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宽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社区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服务进行对比,以分析护理服务对社区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56.7%,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社区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成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基于对上海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发展概况、护理服务需求等现状分析,并从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疾病谱的变化、高位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增加等方面分析当前上海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进而探讨了适应老年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上海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发展趋势。
作者:李翔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就更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昆明市某高校一年级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并为学校制定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唐丽媛;陈洁;芮丹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急诊输液室备用输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门急诊输液室备用输注药品存在的不规范事件相关数据,查找药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结果备用输注药品不规范事件由活动前的平均18件/月减少到活动后6件/月,进步率达到66.67%,目标达成率为109.09%。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门急诊输液室备用输注药品的管理,减少了不规范事件次数,增强了科室护理团队意识,提升了护士药学知识水平,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陈桂英;陈莉;李焰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介绍了肝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论述了如何从肝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得出从肝论治可收到良好疗效,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道路。
作者:熊壮;刘扬扬;齐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的药学服务手段对患者用药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用药患者300例。随机的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而每组均有150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与用药有关的药学指导与服务;而对照组的患者仅进行传统取药,并没有其余的药学服务。而全部患者都选择电话随访的手段对药物依从性的相关资料进行获取。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应该不断的对药物服务模式进行探究与创新,并增强药师管理,让其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并大限度的使患者药物依从性得到提升,而药师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合理的对药学服务模式进行选择,则可以有效的使患者治疗效率得到提升,并尽早的恢复健康。
作者:周耀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疏肝健脾消积汤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疏肝健脾消积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消积汤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旭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骨肉瘤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肉瘤治疗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结果目前骨肉瘤患者是以综合治疗为主,术前、术后化疗,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过去明显提高。结论随着对骨肉瘤癌变机制的认识,关键技术和问题的解决,骨肉瘤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生存率必将提高。
作者:于晓勇;曹红霞;罗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监测,确证灭菌工作质量。方法院领导支持重视,加大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规范三个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并落到实处;开展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专科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专职质量管理员严格把好各环节工作质量关;保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落实到位。结果通过落实以上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灭菌物品的制作及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并保证及时供应,满足临床需要,保证医疗安全。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是工作重中之重,健全各项质量监测,并将工作常态化是保证灭菌物品安全的保障。
作者:曹林岚;艾照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超声多切面序贯扫查法与横切面法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50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孕产妇同一孕周单一切面的显示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是:五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横切面(P<0.01)。胎儿心脏切面显示率在孕33~40周较低;在孕21~28周较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比较,多切面序贯扫查法要高于横切面法。胎儿心脏多发畸形检出率比较,多切面序贯扫查法要高于横切面法。结论横切面组合可以提高检测显示率,多切面序贯扫查法作为对横切面法的补充,可以提高胎儿心脏及其他部位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夏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诊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异的护理服务,改善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时,除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性进行气道清理护理,尤其是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的气道护理,同时还给予了所有患者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在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预后情况良好。结论急诊哮喘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应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并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细致的填写临床护理记录,便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张佳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妇幼卫生是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妇幼保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为拓宽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增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保证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我们要积极履行妇幼卫生职责,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宋庆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脑挫裂伤致同侧肢体偏瘫临床极为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病例结合文献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霍生杰;刘建雄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肠道 T 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肠道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咳嗽、胸闷、气短、心率增快、腹痛、便血和肠穿孔为主。本例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治疗,难以判明病因,直至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但终因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此病临床罕见且预后极差,且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
