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馨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49例。参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减压量为(512.4±107.8)mL/d,参比组为(218.9±124.5)mL/d,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创伤性窒息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窒息患者共12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8%(60/62);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9.4%(43/62),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性窒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同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患者争取宝贵抢救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师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调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祛痰化瘀调脂方,对照组口服水飞蓟素,总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乏力、纳差、腹胀、肝区隐痛、肝区叩痛等;体质量、腰围;血清酶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超声学检查变化。结果两组治疗24周后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检查均有好转,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波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和腹围都要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2例、16例、4例、87.5%。对照组分别为9例、15例、9例、72.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调脂方治疗NAFL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骆彩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36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加味酸枣仁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所有36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经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状况评分、睡眠持续时间、醒觉次数与用药前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秋颖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照组60例,选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就诊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疗效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龙玉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S100A11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A11在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S100A11蛋白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S100A1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6.09%,在周围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3.91%,阳性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4,P<0.05);在46例癌组织中,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与S100A11蛋白阳性的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非特殊型阳性率对比早期浸润型阳性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S100A11蛋白阳性和癌细胞浸润无关。结论 S100A11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阳性率,但与患者肿块大小、临床分期、PR、ER、HER-2、绝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乳腺癌临床特征没有较大关系。
作者:谢英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外科住院的74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康复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外科护理,康复组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3.5%,康复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0.6±1.3) d低于康复组的平均住院时间(6.2±2.2)d,组间比较,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外科护理中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比较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DHS组(n=33)和PFNA组(n=40),DHS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DHS组,PFNA组患者优良率为81.8%,DHS组患者优良率为97.5%,组间比较,P<0.05。结论 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固定治疗,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何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方式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次总结并分析其症状表现、发病诱因、诊治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疾病症状、高危因素及临床检查等情况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误诊率为15.2%,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化,其高危因素偏多,临床诊断易发生误诊,需结合多种诊断措施,给予早期抗凝、溶栓治疗后可获满意改善效果。
作者:聂英娥 刊期: 2015年第35期
腹泻的病因,有外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也有内因情志不调,禀赋不足,久病体虚等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病位在胃肠,与脾胃密切相关。治疗应运脾化湿,急性腹泻重在化湿,久泄不止者,宜固涩。
作者:龙冬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门诊药房常见药品差错及防范措施,以防范门诊药房药品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发生。方法从药品、药师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药品差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房药品调剂的差错次数减少。结论改善药品调剂流程、严格规章制度及良好的人员素质是确保药品安全、减少药品差错的关键。
作者:朴爱善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本科护理学生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带教实践,提高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法选自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42名为研究对象,与同期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38名相对比,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按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实验组学生由科室选定四名教师进行临床带教,在本科实习结束时,对两组的学生工作情况、操作能力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与患者主动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是临床教学值得推广的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35期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校要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它与学生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二者不仅仅是学生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保障。本文以学校卫生工作对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的作用作为切入点,探讨学校卫生工作中具体的素质教育方式方法,明确学校卫生工作的工作重点,并提出几点强化学生卫生工作的建议。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60,行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n=60,行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颈癌效果确切,具有微创、痛苦少、快速恢复等优势,临床可将其作为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汤冠华;孙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急救抢救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立伟;邰岩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OSAHS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OSAH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40例。D组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M组静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两组分别给予丙泊酚3 mg/kg,罗库溴铵6 mg/kg诱导,诱导顺利后插管,术前给予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术后给予吗啡50μ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T2)、插管后(T3)、手术开始15 min(T4)、开始30 min(T5)及入恢复室后(T6)等各时点的生命体征(HR及MA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2、T3、T4、T5、T6各时点的HR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M组的相应时点(P<0.05);在M组,T2时点的MAP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D组相对应的时点,而在T3、T4、T5时点的MAP明显高于D组相应的时间点(P<0.05);在复苏室过程中,M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5.0%,躁动发生率为20%,而在D组分别为25%和2.5%,明显低于M组(P<0.05);D组需要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辅助的例数比M组少,但是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应用于OSAHS手术中,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OSAHS手术要求,是更好选择。
作者:勾宝晶;赵玉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本文主要对间质性肺病的中医、西医治疗进展予以研究,为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柱;马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30例。采用常规眼部检查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眼底检查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孙圣慧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经验,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也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这要求必须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才能为更多的人运用,才能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是药三分毒,“纯中药制剂,绝无不良反应”“中药能治病,无病能健身”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甚或是错误的。中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运用不当,同样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1]。因此,应当充分认识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性,只有在药材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和贮藏等各方面严加把关,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必须重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以便更合理地应用中药。
作者:闫伟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六味地黄丸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知道药丸里面的成分,还能知道所占比例。本文选取了3个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对它们进行马钱苷、含水量和丹皮酚的测定,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这三种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准确的知道六味地黄丸的性质以及成分,对于鉴定六味地黄丸的真伪能够实现快速判断。
作者:康传瑜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