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光谱研究

康传瑜

关键词:马钱苷, 含水量, 丹皮酚, 偏最小二乘法
摘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知道药丸里面的成分,还能知道所占比例。本文选取了3个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对它们进行马钱苷、含水量和丹皮酚的测定,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这三种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准确的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性质以及成分,对于鉴定六味地黄丸的真伪能够实现快速判断。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眼底荧光造影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30例。采用常规眼部检查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眼底检查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孙圣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综合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综合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急救抢救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立伟;邰岩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9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酒精中毒者的临床急救措施,以期总结急救经验、提高急救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急性酒精中毒者且根据急救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疗法、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以及促醒药物等,并且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机体功能恢复时间等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清醒时间(1.50±0.20)h、症状消失时间(4.30±1.00)h以及住院时间(1.96±0.50)h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积极综合性的急救措施能显著提高急性酒精中毒者急救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某市中小学校教室卫生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和分析大同市中小学教室卫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抽样选取近六年(2008年至2014年)大同市所建造的中小学校10所,然后随机在每所学校中抽取6个教室,对这60个教室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0个教室中采光系数合格的有53个教室,合格率达到了88.33%;窗地面积比合格的教室有57个,合格率达95%,教室的采光情况良好,而照明情况有待改善;中小学教室的人均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环境噪声以及室内微小气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是教室的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不合格,情况不乐观,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结论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不是很好,尤其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以及教室的照明情况等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总之,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仍然有待完善。

    作者:罗强;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60,行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n=60,行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颈癌效果确切,具有微创、痛苦少、快速恢复等优势,临床可将其作为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汤冠华;孙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光谱研究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知道药丸里面的成分,还能知道所占比例。本文选取了3个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对它们进行马钱苷、含水量和丹皮酚的测定,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这三种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准确的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性质以及成分,对于鉴定六味地黄丸的真伪能够实现快速判断。

    作者:康传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质量控制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作用

    所谓质量控制,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与高科技技术分析试验过程当中的误差,并且对有关的各个关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分析,大化地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质量控制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强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坠积性肺炎患者用药教育的实施和体会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具有病情迁延难治的特点,临床药师通过对坠积性肺炎住院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增加了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小彬;杨宏昕;卫守喆;朱岚;李文妍;张亚男;张丽;杜玉娟;王丹;刘小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S100A11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S100A11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A11在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S100A11蛋白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S100A1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6.09%,在周围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3.91%,阳性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4,P<0.05);在46例癌组织中,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S100A11蛋白阳性的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非特殊型阳性率对比早期浸润型阳性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S100A11蛋白阳性和癌细胞浸润无关。结论 S100A11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阳性率,但与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乳腺癌临床特征没有较大关系。

    作者:谢英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和安全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安全用药措施。方法笔者对我院病房区和西药房实施了全面的检查,总结和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以及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西药房在用药管理和高危药物管理方面存在药物使用途径不当、使用剂量不合理、警告标签管理不当、药品摆放不合理等问题。结论药物是患者疾病治疗的关键,只有合理、正确地应用药物治疗,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西药房工作人员应加强用药安全和高危药物管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赵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炎琥宁用于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前者给予炎琥宁治疗,参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出参照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炎琥宁治疗,有利于其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和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按照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都进行了常规的空腹血糖的测定,还口服葡萄糖50 g进行筛查测验,加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测定、GCT测定和HbA1c测定平均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对应测定值。研究组的FPG阳性率、GCT阳性率和HbA1c阳性率分别为38%、75%、7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HbAlc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靠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效率达到了83.5%、95.5%、90.5%、95.0%,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测定方式的效率。结论 HbA1c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靠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54,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4,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系统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邹晓芬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心钠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物质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例84例,通过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入选病例外周静脉血浆ANP、ANGⅡ,包括32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房颤发作时、终止后7 d及32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7 d、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阵发性房颤发作时与终止后1周比较均明显升高,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及ANGⅡ水平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ANP及ANGⅡ水平与房颤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目的:为了增强我院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方面的治疗优势并缓解患儿痛苦,探讨和研究在传统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辅以西咪替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照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抗组胺类药物、葡萄糖酸钙等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各种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研究发现对照组患儿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观察组患者儿相比明显降低,且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观察组患儿相比明显延长,且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了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抗组胺治疗外同时加用西咪替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疼痛时间,有利于患儿早日出院,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卫;连学顺;张雯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抑郁症患者做分组治疗,对照组应用舍曲林,研究组应用疏肝活血养心法,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60%,治疗后HAMD评分改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彬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运用PDCA循环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各科室上报的311人次压疮的正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并于2015年4月再次对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各科室上报的332人次压疮的正确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时间段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从原来的91%提升至97.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可提升护士上报压疮的正确率,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甘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绞痛病例中,随机选取90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即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稳心颗粒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77.78%)明显优于常规组(5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仅个别出现恶心、头晕、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不具临床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绞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期治愈43例,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精心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观察及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3例,均通过标准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预后及出院情况。结果经治疗后,53例中50例患者达到住院标准,2例因无力承担经济负担出院,1例死亡。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成人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作者:张雪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