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玲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住院治疗的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6%),母乳性黄疸(20.0%),新生儿感染因素(16.2%),新生儿溶血病30例(14.2%),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9.6%)。冶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袪除病因如换血冶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冶疗。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96例。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海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共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感受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恶性肿瘤疼痛为(3.21±1.38)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5.21±8.98)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满意度中以实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恶性肿瘤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为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使用此单对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我院肝胆外科收住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0例。根据肝胆外科的护理内容,设定专门的分级护理巡视单,并对A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并使用此单对各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和评估,对B组患者实行肝胆外科常规护理且不使用此记录单。在实行分组护理2周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对,可通过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A组患者心理焦虑的发生率都远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均高于B组患者,同时A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调查情况与B组相比相对较好。A、B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对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有着正面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的降低有着显著影响,值得临床上的全面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丁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的修复技术/ART技术在乳磨牙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乳磨牙龋患儿150例,研究组(75例)采用ART技术治疗,对照组(75例)用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修复后效果。结果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92.0%,对照组为78.7%;研究组综合效果更优(P<0.05)。结论 ART技术在乳磨牙龋治疗中修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娟;秦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专业护士培养中的效果。方法以时间为顺序,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的急诊科轮科护士设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培养模式;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轮科护士设为干预组,采取情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不同模式培训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出科操作考试成绩、自身工作满意度及医护合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可提高急诊科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在临床护士培养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海燕;李平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受到全球的关注,为了提高对COPD的治疗水平,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近年COPD治疗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洪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即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采用米非司酮中期引产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引产,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1.2)h、0%,对照组为(7.2±1.4)h、0.5%,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1例,分组的方式为随机抽取。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全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依那西普治疗后,不同的抗风湿药物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求AS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纳依那西普治疗后AS患者63例,记录年龄、病程、性别、急性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影像学检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标准评价指标。以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及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 AS功能性指标(BASFI)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将达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100 mg,qn、柳氮磺吡啶1.0 g,bid、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同等剂量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评价达到ASAS20的百分比。并纪录患者各周期的复发率。结果后续治疗中,联合药物口服治疗优于单一药物,于20、24周,联合组患者BASDAI、脊柱痛及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24周治疗结束,联合组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后续治疗中,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减轻使用依那西普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闫丽;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童骨折的特点和治疗原则,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儿童骨折的认识。方法笔者结合文献从儿童骨折的特点、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等方面加以阐述。结果儿童骨折及其治疗原则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结论儿童骨折和成人骨折的治疗显著不同。对所有儿童长管骨干骨折都可以而且都必须用闭合复位法治疗。不论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手法一定要轻柔,不能再加重骨骺的损伤和干扰血液供应。
作者:潘宗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以及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121.3±30.1)min,住院时间(22.3±3.0)d,术中出血(900±41.4)mL,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132.3±28.1)min,住院时间(24.3±3.2)d,术中出血(908±31.2)mL,2组患者在以上各项指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髋关节脱位、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6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压力性溃疡。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效果更好,有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安全有效,但具体选择哪种术型,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作者:杨立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癌症治疗科室癌痛患者镇痛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镇痛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2011年癌痛治疗科室癌痛患者镇痛药品的使用数量,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频度(DDDs)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镇痛药品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大,使用频度高,其次是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用量少,2011年该药使用数量为0支。结论我院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且以口服为主,我院癌痛患者镇痛药品使用规范,符合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与《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作者:李维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为了解大学生针灸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针灸推广宣传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5月我们对武汉交通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宏扬;赵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胃可舒片中陈皮,甘草及木香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依据《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试行)》及《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要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甘草、木香进行定性研究。结果陈皮、甘草、木香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胃可舒片的质量。
作者:李湘平;袁檖樑;李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将其按照产期是否存在临床体征分成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和典型胎盘早剥组,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产前诊断和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组产前确诊率低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对预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姚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加强护理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健。
作者:杨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现用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说明书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说明书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符合规定,但内容简单,药品安全信息不够健全。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孙立霞;林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脐带绕颈对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影响,提高产妇对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认知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有脐带绕颈者为研究组,无脐带绕颈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异常产程及头位异常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比较两组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及羊水污染情况,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的剖宫产率、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比较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绕颈周数两组比较剖宫产率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分娩伴脐带绕颈的孕妇,应消除对脐带绕颈的恐惧心理,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手术室感染因素和防范措施。对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细节管理,是减少手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先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环胞苷、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HSK86眼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2~3滴/次,每2 h一次。同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2b滴眼液,每日6次,每次1~2滴,滴后闭眼1~2 min。睡前涂0.05%环胞苷眼膏。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2~3滴/次,每2 h一次。为防止细菌感染两组患者均同时用0.1%利福平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2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88.37%,且均有效,无复发,对深层型效果更明显。对照组治愈率65.12%,无效5眼,复发7眼,对深层型效果不明显。结论干扰素、环胞苷、阿昔洛韦三药联用治疗复发HSK,增强了抗病毒作用,有效防止病毒产生耐药性,临床效果明显,且均无再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