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在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赵丽梅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肢体功能恢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在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1例,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49例,显效率为60.49%,有效24例,有效率为29.63%,总有效率为90.12%;对照组显效32例,显效率为39.51%,有效25例,有效率为30.86%,总有效率70.3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在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全过程,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观察组为(121.89±9.58)分,对照组为(109.41±12.81)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推荐推广应用。

    作者:钟安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本辖区内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服务的现状,孕产妇免费服务的落实情况,分析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的不足环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保健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本辖区内400例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剖宫产率、住院分娩率及产前筛查和新生儿四病筛查,住院分娩补助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产妇保健服务中早孕建册率及产前健康管理率低,剖宫产率高,其余均为良性指标。结论提高早孕建册率和产科健康管理率,筛查高危孕产妇并专案管理,使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升高,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和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率。

    作者:赵文玲;裴书英;李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某地区1021例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唇腭裂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由微笑列车行动资助的102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唇裂588例,唇裂伴腭裂293例,单纯腭裂140例,男性多于女性,比例1.3∶1。在单侧唇裂伴或完全性腭裂中,左侧与右侧相等1∶1有家族遗传史85例,占总数8.3%。母亲妊娠前3个月经历危险因素877例,占总数86%,近亲结婚124例,占12%,来自农村928例,占91%。结论唇腭裂发生与胚胎早期发育受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营养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赵丽琴;胡明委;马龙;马文泽;许志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性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等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哮喘患者中实施舒适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泽民;朱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QRS波时限长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QRS波时限对患者进行分组,≥120 ms的患者有45例,<120 ms的患者有155例。对两组一般资料、心功能分级、超声心电图指标以及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20 ms组的LVEF以及LVFS明显大于≥120 ms组,左心房均值以及左心室均值明显小于≥120 ms组,二尖瓣反流率明显低于≥120 ms组,P<0.05。结论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延长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和意义。

    作者:田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成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即刻、气腹建立前、气腹建立后7 min、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诱导、苏醒、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插管即刻、气腹建立前、气腹建立后7 min、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诱导、苏醒、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成效显著,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血宁注射液组)2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MI、LVEDD、LVESV及IVPW等心室重构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MI、LVEDD、LVESV及IVPW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较为积极,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

    作者:武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硝酸甘油可以使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扩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供血增加,从而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本文对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更良好的应用。

    作者:王玮;刘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的处方筛选及含量测定

    目的:对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的处方进行筛选,制备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测定其含量。方法对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的处方进行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流动相:0.68%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95∶5;检测波长为214 nm,进样量:10μL。结果乙酰半胱氨酸200 g、微晶纤维素50 g,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5%乙醇溶)为佳处方。乙酰半胱氨酸在0.1274~0.4248 m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1.60%(n=9)。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胡雪峰;刘纪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目的: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方法通过情景模拟、专业学习、经验总结、工作实践、业务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30名低年资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在考核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结论30位低资历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均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操作和急诊患者的抢救,能更好的胜任独立工作。

    作者:郭华英;杨玲;蔡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妊娠结局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影响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结局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抽调我院收治的260例建立有孕期档案且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所选取的孕妇均自愿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教育,回顾性分析分娩方式、产程、高危妊娠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放26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100.0%。260例孕产妇中,顺产211例(81.2%),阴道助产8例(3.0%),剖宫产41例(15.8%)。分娩总产程时间为(8.24±1.01)h,第1产程(7.1±1.1)h,第2产程(0.5±0.3)h,第3产程(0.13±0.07)h。高危妊娠率为21.2%(55/260),产后出血10例(3.8%),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1.1)分。并发症为子宫破裂1例,重度妊高征2例,失血性休克1例,胎儿死亡2例。结论给予孕妇必要的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有利于顺利进行分娩,改善妊娠解决,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出现率较对照组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剔除肌瘤数量高等优点,不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极小,术后粘连情况非常少,适用于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武保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观察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60例,对其进行传统健康教育,B组患者66例,实行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A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时、准确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慢性宫颈炎的认知,消除了患者思想上的顾虑,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芳;吴君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

    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经1年随访均无死亡或脑脊液漏事件发生。结论在为鞍区肿瘤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首先应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予以准确掌握,在手术中对患者视神经供血动脉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作者:岳四海;张宏凤;赵重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93例,A组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单硝酸异山梨酯、匹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对于中、高危患者,将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控制情况(包括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及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肝功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中,显效31例,有效39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5.3%,B组显效43例,有效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3%。经过治疗,B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效果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孙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诊治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锡贵;倪武;林育超;梁国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应用医用三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医用三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神经科收治住院的采用医用三氧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应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治疗后FM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5)。结论使用医用三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的康复。

    作者:梁红丽;陈阳新;张筱诗;吴彩君;谢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种植义齿的定义、材料以及修复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若使种植的义齿达到较好的咀嚼、坚固耐用及美观舒适的修复效果,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对义齿咬(牙合)力的控制以及美观、便于情节等问题进行注意。结论种植义齿修复口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腔修复方法,所以,加强义齿的种植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秋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80例,急性胰腺炎轻症(MAP)和重症(SAP)各40例,所有病例均行LC术,A组MAP患者在发病1周内进行LC术,B组在发病1周后行LC术,C组SAP患者在发病3周内行LC术,D组在发病3周后行LC术;比较SAP、MAP各组患者住院费用、时间、术后并发及死亡等情况。结果 MAP患者中,A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其他术后并发及死亡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患者中,D组各项参数指标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并发ABP时,MAP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进行手术可靠安全,SAP在发病3周后行LC术可靠安全。

    作者:高世平;李左军;张琳;高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300例孕产妇,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系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护理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人性化的系统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孕产妇对产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优化产科护理质量、改善孕产妇护理体验,减少产科并发症。

    作者:陈丽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