟肛门(主要包括直肠、结肠、盲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胃和食管)的管道发生的出血,一般较多发生在上消化道。本文首先介绍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其次对疾病的诊断和内镜下止血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后对疾病的转归以及如何减少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体会

    目的:分析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2例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52例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21例,显效的患者有26例,有效的患者有5例,总有效率为90.38%,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2%。结论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艳红;张燕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入住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导致猝死发生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在导致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所有临床病因中,有40%的患者为冠心病导致心源性猝死,13.33%的患者是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导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6.67%的患者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有60%的患者发现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结论导致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等,必须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因素予以重视,对病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更有效的减少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

    作者:呙锐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效果评价

    目的:解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采用热毒宁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将同期采用炎琥宁粉针的61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6例在1~3 h退热,33例4~6 h退热;对照组22例在1~3 h退热,16例在6 h以上退热,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1.8%。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69.6%,对照组为40.9%,研究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可在短时间内退热,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魏秀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及药学监护

    目的:通过参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降糖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参与临床治疗及开展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积极开展全程化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口服降糖药由于可能通过胎盘导致胎儿低血糖及可能存在致畸作用,无法被患者选择,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自身胰岛素的分泌特点以及药物作用特点等因素,临床药师建议给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方案维持6d后,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准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向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药学监护,可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治疗过程中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作者:吴斌;沈夕坤;张夏兰;王述周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的我院手术室择期进行的胃癌手术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细节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疗效,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田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7.0%,满意度为100.0%,依从性为93.9%,对照组分别为70.07%、76.7%以及7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哮喘中使用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增强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治疗依从性,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华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运用PDCA循环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各科室上报的311人次压疮的正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并于2015年4月再次对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各科室上报的332人次压疮的正确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时间段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从原来的91%提升至97.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可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甘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质量控制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作用

    所谓质量控制,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与高科技技术分析试验过程当中的误差,并且对有关的各个关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分析,大化地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质量控制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强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期治愈43例,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精心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观察及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