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干预作用

李琳琳;申绯翡;马雷雷;李亚东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用0~400 mg/mL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4~72 h后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功能的影响。MTT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活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生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25~200 mg/mL浓度作用下,黄芪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400 mg/mL浓度作用下,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黄芪注射液在高浓度条件下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中低浓度下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呈现剂量依赖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抢救方法及其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部贯通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治疗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在进行抢救和护理治疗后,病情全部好转并终痊愈出院,有效率为96.7%。1例因为同时并有严重的心包填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对腹部贯通伤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并配合熟练的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黎巧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药房调剂差错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分析我院药房内部调剂差错事故的类型与原因,探讨如何防范,以提高调剂的准确率,提升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我院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中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内登记的调剂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总结,对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调剂差错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防范措施,使药房差错得以控制,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结论对于药房调剂差错的出现,应当长期监督管理,在药师工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从而防范差错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阴道内DHA脂肪酸应用对危险妊娠早产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阴道应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改善早产危险孕妇妊娠时间长短和新生儿体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研究观察方法,纳入早产高危险孕妇74例,38例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经阴道给予DHA 1 g每天1次,从妊娠1~37周。主要终点为妊娠时间长短,次要终点为新生儿体质量。结果分娩时孕龄治疗组为(38.6±1.05)孕周,对照组为(37.6±0.84)孕周(P=0.006)。完成治疗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治疗组为(3082.1±293)g,对照组为(2699.3±150)g(P<0.001)。结论早产高危孕妇经阴道应用DHA增加妊娠时间长度和新生儿体质量。

    作者:康士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草药与胃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超过1000种的微生物,总数高达104。有的是致病菌,有的是益生菌。这些微生物群经过与宿主长期进化,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平衡系统。

    作者:张凤翔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属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平肝潜阳,化瘀通络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疗程为28 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侯改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9%,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复发率为1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挟瘀型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张轶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减轻糖尿病肾间质巨噬细胞的浸润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TZ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脏巨噬细胞的表达。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组与非治疗组肾脏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成模后,巨噬细胞在肾间质的表达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组较非治疗组肾间质巨噬细胞的浸润减少加(P<0.01),伴随蛋白尿的减轻。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浸润。

    作者:李芳林;张凝宇;钦卓辉;李辉;李智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8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观察共收录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别44例。结果保守治疗18例患者整体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较手术治疗的患者差。行手术治疗者住院长37 d,短9 d,平均19 d。术后行患肢功能锻炼和骨折三期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减轻骨折带来的疼痛,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凌;冯树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周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结果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明显减少,血β-HCG下降明显,均保留了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CSP治疗效果确切,能及时控制出血,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

    作者:张德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复方罗布麻片联合天麻头痛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0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罗布麻片联合天麻头痛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8例,给予口服复方罗布麻片联合天麻头痛片;对照组92例按西医门诊个体化方法选用常规西药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68例,有效30,无效10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显效52例,有效20,无效20例,其中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为73.90%,两组疗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罗布麻片联合天麻头痛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理想,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同飞;胡恩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DM)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的方法和策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随机选择15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护理干涉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护理干涉组进行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二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涉组显效47例(61.84%),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显效32例(42.11%),总有效率72.37%,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无并发症发生(P<0.01)。结论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临床治疗和护理相结合以控制血糖和并发症,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后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前水平,说明健康教育与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增强生活保健意识,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王秋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胆道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超声检查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作者应用意大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男47例,女53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扫查,并对50例正常人空腹胆囊进行对照性扫查和测量。胆道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的方法为采用空腹仰卧位、左侧卧位、及胸膝位,于右肋缘下斜向扫查、右肋缘下纵向扫查或斜向右外方扫查及沿肋间隙斜向扫查,所获得胆道系统结石的声像图的表现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赵利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对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PUNLMP)的分类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PUNLMP患者,将其定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本院治疗的30例乳头状瘤患者,定为对照组Ⅰ,50例乳头状泌尿上皮低级别癌患者,定为对照组Ⅱ,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复发率为17.5%,复发时间平均为25.2个月;对照组Ⅰ复发率为6.7%,对照组Ⅱ复发率为32.5%;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具有独特病理,独特临床特点,复发率较高,术后应长期随访。

    作者:张铭;吴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析其术前、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 LC治疗胆囊疾病80例,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效果满意。结论 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手术成功率高的保障就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胡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呼吸科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目的:大咯血窒息的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0例咯血患者的有效观察、抢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40例咯血患者无窒息发生。结论大咯血窒息的有效抢救对咯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关键作用。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6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阴道炎采用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单一雌三醇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玉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利心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利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利心丸中的防己、牡丹皮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该药品中的丹皮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易于观察识别;HPLC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的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丹皮酚的进样量在0.102~0.5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8%。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利心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王喜民;孙文;吴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评价指标结果比较和并发症情况比较,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留置针相关知识水平、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自护能力,延长静脉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痛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世华;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腺胞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造模开始第3、6、12 h麻醉后左心室采血处死,取胰腺组织;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NF-κB及Bcl-2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浆NF-κB、Bcl-2含量显著增高(P<0.01),NF-κB与Bcl-2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淀粉酶升高幅度和NF-κB、Bcl-2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结论 NF-κB激活介导上调Bcl-2参与L-精氨酸诱导的SAP发生、发展过程;PDTC干预NF-κB激活使大鼠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增加,改善胰腺病理损伤。

    作者:俞成林;崔香丹;金武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疾病类型、辨证分型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中周期异常类型所占比例高(61.00%),且肝郁血热证型分布比例高(36.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月经不调伴情绪焦虑患者实际表现进行准确分类及分型,综合判断其病情后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

    作者:李定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早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郑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