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平;赵仪云;董思辰
目的:总结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的3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了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预后效果显著。结论增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水平,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姜宏宇;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225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115例采取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8.6±28.1)min,术中出血量(179.5±113.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2.7±5.1)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6.4%(29/110),围手术期病死率1.8%(2/110),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9.1%(107/108);对照组手术时间(119.3±35.2)min,术中出血量(354.1±172.5)mL,淋巴结清扫数目(8.8±4.2)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3.5%(50/115),围手术期病死率8.7%(10/11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7.1%(102/1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虽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总体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苗国强;钮乐;葛晓松;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开发京族医药文化,是为了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充实祖国医学宝库,补充和完善“京族民族文化体系”。方法通过到京族聚居地对村医民间医的调研,并进行现场实时操作示范。结果经过对京族地区20多位村医民间医的调研,每个村医民间医都能熟练地掌握艾绒制作并储存备用,运用艾绒点灸(俗称烧艾火)方法治疗相关疾病。结论京族特色医药-艾绒是京族地区村医民间医防病治病常用并疗效显著的特色医药。
作者:黄永光;赵权;黄振凤;赖添武;冯满洲;黄振显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棉垫加压配合冰敷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手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并给予冰敷(每天4次,每次45min)。对照组91例进行常规处理。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观察记录两组术后12、24、48h进行VAS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0~4分所占比率分别是87.91%和72.52%,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记录两组术后加压冷疗后12、24、48h,测量两组患者的踝围差值,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的踝围差值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完全能耐受冷敷,没有引起不适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3~6级所占比率分别是90.10%和61.53%,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棉垫加压并配合冰敷治疗有效,可以减轻患者在术后肿胀和疼痛程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损伤修复,很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尹宏兵;刘达;李志清;刘立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内经》言:“心主脉”。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气如囊,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通过检测脉象变化可以了解心系疾病的病情,进一步指导论治。冠心病(CHD)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对冠心病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医脉诊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艳;史大卓;董国菊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血清中VEGF水平变化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给予曼月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变化。结果治疗前血清中VEGF含量为(177.4±18.4)pg/mL,治疗后血清中VEGF含量为(142.7±13.8)pg/mL,治疗前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的高于治疗后血清中VEGF含量,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应用曼月乐治疗是可行的,能够降低血清中VEGF水平。临床中可以通过检测其血清中VEGF变化,对临床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潘菊英;柯雁飞;刘丽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各种细菌感染在临床各科室均较常见,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对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传统的感染指标包括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以及一些相应的微生物学的病原菌检测。随着诊断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等指标相继应用于临床。本文对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等诊断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葛玉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调查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铁路职工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工作较为紧张责任重大的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及车辆段在职男职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记录班次,有无心理压力及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结合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年男职工7059名,检出高血压2183例,高血压检出率30.93%。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脂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吸烟、心理压力及长期夜班。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率高于15~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4%[1]对铁路职工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者:张香兰;胡洪;郝灵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盐酸吗啉胍为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明显。本文综述了盐酸吗啉胍的药理活性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以期对盐酸吗啉胍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方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的24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血Hcy、Cys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Hcy、CysC、FBG、FINS、HOMA-IR、HOMA-β水平,并分析血Hcy、CysC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CysC、FBG、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HOMA-β无明显差别;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与HOMA-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DM患者HOMA-IR、FINS、Hcy、CysC明显升高,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提示G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Hcy、CysC水平的测定可作为GDM患者的监测指标。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临床特征、处理方法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05例病例的临床诊治及妊娠结局。结果10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62例(59.0%)于孕早中期发现,孕期发生蒂扭转14例(13.3%),破裂6例(5.7%)。其中良性肿瘤102例(97.1%),交界性肿瘤2例(1.9%),恶性肿瘤1例(0.1%)。105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早孕终止妊娠,1例流产,103例婴儿均健康。结论在孕期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不影响母婴预后。
作者:唐莉;韦励;叶建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自发性气胸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自发性气胸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总结相应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在发病后,其主要表现咳嗽、胸痛、心悸以及发绀等症状。本组32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积极的治疗后,仅2例患者治疗无效。此外本组3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评分对比,治疗后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本病患者在发病后初期病情无典型症状,但发病迅速且凶险,及早的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诊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马迎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一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目不螟’“不得卧”等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中医病症。临床以入睡困难,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入睡,严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为其证候特点,常伴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候。中医治疗失眠症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4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逐年提升,各国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一种有效治疗孤独症的方法。然而,治疗方法参差不齐,效果也不明显。目前,国内外比较受欢迎的治疗孤独证的方法是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behavioranalysis,ABA)。应用行为分析是属于心理学范畴中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借助于行为科学发展总结并验证的原理(比如强化、消退等)在生产、生活、治疗、教育等领域对群体或个体有意义的焦点行为进行因果分析,并以特定的干预技术或模式去改变这些目标行为。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孤独症的成因及新研究进展以及治疗对策。
作者:冯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报道1例以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右侧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并回顾相关文献,提高对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10月21日我科收治的1例右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术前在彩超引导下行病变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神经鞘瘤,并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在肿瘤生长巨大后才被发现,易漏诊,并增加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前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近年来胸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哲;卢卫平;王启文;张晓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输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输血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输血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孔德煜;回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受的脑卒中康复患者共2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6.7%。治疗前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32.9±4.6),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7.5±2.1),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33.0±4.9),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8.0±2.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69.3±4.7),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9.5±3.0),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49.6±5.2),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3.2±2.4),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毕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情志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首要因素,情志因素致病可内伤脏腑、阻滞气机、耗伤气血津液。故改善情志状态,注重调畅情志,以情胜情,移情易性,能够改变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发展,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预防和调节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者:孙大中;修宗昌(指导老师);胡嘉雯;谢平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在辅助直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34例患者化疗前1周开始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观察两组化疗后生活质量及血液毒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化疗4周期、6周期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作者:田锋奇;胡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域,国民易罹患此病。抗结核治疗需要长时间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随之伴来的是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吡嗪酰胺是短程化疗方案中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痛、皮疹、光敏反应、胃肠道不适[1],而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较少报道。现将我院患者应用吡嗪酰胺时出现的剥脱性皮炎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丁显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