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小燕;周英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抽取100例进行品管圈管理的作为实验组,抽取品管圈活动之前的患者100例的作为对照组,然后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显效60例(6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43例(43.00%),总有效率72.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通过进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针对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强化药学本科生基本功训练,加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内在联系,建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探索培养更多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吴琼;吴卫;马新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痒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单纯性皮肤瘙痒症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药内服抗组胺药物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02,P<0.001)。结论养血祛风止痒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较单用西药疗效更显著。
作者:叶欣;黄雪梅;谭毅;冯德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并发急性免疫性溶血的患者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总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对比。方法在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后,进行激素治疗,其中对6例患者进行甲泼尼龙治疗[20~30 mg/(kg?d)],疗程持续4 d;对2例患者进行地塞米松治疗[0.5 mg/(kg?d)],疗程持续3 d;对2例患者进行泼尼松的口服治疗[2mg/(kg?d)]。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4个月~8年的追踪随访,可知有8例患者在治疗后2~8周内Coomb测试为阴性,未查出体内血清抗体存在,且泼尼松药效持续了5周~6个月,在对患者停药后未见复发;其余2例患者病症反复较严重,且不断反复感染和加重,直到对其进行后续治疗9个月,维持激素给予2年后,患者的病情才得以稳定。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易出现Rh系统急性溶血或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对于该症状的治疗,还是较为依靠激素,只有当患者的Coomb检测结果呈阴性时,才可酌情减少激素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采用多西他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药物顺铂治疗,对两组患者化疗前、中、后的观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51.41%),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显效23例(40.35%),总有效率70.18%。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西他塞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降低复发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涛;田苗苗;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加力后牙周组织与骨组织的改建情况和牙移动的阶段性变化。发现正畸过程中牙齿移动时的生物学组织反应。方法分别从生物力学阶段与组织学阶段展开研究,从牙齿结构的组织移动来观察正畸牙移动的情况。结果在生物力学阶段,会出现牙周膜组织的改建和骨组织的改建2个阶段的力学反应;在组织学阶段,生物学组织的反应集中在细胞反应与活化和牙周组织与牙槽骨反应2个方面。结论正畸牙齿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正畸牙齿的工作效果,就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正畸牙齿的生物学组织反应,从牙周组织与骨组织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组织反应的情况,进而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正畸牙齿的效果。
作者:张曼曼;代子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高糖诱导的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RPE19细胞系的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培养基和高糖培养基中,其中高糖培养基内分别加入0、50、100、150 mmol/L的槲皮素,培养24 h以后用TUNEL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并根据该结果选取槲皮素的佳作用浓度,进行caspase3的免疫荧光染色,线粒体酶复合物的活性测定。结果高糖培养的RPE细胞的凋亡指数(TUNEL阳性细胞/总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槲皮素可以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的凋亡,其中以100 mmol/L的浓度作用效果强,与高糖培养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的caspase3的免疫荧光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和高糖+100 mmol/L槲皮素组。线粒体复合酶Ⅱ的活性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高糖组的线粒体复合酶Ⅰ和Ⅳ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高糖+100 mmol/L槲皮素组(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由高糖诱导的RPE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是通过抑制caspase3的激活和线粒体保护实现的。
作者:张静琳;易魁先;陈韵;武哲明;吴斌斌;高汝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对人类危害大、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在心脏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就是心电图检测、心电信号的采集。如今,以VLSI技术和DSP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心电图机正小型化、功能多样化、智能化成为主要趋势。高性能、便携式心电图机的研制,为心脏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较大的便利条件。被广泛应用在网络应用、工业控制、无线通讯、成像等领域的ARM微处理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即体积小、低成本、功耗低、性能高。本文介绍一款基于嵌入式系统,使用MSP430 F135的微处理器,低功耗便携式心电图机的设计。
作者:曲延凤;刘翠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应用情况。方法选择62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均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先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平卧位后进行针刺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观察麻醉并发症、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更小、临床效果更好。结论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中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广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量的研究证明,冠心病是多基因遗传病。目前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遗传标记已经成为研究冠心病遗传因素的关键手段,利用这种手段传统的遗传策略主要是家系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而现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成为这方面研究热点。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经有大量的遗传位点表明与冠心病表型相关。本文旨在对目前与冠心病有关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岳玉霞;陈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手术从传统的无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到现在使用全身麻醉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然而,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运用各种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关协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和协助,能让患者感受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提高对手术的依从性。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手术进行时做好各种护理,通过对女性进行手术方面的讲解,加强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进行精心护理,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齐拉西酮是2001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第2代抗精神分裂药物,是一种疗效非常确切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有独特的受体结合性,这使其不仅具有抗精神病作用,亦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因而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该药临床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对其不良反应了解相对较少,尤其是罕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检索了与齐拉西酮相关的不良反应,重点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安全应用齐拉西酮提供参考。
作者:邱月平;张凌云;刘森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卫生部先后颁布实施了“一法两规”等文件,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确立了我国输血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血液质量关乎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血液质量的保证不仅仅是通过检测就能够牢牢把关[1]。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本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并通过有效的实施和监控,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作者:董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相同型号不同仪器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肌钙蛋白(TnI)、肌红蛋白(MYO)等指标的多水平比对试验,以了解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结果不一致的可接受限。方法以参加室间质评而且成绩优秀的仪器为参比仪器,每个检测项目收集20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患者血清,3个检测项目共60份血清,同时在另一台为待比对仪器上检测,参考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标准,判断测试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对偏差是否符合标准。结果通过仪器比对,反映了测定仪器与参考比对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个别超出判断标准的仪器进行校准。结论两台化学发光分析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良好,所有比对项目的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孙丽娜;韩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蛋白组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出更侧重于微环境和细胞因子网络的靶向治疗。近肿瘤生物学研究表明,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的活性对一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活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对正常细胞无影响,且关于mTORC2及其功能调控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就mTORC2信号通路和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张亚男;傅云峰;刘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经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像,并对所有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足部皮肤温度。结果经分析发现,本组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足部皮肤温度都有明显降低。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是糖尿病足的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何丽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耳后入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可行性、安全性、利弊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8例茎突综合征行经内镜下耳后入路茎突截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操作要点、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评价。结果18例患者手术过程操作顺利,术后均无耳部麻木和涎瘘,其中1例颈深部小血肿并感染,经处理2周后痊愈,1例一过性面瘫。随访4周~18个月,全部18例患者均有效,痊愈17例,痊愈率为94.4%。所有患者对手术切口及疗效均满意。结论经内镜耳后入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手术高效安全,视野清晰,损伤小,切口及术后形成的瘢痕隐蔽,避免大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远新;黄常娥;吕远军;司徒美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559例,手术均在耳显微镜下进行,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布片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诊3个月,496例患者治愈,鼓膜穿孔完全愈合,64例好转,鼓膜穿孔缩小。结论耳显微镜下湿润烧伤膏布片贴补法手术简单、治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黄亚静;范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肠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于这种病症必须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才能够在根本上挽救患者,使患者重新获得健康。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针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索、分析,并作出综述。希望所得的结果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
作者:闫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发病后48~96 h内手术,治疗组在发病后0~48 h内手术,两组都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方法。结果随访1个月,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93.3%,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完全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预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早期治疗能够更加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
作者:王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