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外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护理

王波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手外科, 临床应用,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外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护理方法。方法以医院手外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32例手外科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功能恢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32例手外科患者的各类型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恢复均显示良好;护理满意度则达到100%。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应用及护理对患者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创面感染概率,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病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警惕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抗生素发展迅速,新的抗生素不断涌现。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武器”。然而,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上市,耐药菌也不断增加,并且增加速度非常快。过度滥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危害,不加以控制或干预,感染将无药可用。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3]。

    作者:蒙彦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探析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心内科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内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颈内静脉放入球囊漂浮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32例中26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立刻起搏成功,有效起搏平均时间为6 min,6例患者手术操作失败。结论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可以快速地恢复心脏的跳动,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刘曙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3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高危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多见于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糖尿病母亲婴儿、感染等高危儿。经有效治疗后93例均痊愈,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常规监测血糖,及时治疗,避免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作者:曹祎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规范化治疗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对照组不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TT4、TT3、FT3、FT4比对照组低,FSH比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尽早使用丙硫氧嘧啶片(PTU)进行规范化治疗,有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以及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锡藩;谭志伟;刘彩娟;杨俊锋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优势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3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6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绪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护理带教中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中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收的高等护理专业护生146名,根据带教方案分为两组,73名护生实施传统带教为对照组,73名护生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及对临床带教工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的认定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带教中, 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可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熊桂华;刘兴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校男护生临床实习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减轻男护士在临床实习中的压力,使其在临床护理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方法通过谈心、向带教老师了解及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我院32名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感受到的压力,然后提出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男护生实习中存在各种压力进行分析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男护生的实习效果,为其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在男护生的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要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迟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焦虑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人工流产未婚青少年共94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常规进行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则由专科护士分别于术前、术后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组患者的SAS评分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1例患者术前出现中度焦虑,5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焦虑外,护理干预组2例患者术前出现中度焦虑,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焦虑,术后7 d患者评分均低于59分为轻度焦虑,恢复良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焦虑情绪,术后通过大力宣传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学会科学避孕,可有效地降低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保障其生殖健康,减少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及后遗症有着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晶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及病理表现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腺病19例共23处病灶,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3个病灶中,X线表现结节11个,合并钙化2个,局限性腺体增生致密4个,局部结构紊乱呈星状收缩2个,阴性4个。结论硬化性乳腺病X线表现易与乳腺癌混淆,主要区别是乳腺癌钙化率高,本病钙化率低(本组2例),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以期减少误诊。

    作者:胡慧;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普通钢板组采用普通钢板治疗,术后1、3个月及1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eer评分均有所改善,但锁定钢板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普通钢板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70%,普通钢板组优良率为3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但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钢板治疗。

    作者:雷洋;张文化;冯佳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急诊胃镜止血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胃镜止血的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40.5±8.4)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5.5±6.4)岁。观察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对照组仅仅使用胃镜检查进行护理。对两组的出血病因检出率和止血的效果进行对比,并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的不良情绪的产生与患者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紧密相关,将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尤其是在在急诊胃镜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胃镜检查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消除心理紧张感,让患者顺利地进行检查,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利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地探讨本科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本科室10例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综合的护理方法,重视基础护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维护,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流行。结果进行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肝移植患者自身原因及术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各种侵入性监测及治疗的实施均会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郭韵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门脉高压性胆病的临床诊治

    目的:对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实施治疗的32例门脉高压性胆病患者,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内镜诊断和治疗后随访8个月~1年,均为发生出血、腹痛、黄疸症状,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内镜诊断和治疗门脉高压性胆病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权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p38MAPK介导的Fas/FasL凋亡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p38MAPK介导的Fas/FasL凋亡通路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假手术组、脑缺血复灌6 h、12 h、1 d、3 d组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②免疫印迹法检测假手术组、缺血复灌组、溶剂对照组和SB203580组p-p38MAPK、p38MAPK、FasL、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6 h、12 h、1 d、3 d组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于1 d达高峰(P均<0.05)。②与缺血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SB203580组p-p38MAPK、FasL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p38MAPK介导的Fas/FasL凋亡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天;刘晓梅;尤红娟;李小翠;秦苏萍;汤仁仙;郑葵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应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完善转运前预处理、加强转运中观察及处理、运送后的护理。结果112例患者转运观察组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1.75%)、护理纠纷0例(0)、转运时间(10.22±3.56)min;患者家属满意110例(96.49%)、相关接受科室满意112例(98.25%)。结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及转运途中的各项工作、良好沟通是保证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朱登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发达国家四大优先考虑疾病之一,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容易引发糖尿病患者机体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增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水平,是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生命健康延续的重要基础,已成为当下医学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热点课题。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生命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结果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解当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护理要点及趋势,总结护理经验为日后改病症患者临床护理提供价值指导。

    作者:赵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80例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PEF、FEV1/FVC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PEF、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其临床效果优于氨茶碱,值得借鉴。

    作者:李宏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膀胱癌全切非可控性回肠代膀胱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膀胱癌全切非可控性回肠代膀胱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为9例接受了膀胱全切合并膀胱代以回肠的腹壁造瘘术的膀胱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处置及腹壁造瘘3个手术流程中均操作顺利,围手术期无术后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长均值为(20±5.5)d,均治愈出院。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手术成功,促进术后恢复,增进治疗效果。

    作者:周肖芬;吴妙双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医院中药房的发展现状与科学化管理之我见

    中药房是一家综合性医院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多年来,为无数患者带来了良好的医疗服务,但它自身的发展现状确实不容乐观的。现在许多医院普遍存在着不重视中医中药的情况,而且中药房自身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上相对落后,这些外在的内在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药房的医疗质量和服务书评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限制了中药房的持续发展,极不利于中药房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医院的整体形象也大打折扣。通过建立严格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完善医疗服务各项细节和加强法法律法规意识等措施可以实现中药房的科学化管理,这无论是对中药房的自身维护与发展还是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都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82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76例,死亡6例,病死率7.30%。临床表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发现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必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痰培养药敏选择合理抗菌治疗,降低病死率;在未了解致病菌前,需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对患者预后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振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