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柱;马进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至跟肛门(主要包括直肠、结肠、盲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胃和食管)的管道发生的出血,一般较多发生在上消化道。本文首先介绍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其次对疾病的诊断和内镜下止血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后对疾病的转归以及如何减少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急救抢救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立伟;邰岩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3例,均通过标准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预后及出院情况。结果经治疗后,53例中50例患者达到住院标准,2例因无力承担经济负担出院,1例死亡。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成人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作者:张雪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出生存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婴幼儿保健。干预组的早产儿从首次门诊保健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给予抚触,脾胃按摩,追视听训练,感知和运动训练等早期干预。并用20项婴儿神经运动检测量表和Gesell量表监测其发育情况。结果①纠正年龄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干预组早产儿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能区分数分布在边缘水平和发育落后的例数和比例均较对照组早产儿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医院-家庭综合模式干预,对其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申量;赵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OSAHS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OSAH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40例。D组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M组静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两组分别给予丙泊酚3 mg/kg,罗库溴铵6 mg/kg诱导,诱导顺利后插管,术前给予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术后给予吗啡50μ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T2)、插管后(T3)、手术开始15 min(T4)、开始30 min(T5)及入恢复室后(T6)等各时点的生命体征(HR及MA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2、T3、T4、T5、T6各时点的HR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M组的相应时点(P<0.05);在M组,T2时点的MAP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D组相对应的时点,而在T3、T4、T5时点的MAP明显高于D组相应的时间点(P<0.05);在复苏室过程中,M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5.0%,躁动发生率为20%,而在D组分别为25%和2.5%,明显低于M组(P<0.05);D组需要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辅助的例数比M组少,但是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应用于OSAHS手术中,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OSAHS手术要求,是更好选择。
作者:勾宝晶;赵玉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所谓质量控制,指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与高科技技术分析试验过程当中的误差,并且对有关的各个关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分析,大化地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质量控制对免疫学检验分析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强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对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65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或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去甲长春花碱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5.45%,与对照组的46.87%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增高率为7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6%,P<0.05;观察组患者Ⅱ度及Ⅲ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3%,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0.63%和5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映新;李锐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骨折护理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管理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高于对照组,基护次数、住院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单对于患者骨愈合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谢艺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50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淑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儿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10.07±1.58)d,少于对照组的(12.34±1.95)d,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并促使其及早出院,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邵新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门诊妇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门诊随诊看病的妇科疾病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门诊妇科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入住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60例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导致猝死发生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在导致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所有临床病因中,有40%的患者为冠心病导致心源性猝死,13.33%的患者是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导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6.67%的患者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有60%的患者发现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结论导致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等,必须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因素予以重视,对病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更有效的减少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
作者:呙锐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6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比较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DHS组(n=33)和PFNA组(n=40),DHS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DHS组,PFNA组患者优良率为81.8%,DHS组患者优良率为97.5%,组间比较,P<0.05。结论 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固定治疗,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何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方式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次总结并分析其症状表现、发病诱因、诊治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疾病症状、高危因素及临床检查等情况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误诊率为15.2%,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化,其高危因素偏多,临床诊断易发生误诊,需结合多种诊断措施,给予早期抗凝、溶栓治疗后可获满意改善效果。
作者:聂英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知道药丸里面的成分,还能知道所占比例。本文选取了3个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对它们进行马钱苷、含水量和丹皮酚的测定,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这三种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准确的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性质以及成分,对于鉴定六味地黄丸的真伪能够实现快速判断。
作者:康传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大同市中小学教室卫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抽样选取近六年(2008年至2014年)大同市所建造的中小学校10所,然后随机在每所学校中抽取6个教室,对这60个教室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0个教室中采光系数合格的有53个教室,合格率达到了88.33%;窗地面积比合格的教室有57个,合格率达95%,教室的采光情况良好,而照明情况有待改善;中小学教室的人均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环境噪声以及室内微小气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是教室的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不合格,情况不乐观,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结论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不是很好,尤其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以及教室的照明情况等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总之,大同市中小学教室的卫生情况仍然有待完善。
作者:罗强;王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解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采用热毒宁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将同期采用炎琥宁粉针的61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6例在1~3 h退热,33例4~6 h退热;对照组22例在1~3 h退热,16例在6 h以上退热,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1.8%。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69.6%,对照组为40.9%,研究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可在短时间内退热,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魏秀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49例。参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减压量为(512.4±107.8)mL/d,参比组为(218.9±124.5)mL/d,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片联合黄葵胶囊纠正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28例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口服复方α-酮酸片,6粒/次,3次/天;黄葵胶囊4粒/次,3次/天。所有患者每周透析3次,总疗程为16周。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浆白蛋白及血浆前白蛋白数值显著提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复方α-酮酸片联合黄葵胶囊纠正糖尿病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兰颖;吕兰淑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