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度烧伤患者远期异常心理相关因素的研究

纪雪亮;李建新;易先锋;蓝蔚;刘衍智;涂荣梅

关键词:烧伤, 远期, 心理
摘要:目的:研究深度烧伤患者远期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深度烧伤患者,进行24个月的追踪观察,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受伤部位、受伤面积、致伤原因)。结果烧伤创面愈合24个月以后,48%的患者存在异常心理,其中年龄、受伤面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度烧伤患者远期存在心理异常者较多,其中多存在于年龄小、受伤面积大的患者中。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宣教在产程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宣教在产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宣教,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均明显减轻,且产程时间短,经阴道分娩例数多,产后新生儿窒息出现例数少,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实施系统的全程宣教可减轻产妇焦虑、提高自然分娩率、明显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病案的8个子系统对病案进行查询、调阅,在使用中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数字化病案系统后,医院节省了2/3的实际空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节省了1/6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80%的数据都来自于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给工作提供了帮助。结论数字化病案系统,相对于纸质病案,具有很多优势和好处,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数字化病案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尽管有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进步的方面。

    作者:黎水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前期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糖尿病前期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以辖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齐全的41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规范前期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遵医嘱行为、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主要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前期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后,遵医嘱行为、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主要临床指标就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前期社区管理及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相关实施知晓率,对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潘晓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8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35%,明显高于对照组7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各自出现2例轻度恶心、头痛等症状,并未出现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针对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强化药学本科生基本功训练,加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内在联系,建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探索培养更多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吴琼;吴卫;马新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土鳖虫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

    目的:对土鳖虫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方法提高。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土鳖虫中所含四种主要的氨基酸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材中尿囊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NH2(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6∶4);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药材中的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尿囊素在0.01402~0.4206μm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1.02%,(n=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土鳖虫药材的质量。

    作者:水彩红;曹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研究其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排尿次数都减少,为49%~64%;每天的尿急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为44%~80%;每次的排尿时间也有所缩短,为48%~79%;每次的排尿量则相对增加,为53%~145%。结论通过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术后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裴卓禧;李致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研究表皮黑素细胞与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在接触性共培养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表皮黑素细胞和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在接触性共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相互作用。方法用胰酶融化游离毛囊与包皮的表皮,获得纯度角度高的角质形成细胞与黑素细胞,第三代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在6孔板中接种,2 d以后按照表皮黑素细胞与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比例,按照1∶2、1∶10、1∶20的比例接种黑素细胞,其中在1∶10的比例中,加入-黑素细胞刺激素,在干预6 d以后,用NKI/beteb作一抗。结果以1∶10的接种比例,很符合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比例;但是在1∶2情况下可获得数量多的表皮黑素细胞。而在1∶20情况下可以发现角质细胞、黑素细胞之间的联系。结论表皮黑素细胞与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在接触性共培养体系下,非常适合用于人色素系统方面的研究。

    作者:许小标;解士海;杨观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无痛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进行无痛引产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予以无痛引产的72例孕产妇,按照药物使用的不同,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利凡诺药物进行引产设为对照组,一组给予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进行引产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过程时间、阴道流血量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特别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用于无痛引产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症状很轻,对患者的康复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作者:常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例口外弓技术在重度拥挤错矫治中的运用

    1典型病例1患者男性,11岁,汉族。就诊主诉:牙齿不齐。无全身性疾病史,无家族遗传史。1.1临床检查①面部外观:面型对称,无开唇露齿,直面型,面下1/3高度正常。②口内情况:恒牙列,右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左侧磨牙中性关系,上牙列中线右偏2.5 mm;前牙覆盖2 mm,覆Ⅲ度,上牙列拥挤约9 mm;切牙较直立;下牙列中线右偏1.5 mm,拥挤度约2.5 mm;上下第二磨牙未萌出;牙弓宽度正常。③关节检查:关节区无压痛,无弹响,开口度开口型无异常。④临床诊断:安氏Ⅱ类亚类;毛氏Ⅰ1Ⅱ2sⅣ1。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内镜耳后入路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耳后入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可行性、安全性、利弊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8例茎突综合征行经内镜下耳后入路茎突截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操作要点、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评价。结果18例患者手术过程操作顺利,术后均无耳部麻木和涎瘘,其中1例颈深部小血肿并感染,经处理2周后痊愈,1例一过性面瘫。随访4周~18个月,全部18例患者均有效,痊愈17例,痊愈率为94.4%。所有患者对手术切口及疗效均满意。结论经内镜耳后入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手术高效安全,视野清晰,损伤小,切口及术后形成的瘢痕隐蔽,避免大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远新;黄常娥;吕远军;司徒美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应用情况。方法选择62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均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先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平卧位后进行针刺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观察麻醉并发症、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更小、临床效果更好。结论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中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广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对策

    现阶段人们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还不完全,但有科学研究发现遗传及环境因素可影响到高血压的形成。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活中有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面对高血压,现总结表述如下。

    作者:明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初探《黄帝内经》情志护理理论与病情发展的顺逆关系

    目的:探索《黄帝内经》情志护理理论与病情发展的顺逆关系。方法通过阅读《黄帝内经》进行整理与分析。结论《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理论体现了情志护理对疾病的影响及预后有着重大的干预意义,与病情的顺逆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尹艳平;李闯;尹玉秀;陈赫;张红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发病后48~96 h内手术,治疗组在发病后0~48 h内手术,两组都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方法。结果随访1个月,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93.3%,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完全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预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早期治疗能够更加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

    作者:王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给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84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行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B组患者行单纯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C组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C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高于A组的78.57%与B组的71.4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降压降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旖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台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多项目比对试验的验证

    目的:通过对相同型号不同仪器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肌钙蛋白(TnI)、肌红蛋白(MYO)等指标的多水平比对试验,以了解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结果不一致的可接受限。方法以参加室间质评而且成绩优秀的仪器为参比仪器,每个检测项目收集20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患者血清,3个检测项目共60份血清,同时在另一台为待比对仪器上检测,参考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标准,判断测试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对偏差是否符合标准。结果通过仪器比对,反映了测定仪器与参考比对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个别超出判断标准的仪器进行校准。结论两台化学发光分析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良好,所有比对项目的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孙丽娜;韩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人员实施治疗、护理的主要职责,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安全与康复。通过分析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以及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履行职责的责任心,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医嘱执行的正确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昌秀;李俊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护理进展

    人工流产手术从传统的无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到现在使用全身麻醉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然而,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运用各种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关协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和协助,能让患者感受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提高对手术的依从性。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手术进行时做好各种护理,通过对女性进行手术方面的讲解,加强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进行精心护理,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站质量的管理探讨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卫生部先后颁布实施了“一法两规”等文件,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确立了我国输血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血液质量关乎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血液质量的保证不仅仅是通过检测就能够牢牢把关[1]。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本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并通过有效的实施和监控,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作者:董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