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蒋兴伟;张晓良;尹健

关键词:辨证施治, 幽门螺杆菌,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中药
摘要:目的: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根据其病机特点以健脾疏肝、升清降浊为法则进行立方用药。结果痊愈25例(占41.7%),显效20例(占33.3%),有效14例(占23.3%),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98.3%。58例HP转阴,阴转率96.7%,结论中医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可靠,HP转阴率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对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从2006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且均是本地居民,在手术前对21例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8~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7分,平均得分为(15.5±1.2)分。和患者入院时的评分结果对比提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很好的解决了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困扰,能长期维持颅颈区稳定性,具有一定创新性。

    作者:汪凡栋;张智;郑佳状;陈宇;张娜;蔡奇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贫血的中医辨证诊治

    一般的贫血多表现出乏力、出血等症状,易发生外感。中医认为以气、血、阴阳虚损为主,其脏腑涉及肺、脾、心、肝、肾。肺主气,气为血帅,脾运化生血,血为气母,肝藏血,心主血脉,肾主精,精化血,血亦填精,因而贫血病离不开五脏及气、血、精的变化。现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以下论述。

    作者:肖兴东;尹杰;刘永峰;李文灿;魏雄;杨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因导向的乳腺癌治疗进展研究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一的癌症,根据WHO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1.6/10万人,新增病例达16.9万例,死亡人数为4.5万例;根据现有研究报道,有5%~10%的乳腺癌和10%~15%的卵巢癌是由BRCA1/2突变引起的,而在乳腺癌和卵巢癌高发家族中,80%的患者BRCA1/2基因存在突变。该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到50岁时乳腺癌发病率为33%~50%、到了70岁增长为56%~87%。中国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为3.8/10万人,新增病例2.8万例,死亡人数为1.1万。而沿海发达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快的癌症,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本文主要根据现代治疗方法的新理念来进行研究。

    作者:黄清丰;李茹捧;付倩;吕晶;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完善且细致的术后护理后,两组术后恢复良好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颅内动脉瘤术患者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本次观察组共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按阴阳两虚、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亢盛四组各20例划分。就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同期收集的对照组20例非高血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A经统计示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组脂联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C、HDL-C、LDL-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血管病保护因素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结合目前研究,脂联素与血压有密切相关性,可作用新的保护高血压的因素。

    作者:吕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我国护理管理领域应用中的新进展

    PDCA循环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效率。本文综述了PDCA循环理论在护理管理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及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方面的新进展,分析了当前尚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研究方向。

    作者:刘艳丽;任梦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促进我国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对我国医院药房信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院药房信息化存在程度低、无统一管理文件和药品编码、设备落后以及维护费用高等问题。结论明确医院药房信息化的目标;加快药房业务重组,提升医院形象;加药房绩效评价,有效实施药房成本核算;统一信息技术标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作者:杨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容易误诊的低血糖

    门急诊经常遇见以多种表现:抽搐、偏瘫、昏迷、性格改变,等不典型低血糖患者,如不能尽快正确诊断,较长时间的低血糖使中枢神经变性坏死。水肿。伴弥散性出血和节段性脱髓鞘,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死亡。因此临床医师应迅速诊断抢救。

    作者:房伟;李政达;黄亚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全部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全面的护理,出院后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对手术的治愈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基本治愈84例,术后明显好转8例,致残6例,致死2例,均为手术过程中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4%,致残率为6%,致死率为2%。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加强围术期和术后随访护理工作,能够对提高治愈率和降低致残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环立;酒晓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冰片降解试验

    目的:验证冰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建立了GC-MS法测定冰片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考察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对冰片的影响,确定方法专属性情况。结果冰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条件下稳定,在氧化破坏条件下部分降解。结论所建立的GC-MS方法能够较好的考察冰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下的降解情况,方法专属性良好。

    作者:孔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进展

    以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2866套外来器械为例,探讨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进展、清洗过程中各种辅助用品的使用以及清洗质量评价,以期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确保清洗质量。

    作者:李翠玲;王媛;龙慕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对临床危重的护理和早日康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实施了观察和护理。结果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结论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影响,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发症,缩短患者病程。

    作者:宋安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乃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安乃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厂家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安乃近注射液对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不干扰浓度为稀释至10 mg/mL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黄洋;赵志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85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因素、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个人性格特征等因素有关,其中家庭环境是促发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多样,发病率高,应在充分了解其病因的基础上及时有效的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全程的健康教育和人性化护理,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焕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至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11例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和昏迷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肺部感染以及伤后3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余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术后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春荣;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刮痧治疗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40例中医刮痧治疗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进行临床观察。方法用中医刮痧治疗40例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患者。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后,32例痊愈,占总数的80%;6例患者属于有效,占总数的15%;2例属于无效,占总数的5%。其中,经过一个疗程全治愈者8例,占总数的20%;经过两个疗程全治愈者20例,占总数的50%。结论采用中医刮痧治疗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操作简单,没有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贾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胃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胃癌是慢性疾病,发病过程漫长且复杂,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被证实是胃癌的直接病因,可能与多种因素,如外界环境、精神、生活习惯、饮食、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慢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胃息肉、胃溃疡)等因素有关。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多见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小弯,再其次为贲门。根据胃癌的大体形态及癌组织浸润深度不同,将胃癌大体分型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胃癌诊断并不困难,但胃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也没有特征性,容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当有明显临床症状时,病变已属晚期,治愈可能性已经太小。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目前临床上治疗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李威(综述);夏涛(审校);甘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做好门诊用药咨询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反之,若使用不当,就会减弱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患者正确掌握用药方法是很重要的,门诊药房要做好药品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是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依据本人从事门诊药房工作多年,就做好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作者:刘海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泉水中氯化物等四项指标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对全县农村地区泉水中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及溶解性总固体四项指标的分析评价,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县91个泉水供水点,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监测一次,对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及溶解性总固体这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枯水期氯化物和硫酸盐与丰水期均数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而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无显著意义;溶解性总固体与氯化物直线相关无显著意义,与硫酸盐及总硬度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丰水期泉水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高于枯水期,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则没有明显变化;本县泉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与氯化物无相关关系,与硫酸盐相关关系密切,与总硬度呈高度正相关。

    作者:朱德友;韩梅;叶小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