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颖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具有病情迁延难治的特点,临床药师通过对坠积性肺炎住院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增加了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小彬;杨宏昕;卫守喆;朱岚;李文妍;张亚男;张丽;杜玉娟;王丹;刘小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分别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都是选择神经内科药物进行,对照组所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护理。疗效观察则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MBI都得到提高,但是康复组的MBI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石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金贝痰咳清颗粒与西药左氧氟沙星配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证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金贝痰咳清颗粒联合西药左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西药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贝痰咳清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证者疗效显著,具有退热、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战馨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通过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物质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例84例,通过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入选病例外周静脉血浆ANP、ANGⅡ,包括32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房颤发作时、终止后7 d及32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7 d、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阵发性房颤发作时与终止后1周比较均明显升高,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及ANGⅡ水平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ANP及ANGⅡ水平与房颤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析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阶段采用中药医治的患者196例,剖析其不良反应的产生,总结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探讨提升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办法。结果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男性组患者发生率为15.0%(15/100),女性组患者发生率为14.6%(14/96),差异较小P>0.05;196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8(29/196)。②导致中医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占44.8%、未进行辨证论治占24.1%、中药炮制不合理占13.8%、中西医联合使用不合理10.3%。结论加强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和中西药联合应用,增强药物用法、用量以及中药炮制的合理性,提高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段海洋;唐月荣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出生存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婴幼儿保健。干预组的早产儿从首次门诊保健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予抚触,脾胃按摩,追视听训练,感知和运动训练等早期干预。并用20项婴儿神经运动检测量表和Gesell量表监测其发育情况。结果①纠正年龄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干预组早产儿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能区分数分布在边缘水平和发育落后的例数和比例均较对照组早产儿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医院-家庭综合模式干预,对其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申量;赵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49例。参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减压量为(512.4±107.8)mL/d,参比组为(218.9±124.5)mL/d,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片联合黄葵胶囊纠正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28例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口服复方α-酮酸片,6粒/次,3次/天;黄葵胶囊4粒/次,3次/天。所有患者每周透析3次,总疗程为16周。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浆白蛋白及血浆前白蛋白数值显著提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复方α-酮酸片联合黄葵胶囊纠正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兰颖;吕兰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本文主要对间质性肺病的中医、西医治疗进展予以研究,为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柱;马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大同市中小学教室卫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抽样选取近六年(2008年至2014年)大同市所建造的中小学校10所,然后随机在每所学校中抽取6个教室,对这60个教室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0个教室中采光系数合格的有53个教室,合格率达到了88.33%;窗地面积比合格的教室有57个,合格率达95%,教室的采光情况良好,而照明情况有待改善;中小学教室的人均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环境噪声以及室内微小气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是教室的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不合格,情况不乐观,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结论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不是很好,尤其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以及教室的照明情况等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总之,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仍然有待完善。
作者:罗强;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和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68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42例股骨远端A型及C型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组:锁定加压钢板组29例,逆行髓内钉组1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例患者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逆行髓内钉组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髓内钉组及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膝关节Kolment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分别为92.3%(12/13)、82.7%(24/29),逆行髓内钉组及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1/13)、6.9%(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够起到良好的疗效,但逆行髓内钉治疗较钢板固定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有利于早期下地活动,应该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袁延红;王雨辰;刘延辉;李云峰;吴小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3例,均通过标准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预后及出院情况。结果经治疗后,53例中50例患者达到住院标准,2例因无力承担经济负担出院,1例死亡。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成人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作者:张雪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细节化护理管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的我院手术室择期进行的胃癌手术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细节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细节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疗效,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田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脑血管病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于临床表现出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普遍。当前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选择溶栓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技术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促进血管再通以及将患者后遗症进行有效减少等。为了对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以及溶栓治疗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创建动物脑缺血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大鼠溶栓治疗研究中的脑梗死模型进行相关分析,旨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终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鑫;马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OSAHS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OSAH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40例。D组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M组静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两组分别给予丙泊酚3 mg/kg,罗库溴铵6 mg/kg诱导,诱导顺利后插管,术前给予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术后给予吗啡50μ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T2)、插管后(T3)、手术开始15 min(T4)、开始30 min(T5)及入恢复室后(T6)等各时点的生命体征(HR及MA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2、T3、T4、T5、T6各时点的HR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M组的相应时点(P<0.05);在M组,T2时点的MAP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D组相对应的时点,而在T3、T4、T5时点的MAP明显高于D组相应的时间点(P<0.05);在复苏室过程中,M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5.0%,躁动发生率为20%,而在D组分别为25%和2.5%,明显低于M组(P<0.05);D组需要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辅助的例数比M组少,但是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应用于OSAHS手术中,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OSAHS手术要求,是更好选择。
作者:勾宝晶;赵玉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方式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次总结并分析其症状表现、发病诱因、诊治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疾病症状、高危因素及临床检查等情况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误诊率为15.2%,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化,其高危因素偏多,临床诊断易发生误诊,需结合多种诊断措施,给予早期抗凝、溶栓治疗后可获满意改善效果。
作者:聂英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手术中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25例舒适护理,探讨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1.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8±6.5)分,观察组为(94.7±8.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镇痛,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领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中心进行乳腺肿块检查的60例患者,运用超声仪对患者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有50例患者为良性肿块,经病理学证实诊断结果相符的有46例,相符率为92%,其余10例超声检查显示为恶性肿块,经病理学证实诊断结果相符的有9例,相符率为90%。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和诊断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意义,但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病症对乳腺肿块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者:郑向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经验,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也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这要求必须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才能为更多的人运用,才能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是药三分毒,“纯中药制剂,绝无不良反应”“中药能治病,无病能健身”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甚或是错误的。中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运用不当,同样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1]。因此,应当充分认识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性,只有在药材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和贮藏等各方面严加把关,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必须重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以便更合理地应用中药。
作者:闫伟鹏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