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脑卒中的安全措施与护理体会

孙丽淳

关键词:脑卒中, 安全措施, 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方法通过预见性评估住院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结果有效的实施安全护理,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纠纷。结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妇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病例导入方法是医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加符合临床医学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医学能力,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病例导入方法在妇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王蕊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化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140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斑块均显著消退,观察组的斑块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秀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本文从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延续护理6个方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闫瑞芹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妇得康泡沫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妇得康泡沫剂治疗宫颈糜烂。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74例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采用妇得康泡沫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糜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宫颈糜烂程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妇得康泡沫剂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与消糜栓相当,但是在改善宫颈糜烂程度方面效果优于消糜栓。结论应用妇得康泡沫剂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用药简便,药效发挥快,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

    作者:李亚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法洛四联症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早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尿量、渗漏液、腹围的变化,做好腹膜透析时的监护。结果死亡3例,其余痊愈。结论术后严密连续动态的监测与护理是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海侠;郭亚丽;赵皓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2012年1~12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者800例,其中包括体检健康者410例,亚健康者390例。年龄21~49岁,平均(37±1.9)岁。改善体检中心环境;培训医护人员;对所有的调查对象2013年体检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后,2013年体检比2012年体检中心中各项检查指标所花费的时间短;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2012高,投诉率降低。医护人员培训后法律法规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技能合格率比2012年高。结论改善体检环境和体检者的专业素质,对体检者心理、生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体检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静;江磊;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血清TGAb、TPOAb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血清TGAb、TPO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血清TGAb、TPOAb的检测,分析Graves甲亢经131I治疗后病情转归与血清TGAb、TPOAb的关系。结果 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甲低患者或复发患者的血清TGAb、TPOAb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痊愈患者。结论 Graves甲亢经131I治疗后,血清TPOAb、TGAb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常提示并发甲低或甲亢复发。

    作者:李运成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240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对照组,n=100)与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n=1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自我管理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性,具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2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21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采取精心合理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心理护理后满意率达到96.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因女性患者较多,手术前后心理问题突出,通过手术治疗,护理精心照顾,2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心理状态良好,满意出院。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两种补铁方式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及静脉两种不同补铁方式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的肾性贫血患者共3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7例,均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3000单位/次,每周3次,对照组加用琥珀酸亚铁300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1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每周2次,两组患者均观察8周。分别在第4周及第8周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均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性贫血治疗中静脉补铁方式优于口服补铁,可快速、有效、安全改善患者贫血状况。

    作者:胡立刚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睡眠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析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6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心理护理、环境干预在内的临床护理,总结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睡眠时间、效率、质量与睡眠障碍方面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催眠药物用量大大减少,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肝病患者科学周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改善,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温祖符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略论循证医学在肾内科医师培训过程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思想主张医学行为和医疗决策必须以客观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和依据,医师在循证医学思想的指引下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实依据客观存在的证据来指导和修正临床实践行为。文章以循证医学思想为理论视角,通过对肾内科临床教学培训实践的理论剖析,诠释肾内科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培养适应当代临床需求的医师群体的核心要义和现实路径,以期对循证医学理念在肾内科医师培训领域的贯彻落实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朱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规范用药交待促进合理用药

    目的:药师通过用药交待,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在门诊药房的实践工作,并查阅有关资料,对门诊患者用药交待的重点内容分析归类。结果对患者做到专业细致的用药交待,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交待是门诊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对患者的用药交待,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可以使患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和氧耗增加、免疫功能下降、造成术后恢复延迟,因此,术后有效的镇痛可以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儿童由于受语言表述限制,疼痛评估变得复杂化,且术后疼痛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单纯的术后镇痛很难涉及痛阈及量级的考察,因此,术后疼痛给临床工作提出了挑战。多个阶段、多种途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多模式镇痛代表了小儿术后镇痛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治疗轻到中度疼痛的有效药物,此外还有抗炎的作用,联合使用NSAIDs能够显著增强镇痛效果。本文就NSAIDs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谷海飞;李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提高胃肠减压一次置管成功率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对普外科常见的留置胃管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与弊端加以纠正,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集体讨论选定提高胃肠减压一次置管成功率的主题,在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CC,圈名为减压圈),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普外科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能否做到一次性留置成功,在临床上是护患关注的焦点,故取名为“减压圈”。运用品管工具分析,通过研究留置胃管失败的因素,在本病区各层级护士统计了101次胃肠减压,一次留置置管成功率为87.1%,通过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强技能培训。结果胃肠减压留置胃管101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6%,提高了8.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了胃肠减压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谷文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案例式教学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帮助临床实习护士能够更好适应儿童精神科临床工作,分析和探讨将案例式教学运用到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将来我院儿童精神科实习的42例实习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护士进行案例式教学培训,而对照组护士按医院传统模式教学培训,对比和分析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技能及相关文书书写的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护士在基本临床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应用两方面情况和观察组相比明显占据劣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实习护士实行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护士掌握临床技能并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协助护士更快的进入角色,值得推广。

    作者:邓玉瓶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多索茶碱是新一代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主要用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本品属于茶碱、氨茶碱替代品,比传统的药物茶碱和氨茶碱疗效高且毒性低。通过大量多索茶碱相关文献,从基本情况、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有关物质及含量对多索茶碱进行了总结,对多索茶碱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多索茶碱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学验证奠定基础。

    作者:李萌;刘斐;孙松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入院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比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诊断符合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管损伤内膜,损伤区域与血流动力水平变化情况,终依据Debakey标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给予分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具有无损伤、方便、快速出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可重复检测应用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葛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紫外线消毒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必将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作者:王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337例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的分析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及救治效果。方法取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伴有低血糖的昏迷病例总计337例。其中现场救治苏醒的221例作为Ⅰ组,现场救治未苏醒的116例作为Ⅱ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既往有无糖尿病史、糖尿病类型、发病先兆症状、呼救时间、完成纠正、现场转归、救治后血糖值等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救治平均时间、现场测得血糖值等方面差异不大。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针对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力争在现场诊断,完成纠正治疗,积极促转归,减少患者因长时间缺糖昏迷造成不良预后,建议将血糖监测作为院前昏迷患者常规检查项。

    作者:董钧;徐绍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