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醚分娩镇痛对新生鼠低氧缺血性耳蜗损害的影响研究

苏娇玲;李元涛;孟馨

关键词:分娩窒息模型, 七氟醚, 耳蜗损害
摘要:目的:七氟醚分娩镇痛对低氧缺血性耳蜗损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分娩窒息组,七氟醚组,七氟醚组在分娩时给与吸入2.4%七氟烷。观察各组大鼠MDA、NO、SOD变化以及听力域和毛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胎鼠血清MDA、NO明显增高,ABR阈值、SOD明显降低,毛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胎鼠血清MDA、NO明显下降, ABR阈值、SOD明显增高,毛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结论七氟醚母鼠分娩镇痛对新生鼠缺氧性耳蜗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降低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阻塞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留置针导管阻塞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我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3例,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观察组116例,给予对静脉留置针所致导管阻塞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应制定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降低了静脉留置针所致的导管阻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的所致导管阻塞是多方面的,用正压脉冲式封管,封管冲洗彻底,更换液体及时,留置针更换时间正确是防止导管阻塞的重要干预措施。

    作者:陈洁;张晓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1例分析

    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1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下肢静脉的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特征及血流状态。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无创、快捷、敏感地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而且能够确定血栓部位、类型并能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金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胃癌术后并发坏疽性胆囊炎及淋巴漏1例

    1病情介绍患者男性,农民,69岁,因“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解黑便3个月”入院。在家口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可缓解。近3个月症状加重,伴黑便,口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无缓解。胃镜:胃底巨大溃疡伴恶变。病理回报:胃底中等分化腺癌。查体:体型消瘦,上腹部轻压痛。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胸片、心电图正常。腹部CT:胃底占位。术中探查发现:胃底及胃大弯侧8 cm×8 cm×6 cm肿块。侵及脾门胰腺尾部及横结肠。行全胃切除术+联合脾脏、胰尾、部分横结肠切除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及明显腹痛,有腹膜炎体征,腹腔引流管引出黄绿色液体,24 h约400 mL,当时考虑为吻合口漏。急诊探查为坏疽性胆囊炎,吻合口牢固,行胆囊切除术。二次术后患者下午仍有低热,术后12 d,切口上端破溃,见清亮液体引出,量200~300 mL/d,B超提示局部包裹积液,放置引流管后,40余天,痊愈出院。出院1年随访复查,患者一般情况好,复查未见明显转移病灶。

    作者:汪良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改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前均有口服降糖药),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低精蛋白胰岛素治疗方法,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浓度),2hPG(饭后2 h血糖浓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中低血糖患者出现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使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赵红丽;吉米兰木·买买提明;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下手术(60例)组和开腹手术(56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60例中58例手术全过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瘤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96.66%。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70.27±9.11)min长于开腹组(66.20±6.45)min(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33.76±56.49)mL少于开腹组(170.64±60.23)mL(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16.79±3.06)h短于开腹组(29.12±3.21)h(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6.15±1.61)d均短于开腹组(7.68±1.95)d(P<0.05)。腹腔镜组术后复发率1.96(1/58)与开腹组1.82(1/56)相比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妊娠率33.00%(6/20)明显优于开腹组的19.23%(5/26)(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且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作者:霍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论PDCA循环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教学管理也是可行的。根据PDCA循环管理程序,将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教学计划、实施、组织和处理。本院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能提升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使教师教学相长,并使临床教学管理实现正规化,因此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行推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曹静华;陈兴无;邓映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究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还有对其免疫组化进行分析,了解其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本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共6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还有病理学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胃肠间质瘤发生部位具体为:26例胃、18例小肠、6例腹膜后、4例结肠、肠系膜、食道还有大网膜患者各2例。光镜检查后显示瘤细胞梭形还有上皮样,有的能够见到出血、坏死,患者核分裂1~15个/50HP。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如下:CD117阳性表达率为(58/60)、CD34为(46/60)、SMA(4/60)、Vimentin(36/60),其中有20例患者恶性GISTs为Ki-67。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在中老年人中出现,出现位置多在消化道,其组织学形态的特点没有显著特异性,在临床上和神经鞘瘤、纤维瘤还有平滑肌瘤容易出现混淆,合理应用CD117还有CD34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沈象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评价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5日至2013年7月5日期间的真菌性皮肤病患者2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对照组患者则服用伊曲康唑,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1%,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5%,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伊曲康唑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高彤;姜辉;孙冬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年6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90.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作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医院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院安全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安保问题。减少医疗环节中的失误,可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通过研究、对比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医院供应链运行模式,针对目前中国医院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套对医院供应体系实施整体供应链管理的思路。

    作者:王春鸣;孙诗旖;许知真;谷茜;王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发热门诊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12月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治疗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对于发热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行为掌握程度。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后对于发热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行为相对于护理健康教育之前有明显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中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让患者更好的掌握发热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广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联抗感染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16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MDR)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在单用抗生素治疗3~7d无效后,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药物剂量依患者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调整,疗程14~28 d,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转出ICU 8例(占50%),放弃治疗转出ICU 3例(占18.75%),死亡5例(占31.25%)。结论对原发病好转及肝肾功能无恶化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素宁;宋斐;劳志刚;吴昊;茹晃耀;戴良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补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来的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补体系统与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

    作者:南宗辰;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早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郑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颈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视为观察组(n=26),其余24例患者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视为对照组(n=24),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和硬脊膜囊矢状径相对于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该手术方式将会成为治疗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症的主要方式。

    作者:李述斌;刘海波;王文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疾病的综合干预效果,为临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用药治疗依从性,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患者遵医嘱服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社区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依从性较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健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节育器异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节育器异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改善。方法对60位来我站进行节育器异位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为90.0%,还是存在着不满意的情况,且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业务能力问题上。结论在节育器异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开展科学、全面、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推动手术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6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阴道炎采用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单一雌三醇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雌三醇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玉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周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结果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明显减少,血β-HCG下降明显,均保留了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CSP治疗效果确切,能及时控制出血,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

    作者:张德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再同期选择所收治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诊断等,对可能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研究组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且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椎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多、体温>37.5℃的例数,也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其组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时,应对其危险因素提高重视度,并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积极纠正及处理,从而提高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振华;申保芹;马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