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功能指标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李辉英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指标检测, 早期肾损害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当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而肾损害为该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亦是该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有相关研究显示早期的肾脏损害,是促进患者病情进展的高危因素之一,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所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肾损害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测,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肾功能指标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78例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78例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56例,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3%,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2.50)分,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2.72)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而且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5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开放性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9例。对照组给予清创、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骨折治疗仪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优的患者有12例,临床疗效良的患者有14例,临床疗效差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优良率达到89.7%。临床愈合时间为(9±2)周。观察组临床疗效优的患者有8例,临床疗效良的患者有12例,临床疗效差的患者有9例,治疗的优良率达到69.0%。临床愈合时间为(11±3)周。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骨折,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疗效率,被临床骨科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福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措施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研究其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按研究要求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或门诊收住入院的产妇58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产妇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护理措施,并对孕产妇加强关于产妇开奶,产妇喂奶等相关知识方面的宣教,后观察两组乳房胀痛的产妇在乳房疼痛程度、乳房硬度等方面的区别。结果护理组乳房疼痛程度(轻度19例,中度有6例,重度有4例)较对照组(轻度11例,中度有10例,重度有8例)有所减轻,乳房硬度(Ⅰ度有19例,Ⅱ度有6例,Ⅲ度有4例)较对照组明(Ⅰ度有11例,Ⅱ度有10例,Ⅲ度有8例)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能明显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降低产妇的乳房硬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云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清霉菌特异性IgE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过敏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霉菌特异性IgE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过敏状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受试者的静脉血液,将血液样本进行常规离心(2000 r/min,10 min)处理后分离血清样本。使用固相酶斑点技术测定血清中霉菌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70例患者中9例检测出霉菌,特异性IgE阳性率为12.86%;70例患者中在4~10月中检出霉菌的为7例占17.07%,在11~3月份检出霉菌的为2例占6.90%,4~10月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1~3月, P<0.05,差异统计学显著。结论霉菌是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致敏原之一,并呈现季节性变化。血清霉菌特异性IgE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有重要意义,也为哮喘的流行病学提供了宝贵的实验室数据。

    作者:林燕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关于我国药品价格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院用药价格普遍比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药店价格要高,超出了大部分群众的收入承受能力。通过调研分析,找出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药价,促使医药事业重回真正的公共福利事业。

    作者:刁燕春;吴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女性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手段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例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5例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断,4例术前误诊,手术处置正确,1例放弃治疗,经验与教训并存。结论女性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诊断不易,极易误诊为女性生殖器肿瘤,应高度警惕,临床治疗原则多以手术切除为主。

    作者:王秀华;杨正芳;张慧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接受常规干预;B组接受临床导向的自知力教育;C组接受认知为导向的自知力教育。结果 A组干预前后的IPROS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IPRO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患者的IPRO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C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残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韦红梅;王翠棋;杨勇;夏志春;何艳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探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以临床治疗GERD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共40例,设为观察组,选自我院同期体检检测显示正常的健康人共40例,设为对照组。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使用SF-36调查量表进行分析。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以及食管外症状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发生概率要高;另外,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对于对照组均低很多,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会因为疾病呈现下降趋势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中,因此需要对老年人有更多的关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贤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实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衰弱实效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的72例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神经药物治疗神经衰弱,治疗组患者应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22%),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神经衰弱疾病,其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孙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64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律口服药物进行长期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长期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不齐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碘胺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静涛;范秀杰;宋松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周期为15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TG与LDL-C值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H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改善预后,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脂含量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乾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及护理。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进行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患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通过精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改变、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较术前体质量均有所下降,肠外营养组下降更为显著,早期肠内营养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P<0.05)。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确保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康复。

    作者:石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开塞露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开塞露加生理盐水灌肠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开塞露加生理盐水、肥皂水加生理盐水灌肠,并对特征性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的变化情况;和经治疗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恶心呕吐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在排气时间方面、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代替传统的肥皂水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英;李彩莲;李宝嘉;周卫忠;黎坚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药物治疗结合超声清宫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行病灶切除术联合瘢痕修补术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药物联合清宫术可以保留生育能力,包块吸收时间长,病灶切除术联合瘢痕修补术可显著缩短治疗和康复时间,但经济代价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进行优化后的实际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患之间的沟通方法,实验组则对护患之间沟通方法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进行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2.86%;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为75.58%。2组满意度差别显著(P<0.05)。结论使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率,选择适合各个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交流内容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贾翠花;王彬霞;李秋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某钢铁企业女性职工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明钢铁工业背景下女性职工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市两所医院住院并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某钢铁企业女性职工患病、职业信息。结果对31例患者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工作环境和患病有关;日夜轮班和患病有密切的联系;重体力劳动导致发病时间提前;职业期间较普通人群在各年龄段患病更平均。结论钢铁工业的女性职工患精神分裂症和职业特点有相关性且和普通人群有不同特点,需要更多及深入的研究。

    作者:陆晓星;劳恩荣;彭焱;苏琳琳;潘贞威;刘冯永;廖桂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OSM、OSMR表达与临床资料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OSM、 OSMR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水平,常规检测患者术前血清AFP、AST、ALT、TBIL水平,并同时将30例肝癌患者按性别、年龄、Child分级、AF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硬化、TNM分期、肿瘤有无假包膜情况进行分组,通过方差分析与Logistic回归对肝癌及癌旁组织OSM、OSMR表达与以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OSM OSMR表达与临床资料关系及意义。结果①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年龄、性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Child分级、肝硬化、AST、ALT、TBIL等因素无关(P>0.05);②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AFP、TNM分期、肿瘤有无假包膜相关(P<0.05)。结论 OSM、OSMR与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AFP、TNM分期、肿瘤无假包膜密切相关。

    作者:钱俊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85%,对比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再加上恰当的护理措施,就能更好的巩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系列临床研究,体现我科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独特临床优势,并验证我科中医中风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通过对治疗前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质过氧化物血清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指标的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比较,分析评价它们之间远期疗效的优劣。结果近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MDA、CRP、HCY比西医治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 SOD升高(P<0.05),优于西医治疗组。远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低、Barthel指数提高比西医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宋大桥;曹校校;俞小芬;楼建成;丁弘;潘海燕;韩彦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目的:分析与总结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加强对眼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并落实健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监督力度。结果经过培训,护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并懂得合理分工,提高眼科护理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分析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而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眼科护理质量。

    作者:周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