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白颖;李桂青;马亦良;张淑芳;陈兰

关键词:初产妇, 活跃期,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0例初产妇产褥情况细致分析并对第一产程进行总结,分析活跃期异常因素和影响产妇活跃期的客观条件。结果450例初产妇中,活跃期迟缓117例,难产39例(33.33%);活跃期停滞60例,难产36例(6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致活跃期异常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其中宫缩乏力引起活跃期迟缓51例,活跃期停滞21例,行剖宫产24例(33.33%);综合因素导致活跃期迟缓39例,活跃期停滞24例,行剖宫产63例(100.00%);二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也可影响活跃期迟缓或停滞,同时初产妇由于心理因素和理念缺乏也导致活跃期异常。结论初产妇活跃期迟缓、停滞为导致难产重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为影响初产妇活跃期主要因素,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心理干预等其他因素为次要影响因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急诊胃镜止血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胃镜止血的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40.5±8.4)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5.5±6.4)岁。观察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对照组仅仅使用胃镜检查进行护理。对两组的出血病因检出率和止血的效果进行对比,并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的不良情绪的产生与患者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紧密相关,将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尤其是在在急诊胃镜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胃镜检查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消除心理紧张感,让患者顺利地进行检查,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利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梗死与D-二聚体关系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死和D-二聚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24 h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员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员在D-二聚体的数值上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与D-二聚体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并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杨林松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管使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4.51±1.12)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0.95)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感染、出血、血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曹洪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82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76例,死亡6例,病死率7.30%。临床表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发现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必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痰培养药敏选择合理抗菌治疗,降低病死率;在未了解致病菌前,需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对患者预后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振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双耳听力对称性的急性耳鸣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双耳听力对称性的急性耳鸣临床诊治。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2例双耳听力对称性急性耳鸣患者、经纯音测听均为双耳听力正常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的20例听力正常无耳鸣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和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在1.00、2.00、4.00和8.00 kHz中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治疗后,实验组除1.00 kHz外,其余频率点的耳声发射反应幅值明显要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给予双耳听力对称性的急性耳鸣患者应用耳声发射检查,能够对患者的耳蜗病变情况进行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栋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出血100例围术期护理措施探析

    为了探讨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现对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术期护理过程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提出优化护理方案。通过分析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婧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警惕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抗生素发展迅速,新的抗生素不断涌现。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武器”。然而,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上市,耐药菌也不断增加,并且增加速度非常快。过度滥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危害,不加以控制或干预,感染将无药可用。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3]。

    作者:蒙彦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龄巨大心脏黏液瘤切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咳嗽、胸闷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天发病以来夜间不能平卧明显,无端坐样呼吸,不伴咯血、胸痛、晕厥等。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余,无住院治疗史。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

    作者:苟小军;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及病理表现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腺病19例共23处病灶,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3个病灶中,X线表现结节11个,合并钙化2个,局限性腺体增生致密4个,局部结构紊乱呈星状收缩2个,阴性4个。结论硬化性乳腺病X线表现易与乳腺癌混淆,主要区别是乳腺癌钙化率高,本病钙化率低(本组2例),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以期减少误诊。

    作者:胡慧;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0例初产妇产褥情况细致分析并对第一产程进行总结,分析活跃期异常因素和影响产妇活跃期的客观条件。结果450例初产妇中,活跃期迟缓117例,难产39例(33.33%);活跃期停滞60例,难产36例(6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致活跃期异常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其中宫缩乏力引起活跃期迟缓51例,活跃期停滞21例,行剖宫产24例(33.33%);综合因素导致活跃期迟缓39例,活跃期停滞24例,行剖宫产63例(100.00%);二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也可影响活跃期迟缓或停滞,同时初产妇由于心理因素和理念缺乏也导致活跃期异常。结论初产妇活跃期迟缓、停滞为导致难产重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为影响初产妇活跃期主要因素,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心理干预等其他因素为次要影响因素。

    作者:白颖;李桂青;马亦良;张淑芳;陈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心理、用药、饮食等多方面指导,使患者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以便达到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锁珍;林青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基于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药代动力学影响的实验探索

    目的:对基于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药代动力学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24只白兔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白兔分成对4组,每个组别各6例。分别为诱导3d组、诱导5d组、对照3d组以及对照组5d组。对照组实施浓度为2%的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厄贝沙坦灌胃,实验组实施辛伐他汀的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合并厄贝沙坦灌胃。使用HPLC-荧光法对白兔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5 d与诱导5 d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3 d组以及诱导5 d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诱导5 d组对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存在显著的影响,影响机制可能与P-gp密切相关。

    作者:史欣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校男护生临床实习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减轻男护士在临床实习中的压力,使其在临床护理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方法通过谈心、向带教老师了解及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我院32名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感受到的压力,然后提出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男护生实习中存在各种压力进行分析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男护生的实习效果,为其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在男护生的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要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迟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基于微课件的师生换位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师生换位教学,通过微课件的制作,同时在执教理念上、具体的执教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高等教育模式更趋于现代化、人性化、灵活化、合作化、精细化。

    作者:赵荷艳;薛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探析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心内科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内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颈内静脉放入球囊漂浮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32例中26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立刻起搏成功,有效起搏平均时间为6 min,6例患者手术操作失败。结论颈内静脉漂浮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可以快速地恢复心脏的跳动,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刘曙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析中老年人膝关节疾病的成因

    膝关节疾病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劳损,寒湿刺激以及先天性异常及自身结构的退行性变化而产生的。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有时是单侧,有时是双侧。中老年膝关节病变是指形态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软骨细胞核基质改变的膝关节软骨软化、纤维化和关节软骨丧失以及软骨下骨的硬化等。膝关节是人体滑膜多,关节面大和结构复杂的关节,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表浅部位,故此遭受损伤或感染机会较多,至使膝关节软骨的蜕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骨板层骨质硬化形成骨赘,滑囊炎性增生,关节弯缩,骨囊性改变,关节间隙狭窄等病理性特征。其中髌滑囊炎和膝内侧滑囊炎多见。

    作者:张跃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艾滋病患者3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42例艾滋病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输液治疗中,能够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在行护理操作时针刺伤,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概率,对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耀梅;黄瑞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地探讨本科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本科室10例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综合的护理方法,重视基础护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维护,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流行。结果进行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肝移植患者自身原因及术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各种侵入性监测及治疗的实施均会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郭韵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小儿腹泻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腹泻患儿,观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腹泻患儿1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A1组(观察组85例):选择CNP实施临床护理;A2组(对照组85例):选择传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腹泻患儿分别完成护理后,在平均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消耗时间以及人均住院费用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腹泻患儿完成护理后,在平均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消耗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几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儿明显(P<0.05);在患儿以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针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程度评分方面,A1组优于A2组明显(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选择CNP给予临床护理,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获得显著缩短,医疗费用获得明显降低,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成功凸显CNP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门脉高压性胆病的临床诊治

    目的:对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实施治疗的32例门脉高压性胆病患者,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内镜诊断和治疗后随访8个月~1年,均为发生出血、腹痛、黄疸症状,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内镜诊断和治疗门脉高压性胆病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权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