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
目的:对我院现用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说明书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说明书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符合规定,但内容简单,药品安全信息不够健全。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孙立霞;林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经腹根治术,研究组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转移率、复发率、3年随访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基于患者病症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林天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手术室感染因素和防范措施。对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细节管理,是减少手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先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住院治疗的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6%),母乳性黄疸(20.0%),新生儿感染因素(16.2%),新生儿溶血病30例(14.2%),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9.6%)。冶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袪除病因如换血冶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冶疗。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96例。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海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非处方药在消费者自我药疗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应该高度重视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原因,然后提出了有效规避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张咏;代洪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样-4(LOXL4)和丝氨酸蛋白酶(Matriptase)在三株人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株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ME180、HCC94中赖氨酰氧化酶样-4和Matriptase mRNA的表达及LOXL4蛋白的翻译水平。结果 LOXL4 mRNA在三株人宫颈癌细胞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蛋白翻译水平与mRNA基因表达一致,以Hela表达为高,ME180次之,HCC94表达低;而ME180和HCC94中MatriptasemRNA相对表达丰度分别是Hela的4.09倍和12.40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LOXL4及Matriptase在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中表达的检测平台,LOXL4、Matriptase的相对表达水平可能与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有关。
作者:王秀萍;于祥远;陈美玲;董滨华;毛晓丹;林芬;孙蓬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DIC综合征患者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确诊DIC综合征后,立即吸氧,开通静脉通路,20例患者均输血液制品,11例患者输新鲜冷冻血浆+红细胞悬液,4例患者输新鲜全血与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6例患者输纤维蛋白原。观察大量输血急救的效果。结果20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经输血后,15例救治成功,成功率为75.0%,5例救治无效死亡。输血后,患者PT、APTT、TT时间均较输血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较输血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血后,PLT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产后DIC综合征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大量输血是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素英;童嘉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肺癌的危险因素,比较各危险因素在COPD合并肺癌中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山西省人民医院所有COPD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是COPD合并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发生的OR值分别为:合并/肺癌,<50岁者0.2,50~70岁者0.44,>70岁者3.00);合并/肺癌/COPD,<600支/年11∶20∶13;600~1000支/年14∶6∶4,>1000支/年9∶8∶17。结论年龄在70岁以上,吸烟指数在600~1000支/年的男性患者是发生COPD合并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红玉;杜永成;张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多发性硬化症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率及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就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要点、处理方法等进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难以确诊。结论 MS结合MRI、诱发电位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正确的药物治疗在缓解MS中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痰湿证组及非痰湿证组,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大于非痰湿证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指数大于非痰湿证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指数更高,这一现象可能是2型糖尿病痰湿证患者更易出现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后血清HE4降至正常范围的HE4水平对复发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Ⅲ期或Ⅳ期患者,均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后HE4均降至正常水平,根据术后化疗后的HE4值将患者分为4组。结果4组患者预后比较,A、B、C、D组复发时间分别为32、24、18、3个月,A、B及C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 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接受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后血清HE4水平正常的卵巢癌患者的血清HE4水平对其复发时间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俊青;孙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检查发现的315例患者,共行411次大肠息肉切除及镜下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对于山田分型Ⅰ型~Ⅲ型,<0.5 cm的143枚行氩气刀或热活检钳治疗;山田分型Ⅰ型~Ⅲ型,大小0.5~2.0 cm的36枚,行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术;山田分型Ⅱ型~Ⅳ型232枚,可直接高频电切或先以尼龙绳圈套处理粗大的蒂部后再行高频电切除术。结果411次切除病例中,手术出血16例,穿孔0例,感染0例,死亡0例。结论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根据息肉分型、大小、基底宽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切除,使得镜下治疗安全有效,病灶切除完整,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帆;张茶丽;聂静;罗志刚;王玉波;朱为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脐带绕颈对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影响,提高产妇对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认知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有脐带绕颈者为研究组,无脐带绕颈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异常产程及头位异常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比较两组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及羊水污染情况,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的剖宫产率、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比较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绕颈周数两组比较剖宫产率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分娩伴脐带绕颈的孕妇,应消除对脐带绕颈的恐惧心理,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黄连相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黄连相关中药复方与降糖药物联合可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改善,对血糖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关注。
作者:黄莉文;麦熙;何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胃可舒片中陈皮,甘草及木香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依据《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试行)》及《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要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甘草、木香进行定性研究。结果陈皮、甘草、木香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胃可舒片的质量。
作者:李湘平;袁檖樑;李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该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结果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降低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关键。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司宏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将其按照产期是否存在临床体征分成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和典型胎盘早剥组,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产前诊断和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组产前确诊率低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对预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姚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确诊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检查未有输尿管结石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时所有受试者均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进行诊断作为金标准,同时行多排螺旋CT及MPR进行诊断,分析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诊断作为金标准,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8.9%,阳性似然比为88.0%,阴性似然比92.0%。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分析,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检出73例(91.3%)患者有输尿管结石,其中左侧46例,右侧27例;多发结石8例,单发结石65例;输尿管上段38例,中段13例,下段22例;结石大小0.2~2.3 cm,平均大小(1.3±0.6)cm;有48例患者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4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结论多排螺旋CT及MPR不仅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比较高的诊断,且可以更好的对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提供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铁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3例产科急症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大出血急症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临床处理效果收集统计,评价临床实施子宫切除手术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比较,胎盘因素和孕妇宫缩无力是导致产妇生产过程中发生大出血急症的重要的原因,分别占46.0%和36.5%;实施子宫切除后,治愈率达96.8%,新生儿存活率为100%。结论产科急症的多种原因中,胎盘因素和孕妇宫缩无力是重要的原因,实施子宫切除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忠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依那西普治疗后,不同的抗风湿药物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求AS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纳依那西普治疗后AS患者63例,记录年龄、病程、性别、急性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影像学检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标准评价指标。以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及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 AS功能性指标(BASFI)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将达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100 mg,qn、柳氮磺吡啶1.0 g,bid、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同等剂量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评价达到ASAS20的百分比。并纪录患者各周期的复发率。结果后续治疗中,联合药物口服治疗优于单一药物,于20、24周,联合组患者BASDAI、脊柱痛及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24周治疗结束,联合组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后续治疗中,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减轻使用依那西普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闫丽;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