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人工流产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观察

陈小华

关键词: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负压吸引, 早期妊娠, 流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6/90)(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疼痛,且无并发症发生,明显优于传统负压吸引术。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医治疗概况

    收集了近年来运用中医方法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有关文献加以归纳整理,总结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是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治则,用药方式以含漱和内服为主。但是缺乏客观的疗效观察指标,我们提出加入口腔pH值测定作为新的观察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报道。

    作者:石彧;王志祥;夏静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表麻及球周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自1967年kelman首次将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白内障以来,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逐步成为临床治疗白内障主要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初是在球后麻醉下进行,后逐渐改进为球周麻醉,甚至发展到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就是表面麻醉,球周麻醉是一些基层眼科医院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我们对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取表面麻醉和局部球周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的病例进行观察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5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至11月收治的205例登革热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1.47岁,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发热100%、头痛61.95%、“三红”征40.48%、皮疹41.95%等;无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88.75%、血小板减少74.63%,血清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结论此次我市暴发的登革热病例特点是青壮年高发、以发热、“三红”征、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典型表现,预后好。

    作者:杨方;袁海英;吴青;刘娟;王程明;樊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5例喉罩在儿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50例心血管内科择期手术患儿,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随机分为Ⅰ组喉罩(LMA)组25例和Ⅱ组气管插管(TT)组25例。两组患儿入室后予氯胺酮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1 mg/kg诱导后Ⅰ组行喉罩置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Ⅱ组予顺式阿曲库胺0.1 m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两组患儿均以丙泊酚1~2 mg/kg泵入,七氟醚1%~1.5%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及拔除LMA(TT)时的HR、MAP、SPO2。并记录LMA、TT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均在满意的麻醉下完成手术,以喉罩维持气道对患儿心血管刺激小,术毕即可拔除喉罩,术后患儿完全清醒的时间快,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结论喉罩可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中安全应用。

    作者:陈孟;何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普外科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

    目的: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普外科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加之普外科病情的复杂多变,老年患者的诊治往往困难。结论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缓,腹肌薄弱,防御机制减退,主诉常不强烈,临床表现与病程不平行等原因,易产生误诊或延误诊断,因此掌握普外科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非常必要。

    作者:郜明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部透视、胸部平片和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X线透视、胸部平片和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比较三种方法对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正确率。方法对18例怀疑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全部行胸透、胸部平片和MSCT检查,通过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将MSCT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小密度投影法(MinP)和CT仿真内镜(CTVE)等图像重组,检查结果分别与支气管镜对照。结果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异物。胸透直接观察到阳性异物1例,具有典型间接征象的阴性异物10例;胸部平片直接观察到阳性异物1例,具有典型间接征象的阴性异物9例;MSCT诊断支气管异物17例。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较普通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相磊;武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肛周脓肿术后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护理,然后再常规换药,对照组中药坐浴后常规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肛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法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口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术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叶仁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8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①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50例;②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24例;③缺损处直接补片置入途径6例。结果平均年龄为58.5岁,52.5%是女性。上腹部切口36%,64%下腹切口。所有患者采用合成材料修复。聚丙烯材料74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双面材料6例,开腹手术80例,复发3例。手术复发率为3.7%。结论 ONLAY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是可以接受的切口疝修补方法,避免伤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缝合质量示预防切口疝关键;

    作者:杨勉;张北生;吴海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丁卡因胶浆用于绝经后取环困难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丁卡因胶浆在绝经后取环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站门诊及外院常规取器中,探针不能进入宫腔的98例绝经后取器失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术前2 h阴道后穹隆放置掰碎的米索前列醇400μg,手术中应用0.05 g的丁卡因胶浆。对照组49例,单纯阴道给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在宫颈软化扩张程度、镇痛效果及术中自觉症状情况和取器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丁卡因胶浆联合用于绝经后取器困难的患者,有明显的松弛宫颈和镇痛作用,取器效果较好,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喻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持续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促进患者的肾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东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突破感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突破感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B组为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的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完全运动阻滞比例和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可靠,减少了传统穿刺法反复寻找异感损伤血管引起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基层医院特别对老人、小孩、肥胖,异感主诉不清楚者适用。

    作者:王利先;王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士ISO15189培训对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进行ISO15189培训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检验科2012年1月至6月记录的外科送检标本及拒收的不合格标本。记录ISO15189培训后半年内(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外科送检标本及拒收的不合格标本数。用Poissonχ2检验比较二者间统计学差异。结果培训后不合格标本率为0.094%,与2012年相比(0.040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P=0.000)。培训前后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9.712,P=0.205)。不同职称人员引起的不合格标本量均有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1,P=0.043)。结论护理人员进行ISO15189培训能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静;何鹏;刘靳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人文关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做常规处理。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结果在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5个月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有4例,失败3病例,成功率为95.5%。结论完善、精心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关键,大大的提高了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孟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规范护理文件资料管理提升优质护理内涵建设

    目的:通过规范护理文件资料管理,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及管理水平。方法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建立文件资料管理框架,按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服务对象评议、护理科研和教学、护理文化信息与活动六大类文件资料,分别建立目录、进行编号、归档保存。结果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和方法的建立应用,方便护理人员对文件资料的使用、查询、追溯和保管。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护理文件资料归档管理井然有序,保障了护理管理的连续性、有效性及可追溯,对减少护患纠纷隐患,增强护患关系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申良荣;申璇;辛霞;辛爱丽;高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chmann医学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初原创[1]。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引进我国。近20余年该技术大量运用在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筋膜室综合征、烧伤创面、糖尿病病足、褥疮、慢性骨髓炎等方面的治疗并取得了非常肯定的效果。本文将就VSD技术的应用及护理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科学设计乳腺癌症患者的护理路径提高女性健康生存质量

    乳腺癌是伤害机体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命杀手。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乳腺以手术切除组织多,创伤面积大,明显造成女性乳腺明显畸形,影响女性特征形象的刺激让女性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目前传统的护理方法与整体护理要求不相适应,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科学护理,避免引发并发症。

    作者:彭姝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部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主要由分化程度不同的肌纤维母细胞组成。我们确诊1例胸部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右背部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来院,体检发现右侧肩胛骨外侧第7肋处,包块、质硬、固定、无红肿、无触痛,胸部CT检查:右侧胸背部胸壁见一大小约10 cm×6 cm×4 c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心的肋骨有膨胀性破坏,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无骨膜反应。肿块边界清,见图1。手术所见:肿瘤起于肋间肌,包绕肋骨,与邻界肌肉无粘连,未侵破壁层胸膜,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为:标本类型及肉眼所见:粉红肿物1枚,大小10.5 cm×6.0 cm×4.0 cm,一侧带有肋骨,长9.0 cm,直径1.5 cm,肿物切面灰白灰粉半透明状质韧,局部有骨样感。病理镜下:肌纤维母细胞中度异型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分裂像(4/10HPF)周边浸润肋骨组织,见图2。免疫组字化学结果:Vim(++),actin(+),CD68(+),S-100(-)CD34(-),CD117(-),ki-67(20%+)。右胸壁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侵及肋骨组织。

    作者:孙莹;潘绍惠;宋岩;李金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60例患者全部采用常规口服糖尿病药物,并注射胰岛素。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进行药学指导,在用药90 d后,对两组用药依从性做分析比较。结果患者用药前,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45%,常规组为48%,治疗90 d后,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3%,常规组为58%。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获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首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

    目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方法认真学习总结有关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有关法规。结果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控制细菌耐药。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是更有效治疗疾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