作者:王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将64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 A 组(60万单位组)32例和B 组(150万单位组)32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黏滞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黏滞度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 A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 B 组的发生率,P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0万单位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安全性相对更高。
作者:刘志宁;尤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实施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从而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老年病房对80例老年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计划。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孤僻型、忧郁型、悲观失望型、恐惧型和行为退化型。通过对80例老年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同时,使得老年人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结论及时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早期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江美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38例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结果38例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手术顺利,全部存活。无皮下气肿,气胸,血肿,套管脱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为7~32 d,平均20 d。结论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护理,通过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良好。
作者:陈慧敏;刘冬梅;李明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 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患者予叶酸片,治疗后分析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压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用于 H 型高血压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妮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120例 COPD 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氧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高、肺功能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COPD 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氧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1病例报道患者47岁,已婚已育女性,存1男1女。因阴道出血48 d,发现盆腔包块13 d,于2013年2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 36.2℃、P 86次/分钟、R 20次/分钟、BP 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型偏胖,心肺等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通;宫颈肥大,血染;子宫前位,约7 cm×6 cm×5 cm大小,有压痛,质硬,活动欠佳;左侧中下腹触及一11 cm×10 cm×10 cm大小囊性包块,轻压痛,不活动;右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入院前于2月4日门诊彩超检查:子宫体切面大小约6.2 cm×4.8 cm×5.0 cm,宫壁光点分布均匀,内膜居中,厚约2.0 cm,宫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下腹见一个大小约10.5 cm×7.9 cm,暗区回声,边界清。提示左下腹囊性包块。2月6日门诊诊断性刮宫病检提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症。入院诊断:盆腔包块:左卵巢肿瘤,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高血压疾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检,阴道肠道准备,18/2复查彩超提示:子宫体切面大小约6.2 cm×5.2 cm×5.5 cm,宫壁光点分布均匀,内膜居中,厚约1.4 cm,宫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下腹见一个大小约10.8 cm×7.9 cm,暗区回声,边界清。提示左下腹囊性包块。心电图及胸片无异常。尿常规、血凝四项、电解质正常;肿瘤标志物:CA125为24.2 U/mL,CA15-3为13.2 Iu/mL,CA19-9为7.1 U/mL,AFP为0.9 ng/mL,CEA为1.4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 mIU/mL,孕酮0.19 ng/mL;生化常规:总蛋白57 g/L,白蛋白34.5 g/L,总胆红素14.26 U/L,直接胆红素4.76 U/L,丙氨酸转氨酶2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5 U/L,碱性磷酸酶52 U/L,肌酐47.9μmol/l,尿素氮4.7 mmol/L,葡萄糖5.67 mmol/L。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血红蛋白91 g/L。拟行剖腹探查术,考虑患者体型偏胖,有高血压,伴随月经紊乱,轻度贫血,保留子宫后,术后激素治疗存在用药风险,建议行子宫切除,患者家属要求据术中所见行相应术式。于2月22日排除手术禁忌,经腹行左侧附件切除+盆腔粘连松解+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后壁肌瘤约4 cm×3 cm×3 cm,患者家属再次商议仍要求保留子宫,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病检提示: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子宫后壁平滑肌瘤,盆腔粘连。于2月24日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皮肤苍白,皮温低,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超检查:左下肢腘静脉多发血栓形成。即给予祛聚、溶栓、抗凝治疗。治疗过程中有床上用力后阵发性心悸,疑肺动脉栓塞,3月3日行心脏彩超及胸腹部CT未提示明星异常。血液检查:乳酸脱氢酶300 U/L,中性粒细胞78.8%,白细胞8.08×109/L,血红蛋白116 g/L,血凝四项及电解质正常,D-二聚体4.1 mg/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受损。CT 复查示:双肺门影增浓,双肺底有少许坠积样改变,并有胸膜增厚,右室流出道稍宽。无明显肺栓塞依据支持,继续行抗感染,溶栓抗凝治疗。5/3中午靠起后再次出现心悸气促,17:15突发抽搐,面色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小便失禁,血压89/64 mm Hg,室上速110~160次/分钟,5 min后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强心、利尿、纠酸、呼吸兴奋剂、营养心肌等竭力抢救无效死亡。终诊断: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子宫后壁平滑肌瘤,盆腔粘连,高血压Ⅱ级,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呼吸循环衰竭。
作者:曾庆荣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