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例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陆新

关键词:PICC,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患者换药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选择78例PICC留置患者,详细观察和记录换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并发症主要有皮肤过敏、穿刺点出血、伤口感染、无菌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通过对PICC换药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C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换药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和担忧,使其学会自我保护、观察,也尤其重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带教中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中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收的高等护理专业护生146名,根据带教方案分为两组,73名护生实施传统带教为对照组,73名护生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及对临床带教工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的认定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带教中, 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可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熊桂华;刘兴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4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并对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心理护理,对干预组44例患者的护理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非语言护理服务,并在护理结束后,采用HAMA焦虑量表和焦虑程度比较法进行2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护理及研究分析后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的患者,干预组的44例患者的在焦虑量表评分中的评分更低(P<0.05),另外,在焦虑消除率的比较方面,干预组的消除率(86.3%)大于对照组(29.5%),且差异上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脑梗死患者使用针对性非非语言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感,减少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应推广使用。

    作者:邓思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探讨,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前来我院做产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计2000例,所有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经过详细诊断后,发现共有35例心脏畸形患儿,其中34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情况,1例患儿为漏诊。漏诊的情况为胎儿出现房间隔缺损,在患儿出生后,经过超声心电图复查后,核实为房间隔缺损。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情况进行诊断,能够取得较为准确的成果,漏诊概率较低,较好的保证了胎儿的安全。结论对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仅可以获得胎儿的心脏畸形情况,而且能够为胎儿出生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充足的数据和资料,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日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悦;关云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开始实施镇痛,首先给予镇痛负荷量,而后实施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混匀后,其中3~5 mL作为镇痛负荷量,其余术后静脉持续泵注。观察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地佐辛、昂丹司琼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混匀后,其中10 mL作为镇痛负荷量,其余术后静脉持续泵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察组术后2、6、12、24、48 h觉模拟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同时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照组术后镇痛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观察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梁显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存在及潜在的护理风险,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创建满足糖尿病安全风险管理,引导临床规避护理风险。结果一般出错由原来的11起下降为3起,患者投诉的情况由9起降到1起;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2.46%上升为97.95%。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预防不同风险的产生,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文新;金淑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研究

    糖尿病是发达国家四大优先考虑疾病之一,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容易引发糖尿病患者机体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增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水平,是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生命健康延续的重要基础,已成为当下医学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热点课题。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生命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结果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解当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护理要点及趋势,总结护理经验为日后改病症患者临床护理提供价值指导。

    作者:赵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某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2000份,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以β-内酰胺类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占34.04%,青霉素类占28.74%,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联合一联用药64.2%,二联用药34.1%,三联用药1.8%;给药方式以注射给药为主;预防用药达64.4%,治疗用药为35.6%;不合理使用率为16.4%。结论我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

    作者:李海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术后出现再出血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再出血的1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对策。结果两组患者之间高血压病程、凝血功能(PT-INR、APTT)、发病后第1次手术时间不同、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血压不同(均趋势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后,发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血压和再出血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血压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相关。

    作者:张彦杰;王东晓;韩东;王卿峰;祝启海;夏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龄巨大心脏黏液瘤切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咳嗽、胸闷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天发病以来夜间不能平卧明显,无端坐样呼吸,不伴咯血、胸痛、晕厥等。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余,无住院治疗史。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

    作者:苟小军;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以来收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较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谈肾内科常见病的疾病成因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5亿人次罹患肾脏疾病,每年被肾脏疾病夺取生命的患者更是超过百万人次之多。肾脏疾病早已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大敌,严重吞噬着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对此,文章通过对临床当中为常见的肾脏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从肾脏疾病成因的角度寻求其治疗和攻克的途径,以期为肾内科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些许助力。

    作者:朱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探析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心内科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内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颈内静脉放入球囊漂浮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32例中26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立刻起搏成功,有效起搏平均时间为6 min,6例患者手术操作失败。结论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可以快速地恢复心脏的跳动,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刘曙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优势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3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6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绪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处方监督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和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门诊部(含)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了处方监督检查。随机抽取辖区内门诊部(含)以上的医疗机构34家,抽查被查医院100张处方(含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同时检查医疗机构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处方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对超常处方医师的处理,对麻醉和第一类精神类药品的管理情况,以及规范书写处方、药师管理等情况。

    作者:朱雪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0例初产妇产褥情况细致分析并对第一产程进行总结,分析活跃期异常因素和影响产妇活跃期的客观条件。结果450例初产妇中,活跃期迟缓117例,难产39例(33.33%);活跃期停滞60例,难产36例(6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致活跃期异常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其中宫缩乏力引起活跃期迟缓51例,活跃期停滞21例,行剖宫产24例(33.33%);综合因素导致活跃期迟缓39例,活跃期停滞24例,行剖宫产63例(100.00%);二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也可影响活跃期迟缓或停滞,同时初产妇由于心理因素和理念缺乏也导致活跃期异常。结论初产妇活跃期迟缓、停滞为导致难产重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为影响初产妇活跃期主要因素,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心理干预等其他因素为次要影响因素。

    作者:白颖;李桂青;马亦良;张淑芳;陈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普通钢板组采用普通钢板治疗,术后1、3个月及1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eer评分均有所改善,但锁定钢板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普通钢板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70%,普通钢板组优良率为3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但锁定钢板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钢板治疗。

    作者:雷洋;张文化;冯佳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及病理表现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腺病19例共23处病灶,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3个病灶中,X线表现结节11个,合并钙化2个,局限性腺体增生致密4个,局部结构紊乱呈星状收缩2个,阴性4个。结论硬化性乳腺病X线表现易与乳腺癌混淆,主要区别是乳腺癌钙化率高,本病钙化率低(本组2例),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以期减少误诊。

    作者:胡慧;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医院中药房的发展现状与科学化管理之我见

    中药房是一家综合性医院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多年来,为无数患者带来了良好的医疗服务,但它自身的发展现状确实不容乐观的。现在许多医院普遍存在着不重视中医中药的情况,而且中药房自身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上相对落后,这些外在的内在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中药房的医疗质量和服务书评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限制了中药房的持续发展,极不利于中药房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医院的整体形象也大打折扣。通过建立严格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完善医疗服务各项细节和加强法法律法规意识等措施可以实现中药房的科学化管理,这无论是对中药房的自身维护与发展还是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都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两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的比较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途径选择上,主要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两种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手术后护理的优缺点,分析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种护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秀杰;李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谈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阐述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解决护理疑难问题。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使患者心情舒畅,还可以避免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于立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