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宇
开展PICC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真正了解PICC使用目的 和意义,从心理接受置管并做好置管配合,掌握日常维护技能,减少相关性血栓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置管患者置管前、置管过程、置管后不同时期健康教育要点以及如何开展CRT预防性护理及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科室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别选择上述时间段内住院患者各60例,包括一般组与干预组,观察两年度患者对于护理模式满意度,总结科室出现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一般组满意度为78.33%,干预组为93.33%,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一般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干预组为8.33%,干预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PDCA包括4个步骤8个环节,将此种管理方法 应用于临床,由科室成立管理小组,通过分析科室现存危险因素、评估病情、制定管理计划、小组成员积极执行,护士长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并纠正,如此反复形成循环管理,大部分患者表示对管理模式感到满意,且科室出现不良事件较少.
作者:薛长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引发的血管腔阻塞,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缺氧等类型心脏病.冠心病的疾病范畴较为广泛,其中也涵盖了炎症、血栓等导致的官腔狭窄或阻塞等.冠心病属于人群多发性疾病,属于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近几年的相关调查结果 显示,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却呈现上升趋势.为对冠心病的发病率进行控制,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正确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该文中将以冠心病为核心,展开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该文提出构建皮肤科高效优质护理具体模式,包括要以良好的心态与规范的操作完成护理任务,时刻考虑患者的需求,注意疏导患者的心理,并耐心的与其进行沟通,营设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从强化切实有效的患者监督,认真落实老护士帮带新护士各项制度,并重视加强对皮肤科新护士的专业培训几个方面努力完善优质护理的路径并分析了优质护理模式的优点.
作者:马姝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该文针对临床检验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 该文是从设备、标本、试剂以及人为因素几个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对不合格标本给予注明,全面分析被检者的用药史,甄别标本的病理部分;熟练掌握各种检测设备的保养、操作及故障排除,加强试剂管理,制定检验操作规程,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进行纠正.结果 在临床检验出现的误差,事实上能够采取上述方法 进行消除,确保临床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结论 针对临床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解决措施,确保临床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对预防疾病、诊断疾病及治疗疾病,对评价病患者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作者:汪德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该文对社区高血压分类管理系统中的三大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高血压人群)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ey)水平测定,评价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2015年4—7月通过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管理系统选取50例高血压高危对象和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在社区健康档案中选50例健康对象,研究对象共160人,年龄55~80岁,对上述对象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高血压人群组为(12.6±4.2)umol/L,显著高于高危人群组的水平(9.5±2.8)umol/L和一般人群组的水平(7.1±4.1)umol/L(P<0.01);高危人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组的水平(P<0.01).HCY有性别差异,男性(12.9 umol/L)高于女性(10.4 umol/L)(P<0.05).Hcy与TC、TG、LDL、HDL无相关性.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的分类管理中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高血压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明显差异,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有紧密相关性,男性更易高Hcy,且Hcy是独立于血脂的高血压致病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高血压的早期筛查、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在社区高血压的分类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监测.
作者:邱忠峰;朱秀国;徐先锋 刊期: 2016年第35期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企业的义务,也是国外经验证明了的适应餐饮服务单位现状的制度.该文根据餐饮服务企业实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的实际,发现管理员观念陈旧、传统文化负效应和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限制了这一制度的落实.解决办法是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员在行政许可和行政检查中的作用,并将此制度作为加强企业自律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第三方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的落实,对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王燕;戴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给予强化个体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等各项血糖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能够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进行有效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晶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湖滨区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分布特征,为湖滨区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湖滨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3017人,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34.4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28.11%,糖尿病患病率11.73%.湖滨区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家族史(OR=3.44)、年龄≥50岁(OR=7.2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1.70)、BMI≥24(OR=1.68)、中心型肥胖(OR=2.07).结论 湖滨区慢性病患病形势严峻,对慢性病的防治需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云;杨海燕;郑文峰;高向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诊所、农村卫生所的数量均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更加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保健,随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部署电话会议的召开,我国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增强,大大改善了医疗服务秩序,在保证就医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的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随着医疗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其也暴露了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们的基本就医需求、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发展的其他链条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该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解决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的卫生监督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琼达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普外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所具备的全局性、稳定性以及持续性较强,能够将常规管理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充分弥补,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刘小芬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该文通过针对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因素实施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出科学的对策,旨在为实践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作者:焦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用于控制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作用.方法 将该院2015年1—12月的门诊药房调剂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6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 ;2015年7—12月为观察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的调剂差错发生率.结果 在品种差错、数量差错、剂型差错、同名差错、其他方面的差错率上,观察组分别为0.007%、0.003%、0.010%、0.009%、0.004%,对照组分别为0.025%、0.019%、0.033%、0.042%、0.021%(P<0.05);观察组的总差错率0.033%低于对照组的0.141%(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管理工作中渗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有助于预防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调剂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乔乐天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40岁以上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8.57%)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的患者(59.09%)(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7.78%)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者(52.73%)(P<0.05),已婚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08%)明显高于未婚的患者(65.38%)(P<0.05),家庭关系好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5.00%)明显高于家庭关系差的患者(75.00%)(P<0.05),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13%)明显高于不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63.83%)(P<0.05).结论 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大小、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有关.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全程管理效果.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在该院选择慢性乙肝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全程组(n=60),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给予全程组患者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进行乙肝全程管理,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自我行为管理水平状况.结果 全程组患者管理后依从57例,常规组依从46例,全程组患者依从性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全程组患者饮食、用药、心理、情感自我管理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全程管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吉芳;张红光;陆秀琴;葛国洪;谭友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在社区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4—2015年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的330颗牙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分别使用甲醛甲酚(FC)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CIH)进行手术,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6.36%,观察组的成功率为80.00%;在盖髓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4.54%,观察组的成功率为81.82%;在活髓切断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0.91%;观察组的成功率为76.36%,两组成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氢氧化钙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适用于社区居民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温永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心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护士16名,实施能级管理,采用APN连续排班制度.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100例患者评估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定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实施能级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实施前的91.0%;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文件书写评分为(95.0±1.4)、(94.2±1.9)、(96.8±1.0)分,高于实施前的(92.6±1.8)、(90.3±2.5)、(94.4±1.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和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医疗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和医疗信息化趋势下的一个中心环节,具有鲜明的特点.该文概述了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范畴;论述了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主要作用、组成、特点、标准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孟勋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并探究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57例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与B超诊断仪进行有效连接,并采用工作站相关软件进行相应处理,打印所选病例诊断报告.结果 57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5~67岁,阳性病例28例(49.12%);该组患者超声诊断图像清晰,且能够保证检验质量,打印报告平均时间为(3.25±0.24)min,图文情况能够满足临床检验需求,能够为图像编辑、存储、查询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结论 利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超声诊断图像进行相应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并显著提高超声科室管理效率,对患者诊断及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0.98%,低于对照组7.84%(P<0.05).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4.90%,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纠正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
作者:于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